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动态
编号:10124266
在澳大利亚看病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5日 《健康时报》 2002.12.05
     新华社记者 许博渊

    到澳大利亚工作近3年来,胃一直不舒服,没有饥饿感,吃点东西就堵着,年初服过一次药,效果不错,惜未痊愈。后在朋友家吃了点豆腐,又堵住了。给上次看病的大夫打电话,问能否按上次的方子再开个处方传真给我。但大夫说,你还是来检查一下吧。这里的医生不见病人,不经过检查,是不开处方的。规矩如此,只得照办。

    驾车前往诊疗所。检查,开药方:一种控制胃酸的楼赛克,一种阿莫西林,还有一种也是抗生素。来到药房,服务的女士问:“我能帮助你吗?”我递上方子,她说声“请等10分钟”,我就在椅子上坐下。

    没有几个病人,而服务员则有好几个。为什么等10分钟?因为她要将处方输入电脑,要打印4张小条子,某月日,病人某,处方医生某,司药某,药盒与每瓶药上各贴一张,药瓶上另贴如何服用的说明。药备齐后,并不直接给顾客,还须有人检查一遍。3种药的颜色都不同,都是一天服用两次。药盒上印有表格,一天两个空格,表明是服两次。格子的颜色分别同药的颜色相对应,其中阿莫西林是一次服两片,药盒上的格子就印成两片药的模样。这样清楚,没有文化的老人也不会搞错的。

    这还不算,药房的服务员还要口头交代一遍,大概属于操作规程一类。这位女士有50多岁,她也许看我头发都白了,又是一张亚洲人的脸,所以交代得更加仔细,嘱咐了两遍。她还特别告诉我,每吃一次,在盒子的格子里画一道,可以知道吃过了。她在阿莫西林的瓶子上“两片”和“两次”的字样下用笔画了两道,要我千万注意。这样还不放心,她又在空白处写了“每天4”几个字。一个走南闯北的记者,立刻像一个被呵护着的幼童。

    我知道,此地看病买药这么周详,是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而且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找到责任人。这里自然有法律在起作用,但道德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那位服务的女士完全可以象征性地交代一下。她为什么如此耐心、细致、周到,仿佛面前的人是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看来她是本性使然,她本性珍爱生命。

    澳大利亚社会普遍珍爱生命,不仅仅体现在看病卖药上,而且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体现在对人的生命上,还体现在对待动物上。

    当然,每一个社会都是复杂的。报纸报道,两年前,墨尔本有个医生用产钳接生时,由于用力过猛,致使一名婴儿的头骨和脊骨严重受伤而夭折。如今,这个案件正在审理之中。每当暴戾出现时,法律就会介入,舆论就会大哗,这是澳大利亚社会的一大特点。暴戾犹如天上的乌云,法律和舆论就像劲风,劲风吹散了乌云,阳光才能普照。这也许是澳大利亚人做事谨慎、细致的一个原因。(新华社记者 许博渊)(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