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28219
心理医生灾后帮忙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19日 北京青年报
     帮助人们远离灾难带来的心慌、失眠、做噩梦、感觉木然、注意力不集中……

    日前,会集北京各大医院35位心理咨询专家的北京市精神卫生灾后干预网络中心在北京安定医院挂牌成立。这是国内首家进行灾后心理干预和救助的专业中心。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约有2亿人次。据介绍,该中心成立后将立足于北京,同时也为全国各地提供服务。一旦有地方需求,专家会及时赶赴灾区,开展心理救治。

    ■灾害带给人们心理创伤后遗症

    灾害引起的应激反应主要有急性应激障碍和精神创伤后延迟发生的应激障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许又新教授介绍说,急性应激实际上是灾害发生后立即出现的心理反应,通常持续几小时到几天便能迅速恢复;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在严重灾害后延迟发生,潜伏期一般为数周,有的则更长。

    国外有关调查表明,在灾害发生后的地区,自杀率会升高,而更多的人会出现心慌、失眠、做噩梦、感觉木然、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还有人过量饮酒和服药,形成酒依赖或药物依赖,这些都是心理应激障碍的表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马弘副主任医师曾亲身经历了克拉玛依火灾、张北地震、九江洪水等重大灾害的心理干预工作,他发现,灾后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出现灾害情景的可怕回忆,而且,人们还常做噩梦,在梦中重演灾害的经历。这时的人们往往回避接触、看到类似的情况和事件,表现出焦虑、恐惧,不愿看亲人的遗物,不愿经过出事的地点或街道。他们表面上冷淡,但内心却警觉性很高。
, http://www.100md.com
    提起救灾,人们常常会将注意力关注在抢险、物资援助和卫生防疫等基本需要上,忽视了灾害给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和痛苦。受灾者在经历了惨烈的场景和失去家庭、亲人的悲剧后,常常会被心理阴影所困扰。因此,不论是急性应激障碍,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不及时诊治,心理伤害便会转化成躯体疾病。如果实行灾后精神卫生干预,则可以帮助受灾者最大限度地利用积极应付技能,面对痛苦经历,帮助他们在灾难事件后恢复心理平衡。

    ■现实生活中避免过度应激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灾害不可能每个人都碰上,但是有些事情则是在所难免的,比如亲人去世、夫妻离婚等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这类事件虽然没有灾害给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和痛苦大,但也有可能转化成躯体疾病。

    心理学家发现,应激反应本来是身体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经大脑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其作用在于使身体能对刺激作出迅速而及时的回答,只要其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适当,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对保护机体有益。但是,如果外界的刺激过度激烈,或者长期、反复地出现,以致超出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将会造成病理性损害,出现诸如失眠、持续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精神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无名低热等症状,但又查不出任何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为了避免应激反应综合症的发生,要在心理上做好自我疏导和调节。心理学家建议,首先要对某些负面影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善于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内心的安宁。

    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自我期望,生活上应有劳有逸,还有一点是容易忽略的,要保持正常的感情生活。事实表明,家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百拇医药(侯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