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内科 > 呼吸内科
编号:10160671
结核为何又逞凶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27日 37c医学网
     目前,结核病仍然是我国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全国每年有26万人死于该病。为什么已经有了多种抗结核药,还会有如此高的死亡数?这是抗结核治疗不规范造成的恶果。人们可从下面的几个实例中得到启示。

    1.剿杀不力 金蝉脱壳

    研究生唐某因课业劳累、营养差,第一年就出现了低热、盗汗、咳嗽、胸痛,后来痰里带血丝。到医院透视,诊断为“肺结核”。可他怕影响学习,便隐瞒了实情,只是偷偷地服用异烟肼。结果病情迁延,一拖两年,反复不愈。曾发生血行播散性结核。后经特殊细菌培养,才发现他的结核病菌已变为“L型”。

    原来这种L型就是原结核杆菌金蝉脱壳而来,因为异烟肼的杀菌作用主要是作用于结核菌的细胞壁,使其失去生存能力,将其杀灭;然而部分顽固的结核菌会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脱掉它的细胞壁,而成为变异的L型。对付没有细胞壁的L型结核菌,异烟肼就无能为力了。L型结核菌虽然致病性减弱,但它可长期潜伏下来,一旦不利因素消失,它的细胞壁可以恢复,又复原为典型的结核杆菌,致结核病复发。如果数种抗结核药联合应用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利福平可阻止细菌内核糖核酸的合成,对没有细胞壁的L型结核菌依然有效,不会让它潜伏下来。
, http://www.100md.com
    2.抑制免疫 助纣为虐

    一位讲师以往患有肾病综合征,曾长期用过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后来发现肺结核,又开始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三个月过去了,他的结核病灶不但没有吸收,反而有恶化趋势,痰结核菌依然阳性,近一周来开始发热,体温39℃~40℃。医生给他用了退热药、消炎药都不管用,又给他静脉输注抗生素,依然无效。怀疑“败血症”送省医院抢救。经骨髓穿刺和淋巴结活检才明确诊断是“无反应性结核病”。这是结核病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受损为主的结核性败血症。因其病理组织学的特征是全身多脏器的,呈粟粒性结核灶,病变以坏死为主,干酪性坏死灶中含有大量的结核杆菌,坏死灶周围缺乏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反应,显示完全无防御状态,故得此名。病死率高,近年有增加趋势。解放军总医院(三○一医院)病理科新近报道,在3050例尸检中确诊8例无反应性结核病,从症状加重至死亡最短10天,最长45天,平均34.4天。比其它类型结核死亡快得多。

    研究还发现,导致无反应性结核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力低下,上述8例均患有其它重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2例慢性肾炎,肾功衰竭,行肾移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脑炎、胃癌、胆管癌、肺气肿及肺部感染各一例。其中,肾移植、红斑狼疮、脑炎及癌症患者,均长期接受激素、抗癌药及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功能受到极大损害,这可能正是该型结核缺少免疫细胞反应的原因。医生追问才知道,原来这位讲师在病情加重之前,还一直在用着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这就难怪他的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给抢救也带来极大困难,半个月后才算脱离危险。
, http://www.100md.com
    在另一组报告中也提到,在3个月强化治疗后,98%病人病变均明显吸收,唯一例病灶恶化,究其原因是病人自己加服了强的松已一个多月而引起。强的松明显地抑制了病人的免疫功能,使结核难以控制。

    3.耐药菌株形成

    一例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先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四联)9个月化疗后,痰仍阳性,又强化治疗3个月,病情仍不见好转。检查发现系对现有抗结核药全部耐药。再三追问才知道,原来该患者的父亲患有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程已30年之久,无规律地用过各种抗结核药,身上的结核菌早已变异形成了能耐受多种抗结核药的菌株,他感染这种耐药菌,自然也就难以治疗。近年日本及西方国家,耐药结核菌株已成为治疗结核的一大难题。

    形成耐药的原因包括:(1)药量不足,不足以斩尽杀绝;(2)单一用药会使耐药菌存活下来;(3)不规律服药,不能达到有效的血液浓度,会促使结核菌变异。,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