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0124450
老衰 未必痴呆(杨华渝专栏)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19日 《健康时报》 2002.12.19
     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授 杨华渝

    住在我楼上的于老先生今年72岁,退休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自打年轻时起就有早起锻炼的习惯,由于年事已高,近年来将慢跑改成散步。

    但近一年来,每次散步归来,他衣袋里总是鼓鼓囊囊的,塞满了破瓶子、空罐子,而且变得吝啬、多疑,生怕有人偷他的东西,常将物品藏来藏去,却转身就忘。慢慢地,他连老伴、女儿都不认识了,称女儿“大姐”。有好几次指着一起吃饭的女婿生气地说:“你是谁?干吗老在我家吃饭?”最近,他连自己姓什么也给忘了,并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进食、大小便都需要别人照顾。

    这就是老年性痴呆。

    病人早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健忘。紧接着出现人格改变,以往一向豁达开朗的人会变得自私、多疑、情绪不稳、抢吃抢喝、不近人情。很快,病人智力迅速而全面地衰退,变得呆傻、不讲卫生,晚期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与周围人没有任何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

    顾名思义,老年性痴呆多发生于七老八十的老人。据上海1990年的调查,60岁以上人口的痴呆患病率为3.5%,65岁以上为4.6%;70岁以上为7.2%;75岁以上为12.3%;85岁以上为24.3%。但也有的病人发病较早,四五十岁即已起病。若发生于65岁之前,则称为早老性痴呆。

    近年来,老年性痴呆的报道较多,部分原因是人们的寿命增加了,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了。据调查,北京人的期望寿命1950年为男54岁,女50岁;1975年为男69岁,女71岁;1993年为男73岁,女76岁,平均74.5岁。

    人在老化过程中,脑与各个脏器一样,组织结构和功能活动也会发生变化。若以65岁的健康老人与30岁的健康成人相比较,前者脑的重量只有后者的56%,脑血流量为后者的80%,而单位时间的最高工作效率仅是后者的70%。这时,精神活动必然会有所衰退,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进程迟缓,对外界反应欠灵活,易于疲倦,进取心差等。有些老人还表现为固执己见,不易接受新事物,易与外界隔离等。

    以上表现是正常老人的精神衰减,并非病态。老年性痴呆则不同。它是一种病理过程,大脑明显地萎缩、变小、变轻,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组织失去水分,从而使病人迅速地变傻———痴呆。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也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尽管市面上广告宣传某些药物能“治疗”此疾。必须指出的是,社会上老年人增多,并不一定意味着老年性痴呆就必然愈来愈多。坚持脑力活动、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注意合理饮食,避免烟酒等不良刺激,注意心理卫生,保持乐观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都对预防过早衰老有益处,对老年性痴呆的预防也会有帮助。(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授 杨华渝),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