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常识
编号:10477099
看病如何少花钱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2日 北京青年报
     时不时的听到友人抱怨,看病太贵。治个感冒,20年前花不了10块钱,现在不带上几百你敢进医院吗?俗话说:好钢使在刀刃上,您看病的钱是不是都花在点儿上了呢?咱不妨看看别人的办法。

    第一要素:早发现,早治疗

    我有个朋友叫小松,平时身体挺好。一个月前开始咳嗽,太太劝他去医院看看,他说:“着点凉,咳嗽几声有什么好看的。”没过几天,不但咳嗽重了,开始还有点发热,他妈又催他去医院。他说:“着凉、咳嗽哪有不发点热的?我心里有数,您甭管。”后来小松太太打电话告诉我,小松气管炎转肺炎,住进了医院。前几天他们两口子来了,说住院花了好几千块。这可真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所有病都是这样,越早越好治。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听任病菌在体内繁衍,到处扩散,以至于到达某些药物都很难到达的地方,那就不仅仅是多花钱的问题了。像小松这样不治咳嗽治肺炎,几十块钱的病花了几千块钱的教训是必须吸取的。其实,很多大病都是由小病的误诊引起的,像鼻炎引发肾炎,皮肤感染导致血液病等都不是耸人听闻。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 百拇医药
    第二要素:小病小治

    咱们国家现行的医疗体系是三级医院负责制,一级和二级医院,承担社区预防保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急重症初步处理等任务。三级医院则主要承担危重症和疑难病的系统诊治及医学科研教学工作。所以,如果您就得了头疼脑热的小病还是去小医院为好。对于一般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小医院治起来都是游刃有余。董先生以前得过一次胃炎,在一家小医院看了。吃了几次药以后不放心,起了个大早,摸着黑去到大医院挂了个10块钱的专家号,看完拿药方子一对,跟那小医院小大夫开的药一模一样!董先生突然悟出来了,这常见病谁看都一样。可挂号、化验、治疗等费用可差多了。您要是有慢性病,要定期做诸如血压、血糖之类的检查的话,医生建议您去小医院,收费少得多不说,也少排队。而且,医保改革对小病小治实行政策倾斜,如果在一、二级医院就医,报销的比例还大。一位报医保的朋友说,坚持小病小治,一年至少能省1/3的医药费。

    第三要素:“因病制宜”
, 百拇医药
    如果不幸得了重病、疑难病,那还是得上大医院。就是上了大医院,还是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开支。比如说,我国现行的医疗结构中,下级医院的化验报告是不被上级医院采用的。有些医生甚至同级医院的化验报告也不愿意采用。所以,第一次就诊往往是一个再次全面检查的过程。因此,没必要起大早,花大钱去挂名专家和特需门诊的号,哪个医生都知道该给您检查哪些项目。

    在看医生时,一定要把以前的化验结果拿给医生看。这样,一些非主要的、正常的项目可能就不用查了。在检查时一定要坚持“因病制宜”的原则,能查单项的就不一定要综合检查;X光片能解决问题的就不做CT、B超能解决问题的就坚决不做彩超等。

    陈女士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先生在外面酒醉回来,迷迷糊糊。因为他平时不沾酒,家里人怕他伤肝,叫了车送他到方庄某三级医院急诊室去输液。到了医院二话不说,药、生理盐水、氧气、重症监护仪一起上。第二天早上一结账,大家全傻了:光8小时的重症监护仪费就208块。陈女士当医生的姐姐知道后说:如果当时告诉医生,病人平时血压、心脏功能都很好的话这208块就不用花了。
, 百拇医药
    第四要素:合理用药

    “药到病除”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一个美好梦想。可它还仅仅是个梦想。治疗总会有个过程的。有些人一生病就着急。头天看了病吃了药,不见病好,第二天换家医院重看,再换药。儿童医院的大夫告诉我,有很多家长上午刚看完,下午抱着孩子又来了。要知道,很多药都是要经过若干次服用后才能在体内达到能抗病的浓度的。抗生素类药物尤其如此。不应频繁换药。如果有可能服药就不要轻易选择输液,输液不但贵,而且也不安全。另外,别以为贵的药就一定是好药。

    田先生小时候得过鼻炎,前些日因为感冒又犯了,又是脓又是血好不难过。到药房去买药,人家热情地向他推荐了一种没听说过的抗生素(55元一盒)和药膏(27元),加起来82元。他说,我不要这个,记得小时候就用红霉素和复方麻黄素,我还要这两样。结果买了红霉素一盒(8元),鼻通一支(2.7元,复方麻黄素没有)一共10.7元,三天就解决了问题。

    我们选药应该坚持“不选贵的,只选对的”的原则。一般治同一病的药常有数十种。有的是国家基础药物目录的常用、首选药,这类药经长期临床使用疗效确定、安全、价格偏低。像黄连素、红霉素、阿司匹林等,疗效好而且不贵。有的是新特药,适用于基础药物不能控制的病情或不适用的患者,这类药价中含有较多的研制、广告和推销成本,所以它的价格往往偏高。

    选用抗生素最好坚持从低到高的原则。事实上,病菌对任何药物都会产生耐药性,反复使用药就会“失效”。因为医生对患者用药历史不清楚,往往会用那些副作用较小的新特药物。但如果长期使用这些“高端”药物,不但非常贵,而且将来一旦产生耐药性,可选择的药就少了。在使用“低端”抗生素时最好对用量、疗效、反应做个记录,看病时给医生做参考,岂不是挺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