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125225
儿科疾病专辑(2003.01.20)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88期
     补肾健脾止咳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武守恭等观察了补肾健脾止咳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其方法为:随机分为三组,均用自拟止咳汤,该方药物组成如下:桑皮10g,杏仁10g,前胡10g,杷叶10g,苏子10g,天竺黄10g,北沙参10g。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在治疗中,补肾组并用麦味地黄丸。其用法为:每次6g,每日2次口服,连服1个月为1疗程。健脾组并用参苓白术丸。其用法为:每次6g,每日2次口服,连服1个月为1疗程。所采用的疗效标准是根据1979年全国支气管炎会议指定的标准,即,临床控制: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有效: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30%。观察结果如下:补肾组120例,临床控制68例,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0%;健脾组110例,临床控制62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5.5%;对照组100例,临床控制34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69.0%。补肾组及健脾组平均疗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补肾组及健脾组积分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IgG,IgM补肾组及健脾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据此认为,补肾健脾止咳法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 百拇医药
    详见《北京中医》杂志2002年第21卷第2期第103~105页

    小儿肺炎治验5则

    胡义保介绍了5则治疗小儿肺炎的案例。其1.喘憋性肺炎,辛开苦降:患者男,12个月,因喘咳、呼吸困难、唇紫就诊。诊断为喘憋性肺炎并心力衰竭,证属痰热闭肺,治以清热化痰。用自拟方,其药物组成如下:炙麻黄3g,干姜3g,葶苈子3g,黄连3g,半夏6g,杏仁6g,苏子6gg,款冬花6g,黄芩6g。服2剂症状减轻,原方加减后服5日痊愈。其2.金葡菌肺炎,泻肺凉营:患者男,2岁,因咳喘,发热就诊。诊断为金葡菌肺炎,证属痰热闭肺,热毒迫营,治以清热解毒,泻肺凉营,化痰散结。用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清营汤、千金苇茎汤加减,其药物组成如下:炙麻黄3g,石膏15g,葶苈子6g,生地6g,玄参6g,鲜芦根20g,犀角粉(冲服)1g,薏苡仁10g,冬瓜仁10g,杏仁10g。每日2次灌肠,用2日体温正常,续用养阴清热方5剂痊愈。其3.
, 百拇医药
    迁延性肺炎,培土生金:患者男,2个月,因口涂白沫、吐奶、咳嗽就诊。诊断为迁延性肺炎,证属肺脾气虚,痰浊阻肺,为失和降,治以培土生金,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其药物组成如下:明党参6g,炒白术6g,茯苓6g,陈皮6g,半夏6g,炙黄芪6g,春砂仁(后下)2g,炙麻黄2g,炙甘草2g。服4剂症状减轻,原方加减服3剂痊愈。其4.佝偻病肺炎,调和营卫:患者女,11个月,因咳喘、汗多逾月就诊。诊断为佝偻病肺炎,证属正虚邪恋,营卫失调,治以温卫和营,化痰平喘。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药物组成如下:桂枝3g,生白芍6g,云茯苓6g,款冬花6g,制半夏6g,炙黄芪6g,炙甘草5g,煅龙骨10g,煅牡蛎10g,生姜2片,大枣5枚。连服5剂症状减轻,原方加减服7日痊愈。其5.支原体肺炎,平肝降冲:患者男,5岁,因阵发性咳嗽、发热就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证属肝旺侮金,冲脉气逆,痰热蕴肺肺失清肃,治以平肝调气,降冲安胃,清肺化痰。用自拟方,其药物组成如下:代赭石(先煎)30g,清半夏9g,橘叶6g,橘皮6g,炙百部6g,炙枇杷叶6g,黄芩6g,炙桑叶6g,葶苈子6g。服2剂症状减轻,原方加减后服5剂痊愈。
, http://www.100md.com
    详见《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29卷第5期第277~278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邓国安医生等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持续剧烈咳嗽,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无效。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阳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红霉素20~30mg/kg/日,每日1次静滴及相应对症、支持治疗。本组并用千金苇茎汤,药物组成:芦根10~20g,冬瓜仁9~12g,桃仁3~9g,生苡仁9~15g。随症加减:表证未解者加银花、连翘;肺热重者加鱼腥草、桑白皮;痰多者加浙贝、天竺黄;咳嗽重者加百部、枇杷叶;气喘者加地龙、苏子;肺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用法:日1剂水煎服,1~2周为1疗程。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X线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X线检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者。结果:本组40例,治愈25例,好转1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40例,治愈14例,好转18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症状消失:发热、咳嗽、肺部罗音消失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发热消失天数比较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咳嗽、肺部罗音消失天数本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欲呕、纳差、腹痛,本组出现5例。
, 百拇医药
    详见《浙江中医杂志》2002年37卷1期1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湿疹效果好

    杨玉环、王琴医师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发热、血象高用抗生素静滴或口服,用扑尔敏、本海拉明、异丙嗪。外用肤乐软膏,一日2次,局部涂搽。并用湿疹洗剂方,药物组成为:防风15g,荆芥15g,白藓皮15g,地肤子15g,苦参15g,艾叶15g,川椒4.5g。随症加减:瘙痒重加蝉衣15g;皮肤干燥加当归10g;流黄水加黄柏15g,野菊花15g;流清水加苡仁30g。用法:水煎外洗,每日2次,(洗后局部涂肤乐软膏)。痊愈标准:未再出现湿疹症状,随访两年无复发。有效为:局部未出现渗出及新的湿疹,症状改善。无效:湿疹仍有渗出及出现新的湿疹。结果:本组50例,痊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果显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祛风,散寒止痛,止痒杀虫消炎的作用,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详见《陕西中医》2002年23卷1期54~55页

    外敷“泻热散”治疗小儿大便干结

    曹建葆医生观察了“泻热散”外敷治疗小儿大便干结的临床疗效。泻热散的药物组成为:黄芩15g,黄柏15g,黄连15g,山栀15g,甘草3g。将以上几味药烘干、研制成粉末状,调以少许新鲜鸡蛋清混合在药粉中,使其成糊状,在患儿临睡前将调制好的药敷在患儿双脚的涌泉穴,直径为4cm大小,并用绵纸敷盖,再用胶布固定,至第2日晨取下,每晚1次,连续5日为1疗程。临床治愈的标准为:外敷治疗后,3日内大便日行1次,质软,症状无反复发作者。显效为:外敷5日内大便1日1行,质软,症状无反复发作者。无效:外敷治疗5日后,症状无改善者。结果显示:本组60例,治愈56例,显效4例,有效100%。结果证实:

    “泻热散”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采用外敷治疗小儿大便干结疗效满意。
, http://www.100md.com
    详见《陕西中医》2002年23卷1期54页

    采用藿连二陈汤治疗小儿急性胃炎

    王延泉、孙娟医师观察了藿连二陈汤治疗小儿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藿连二陈汤的药物组成为:藿香9g,陈皮9g,公英9g,半夏9g,生姜3片,竹茹6g,川朴6g,苏梗12g,川连5g。随症状加减:腹痛重加杭芍、木香;腹胀者加枳壳、炒莱菔子;夹食滞加焦三仙、鸡内金;口渴加石斛、玉竹。用法为:每日1剂水煎,分数次少量频服。疗效标准:治愈为:3日内呕吐止,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好转:服药后呕吐次数减少,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服药后症状无改善。结果显示:本组60例,治愈5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6%。临床疗效证实:藿连二陈汤具有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疗效满意。

    详见《陕西中医》2002年23卷1期55页

, 百拇医药     自拟方儿宝宁治疗婴儿非感染性腹泻病

    金瑛医师通过临床观察了“儿宝宁”治疗婴儿非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儿宝宁的药物组成为:薏仁30g,山药30g,泽泻10g,石榴皮10g,附块4g。上述药物均研磨成粉,然后与50g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分成3袋,其粉末无味。具体制做方法为:先用适量的清水调匀,加上少许糖或盐,置于文火煮并不断搅拌至熟,呈糊状,具体药量可根据婴儿年龄大小加减。如遇伴有脱水征的患儿可配合口服补盐液。疗效标准按照1998年《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的标准评定。显效为:大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为:大便形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为:大便形状及次数无好转甚至病情恶化。结果:本组36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1例。结果证实:儿宝宁方具有健脾利湿止泻的作用,疗效满意。

    详见《陕西中医》2002年23卷1期54页

    自拟定喘宁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好
, 百拇医药
    叶九斤医师观察了自拟定喘宁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定喘宁,药物组成为:麻黄5g,杏仁6g,甘草3g,苏子6g,前胡6g,款冬花6g,陈皮6g,射干6g,枳实6g,茯苓6g,半夏6g。注意随症加减:夹风热加薄荷3g,银花9g,大青叶9g,黄芩5g;挟风寒加荆芥6g,防风6g,细辛1g;咳嗽剧烈加百部6g,白前6g,紫菀6g;痰多,便秘加全瓜蒌6g,葶苈子6g,桑白皮6g;苔白腻、纳呆加苍术6g,川厚朴6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疗效标准:治愈: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控制,双肺听诊还存有哮鸣音。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结果显示:本组60例经2~10日治疗,治愈5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7%。临床疗效证实:自拟定喘宁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宣肺化痰、降气平喘的作用,疗效满意。

    详见《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14卷1期13页

    针刺结合按摩治疗婴幼儿腹泻
, http://www.100md.com
    周瑞堂、刘英茹医师应用针刺结合按摩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满意疗效。针刺方法:患儿仰卧,家长双手按压患儿双肩,医者一手按压患儿髋部,一手持1寸毫针,依次直刺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5~8分钟得气后,即刻取针不留针。按摩方法:患儿仰卧,用掌根轻柔均匀地按压于脐、丹田、龟尾穴,顺时针依次按揉各穴5分钟。患儿俯卧,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捏脊,用三提一法,共操作3遍。日1次,5次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成形,色淡黄,日1~3次,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查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未愈:经1个疗程治疗,症状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治愈标准或症状未改善反而加重。结果显示:本组56例,经5次治疗,治愈50例,未愈6例,治愈率98.3%。临床疗效证实:针刺结合按摩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温肾气、健脾壮阳、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止泻的作用,疗效满意。

    详见《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14卷1期72页

    推拿加中药治疗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
, http://www.100md.com
    陈新国、徐军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患者女,3岁半,因1个月前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愈后经常述大腿酸痛就诊。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恢复期),证属脾肾两虚、筋骨失养,取主穴:推补脾土5分钟,推补肾水10分钟,推上三关5分钟,揉小天心5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掐列缺、曲池穴5次,掐风市穴3次。配穴: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1分钟,捏脊5遍。上述穴位,每日推拿1次,15次为1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时,患儿已能站立,手指能分开,饮食增进,精神转佳但尚不能迈步行走,故继续施以推拿。第2个疗程结束则可迈步行走,腿部肌肉也渐丰满,但不能跑、跳。在进行第3疗程推拿时,加用壮腰健肾丸加味,药物组成:狗脊10g,补骨脂6g,鹿角胶(烊)6g,威灵仙9g,桑寄生10g,枸杞子10g,淮山药12g,杜仲6g,熟地6g,龟板10g。经第3疗程治疗,患儿行走正常,痊愈。

    详见《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14卷1期36页

    安神益智法治疗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 http://www.100md.com
    谢志林临床观察了安神益智法治疗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如下:分为两组。本组用自拟方,药物组成:熟地10g,远志6g,五味子6g,茯苓12g,石菖蒲8g,龙胆草3g。随症加减:肝肾阴虚加知柏地黄丸;湿热内扰加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加归脾丸;肝肾阳虚合右归饮加减。用法: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利他林每次0.2mg/kg,日2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基本消失,6个月无复发。好转:症状部分消失,6个月无复发或发作程度明显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结果显示:本组45例,痊愈12例,好转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30例,痊愈2例,好转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安神益智法治疗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安神益智,滋阴潜阳,清热化痰,补脾养心的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详见《山西中医》2002年18卷1期22~23页

    清白汤佐治小儿急性白血病
, 百拇医药
    苏齐、余琼琼观察了清白汤佐治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方案均用COAP,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方案均用HOAP。本组并用清白汤,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12g,大青叶12g,半枝莲12g,金银花12g,紫草12g,龙葵10g,生地15g,牡丹皮10g,赤芍10g,夏枯草12g,连翘10g。随症加减: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加黄连5g,玄参10g;出血严重,属于热毒迫血妄行者加煅人中白10g,紫珠12g,大黄炭10g,白茅根10g或用鲜生地30g打汁冲服;高热不退加羚羊角(研末冲服)3g或健康幼童小便送服安宫牛黄丸;头痛、骨关节疼痛剧烈者加全蝎3g,地龙10g;出现抽搐加天麻10g,钩藤10g,石决明30g;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加牡蛎30g,昆布12g,玄参10g;有化疗副作用、骨髓抑制加人参6g,黄芪15g;恶心、呕吐加陈皮10g,竹茹10g,半夏6g。用法:日1剂水煎服,5岁以下患儿可多次频服。治疗4周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疗1个疗程,完全缓解:用药后血象、骨髓象指标恢复,临床症状消失。基本缓解:以上3项中有1或2项未达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始加早幼(或幼稚)细胞<2%。未缓解:以上3项未达到VR标准,骨髓象中原始加早幼(或幼稚)细胞>2%,包括无效者。本组30例,完全缓解21例,基本缓解8例,未缓解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完全缓解19例,基本缓解9例,未缓解2例,总有效率93.3%。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本组和对照组各型之间的治疗效果也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某些特定的症状、体征的治疗方面,如退热时间、止血时间,肝脾、淋巴结消肿时间及副作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持续时间以及疗程方面,本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详见《吉林中医药》2002年22卷1期30~31页,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