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编号:10248233
维生素市场的“帝斯曼悬念”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4日 中国金药网
     “对于中国的维生素厂家来说,这至少不是一个好消息。”2月10日,瑞士罗氏公司与荷兰化工巨子帝斯曼公司签署了出售合同,帝斯曼正式接过了“世界维生素之王”的大旗。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中国药学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达了对未来维生素市场的担忧。他认为,在刚刚经历过一场价格战的洗礼之后,如果由被拖得有些精疲力尽的罗氏继续统治维生素市场,中国的维生素厂家“还有几年好日子过”,而现在,“一个血气方刚的新国王登基之后,必然要树立自己作为统治者的风格与形象”,刚刚复苏的维生素市场,很难保证不会再次经历一场“血雨腥风”。

    罗氏“断臂”转型

    在公众的眼中,提起瑞士的罗氏公司,让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一个庞大的维生素帝国。2001年度,罗氏维生素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4%,下决心将这样一个罗氏自己也引以为荣的业务部门转手他人,对罗氏的决策者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罗氏维生素中国公司总监助理王晋乐指出,罗氏在2001年初启动了一项名为“赢得未来”的项目,经过讨论与分析后认为,罗氏今后的战略重心应集中于健康事业方面,加强作为核心业务的药品和诊断事业。考虑到维生素和精细化工行业与医疗保健行业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罗氏开始评估不同的选择方案。
, 百拇医药
    根据罗氏与帝斯曼共同发布的消息,这项金额为19.5亿欧元的交易对罗氏公司、被出售的罗氏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门与帝斯曼公司来说,是个各方皆赢的结局。此举不仅使罗氏公司的业务更加集中,也将使帝斯曼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和保健品制造商。

    在失去维生素这个传统之后,罗氏的特色是什么呢?罗氏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全球少数集疾病诊断与用药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或许正是为了配合这种定位,就在与帝斯曼正式签署出售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门合同的当日,罗氏宣布了一项收购计划,以16亿瑞士法郎(合11亿8000万美元)收购生产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瑞士公司DisetronicHolding。罗氏公司表示,如果这笔交易得以成功执行,公司将成为综合治疗糖尿病方面的领先者。

    罗氏在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逼近目标,而维生素市场的同行们则不得不再次打起精神,迎接“后罗氏时代”的种种变化。

    帝斯曼来者不善
, 百拇医药
    对维生素行业的同行们来说,罗氏的抽身而去,给维生素市场留下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帝斯曼接手之后,会不会挑起维生素市场新一轮的价格战。

    作为一家以生产原料为主的企业,对于很多人来说,帝斯曼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甚至连已经被“卖给”帝斯曼的原罗氏中国维生素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这个新东家也知之甚少。帝斯曼的前身是荷兰国家矿产公司,来自帝斯曼的资料显示,其生命科学产品占到集团销售利润的39%。目前帝斯曼生产的头孢拉定和头孢氨苄已经占有中国市场60%的份额,超过了国内抗生素原料生产四大家族的总和。2002年,帝斯曼在中国市场上有将近1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据了解,目前帝斯曼正在进行战略重组,将其运作更多的集中在先进化学和生物技术产品上,而原罗氏维生素部门涉及动物饲料、食品,药品及化妆品行业的产品正好对帝斯曼的核心业务起补充作用,并且成为其未来业务的重要核心。这将为该部门和员工的持续发展和良好前景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据介绍,罗氏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加入帝斯曼后将保持原有架构,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分支和核心业务存在。
, 百拇医药
    维生素市场变数陡增

    从国内企业的反应来看,大家对帝斯曼公司的了解也很有限,对这个新的维生素老大的态度是“听其言,观其行”,曾经与罗氏“热恋”过的江山制药的一位负责人分析认为:帝斯曼毕竟没有运作维生素市场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两个企业需要经过一个磨合期,这个时间至少需要一年,所以,短时间内帝斯曼不会有大的市场动作。而且这位负责人补充指出,中国的维生素企业在过去的那场全球价格战中不仅没有全军覆没,而且由此奠定了中国维生素与罗氏、巴斯夫在世界维生素市场三足鼎立的地位,罗氏可能正是在那次战役中伤了元气,才彻底对维生素业务失望,所以,如果真的爆发价格战,只能是两败俱伤。

    然而,并非所有业内人士都这样乐观,中国药学会的那位专家指出,帝斯曼与罗氏的经营模式不同,从其运作抗生素原料的理念来看,这个企业并不追求高端市场,而是更注重低成本和规模效益,这一点正好与我们中国企业撞车,所以一旦帝斯曼完成与新收购的维生素部门的磨和,很可能会有大的行动,动手的对象首当其冲就是中国的维生素企业,所以国内企业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