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168055
妇科疾病专辑(2003.03.27)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22期
     调和肝脾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北京军区总医院分院的赵建明观察了疏肝健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在治疗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治以调和肝脾法,其药物组成如下:白芍20g,山药20g,太子参20g,茯苓20g,酸枣仁20g,醋柴胡10g,生龟板10g,生龙骨30g,白术15g,生甘草8g,木香8g,麦冬12g,丹皮12g。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更年康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2周为1疗程。其所采用的疗效标准参照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痊愈: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好转: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复发:6个月后出现更年期症状。其治疗结果如下:本组62例,痊愈46列,好转12例,无效1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58例,痊愈12例,好转10例,好转14例,复发22例,总有效率38.3%;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据此认为,调和肝脾法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 百拇医药
    详见《陕西中医》杂志2002年23卷第5期第406~407页

    活血化瘀治疗继发性不孕症

    黎志远阐述了继发性不孕症从瘀辨治:(1)患者28岁,证属肝郁血滞,湿浊下注,经脉不利,治宜理气活血化瘀,佐以健脾利湿。用自拟养血疏肝汤:当归10g,炒枳壳10g ,桃仁10g ,制香附12g ,五灵脂12g ,路路通12g,炒椒目5g ,广木香6g ,蒲公英15g ,赤芍15g ,白芍15g,贯众15g 。服7剂后,月经来潮,乳及腹部胀痛好转,再拟活血疏肝、健脾益肾法继进月余而孕。(2)患者27岁,证属寒湿侵袭经脉,宫寒不孕,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经。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12g,赤芍12g ,党参12g ,桃仁12g ,延胡索12g ,肉桂6g ,吴茱萸6g,川芎9g ,苍术15g ,干姜3g ,炙甘草9g 。服9剂后,诸症皆除,后改用人参养荣汤和嗣育丹交替服用,连服30余剂,次年顺产一男婴。(3)患者32岁,证属痰瘀阻络,肝脾失和,治宜导痰健脾,化瘀通胞。用温经导痰复方:栝楼皮15g,大腹皮15g ,炒枳壳15g ,郁金15g ,丹参15g ,山慈菇15g,草决明15g ,鸡内金12g ,厚朴12g ,火麻仁12g ,泽兰12g 。服30余剂,又加活血调冲之品及温肾健脾等药,共调治3个月而孕。(4)患者28岁,证属经络受损,累及肝肾,气瘀血阻,湿热下注,胞脉闭塞,治以行气活血消瘀,清热利湿通脉,用基本方,药物组成:血竭6g,皂角刺15g ,制大黄6g ,牡丹皮6g ,穿山甲10g ,败酱草15g,赤芍15g ,丹参15g ,郁金12g ,当归12g ,土茯苓20g ,薏苡仁30g。服药12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坚持服药3月余后妊娠。(5)患者25岁,证属脾肾虚寒挟瘀,治宜补肾助阳,温经活血。用龟鹿二仙汤加减:鹿角胶10g,制巴戟天12g ,香附12g ,焦白术12g ,茯苓12g ,仙灵脾15g,杜仲15g ,桑寄生15g ,黄芪18g ,桃仁9g ,川芎9g ,红花9g,干姜9g ,柴胡9g ,炙甘草6g 。用法:日1剂。治疗1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上方加补骨脂、吴茱萸、乌药继进30余剂,已有排卵,继上方增损减治1个月,1年后怀孕。
, 百拇医药
    详见《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9卷4期47~48页

    更年期综合征的分型辨治

    苏斌医师分型辨治更年期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1)肝气抑郁型:用甘麦大枣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淮小麦15g,合欢皮12g,香附10g,郁金10g,当归10g,金桔叶10g,吴茱萸3g,薄荷3g,青皮6g,陈皮6g,川芎6g,柴胡6g,炙甘草6g,大枣6枚。经治近2月,症状改善,用逍遥丸巩固治疗。1年后随访一切正常。(2)阴虚内热型:用杞菊地黄丸加墨旱莲10g,女贞子10g,黄芩10g,麦冬10g,地骨皮15g,龟板15g,山栀6g。服用1月余,症状明显改善,继用原法进治。后改服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巩固半年,月经周期基本正常,量减少,其他症状不明显。(3)

    营卫失调型:用二仙汤合桂枝汤加减,药物组成:白芍15g,龙骨15g,牡蛎15g,麦冬12g,仙茅10g,淫羊藿10g,当归10g,五味子10g,知母6g,黄柏6g,桂枝6g,甘草6g,大枣6枚。服用20余剂后,症状有所缓解,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遂遵守上法,稍事调整药物进一步治疗,2月后症状基本消失,改服谷维素维持。时过2年,未再复发。(4)
, 百拇医药
    脾肾阳虚型:用自拟方,药物组成:淮山药15g,茯苓15g,黄芪15g,菟丝子12g,白术12g,补骨脂10g,仙灵脾10g,杜仲10g,淡附片6g,干姜6g,肉桂6g,砂仁6g,甘草6g。经治3周,诸症皆减,继以附子理中丸调治而愈,半年后月经渐停。

    详见《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14卷1期49页

    清热化瘀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

    李扣娣观察了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采用如下方法:用自拟清热化瘀汤,药物组成:红藤30g,败酱草30g,蒲公英20g,茯苓20g,忍冬藤20g,丹参20g,三棱10g,莪术10g,昆布10g,桃仁10g,当归10g,穿山甲(先煎)10g,桂枝5g。随症加减:如出现小腹胀痛症状加广木香6g,制乳香6g,制没药6g,制香附10g;如有带下量多,色黄伴腥臭味加椿白皮;恶寒发热加柴胡、黄芩。具体用法:日1次水煎服,经期量多停服。1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盆腔包块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B超复查盆腔包块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B超复查盆腔包块无明显缩小。结果显示:本组38例患者,痊愈者2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临床疗效证实: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满意。

    详见《黑龙江中医药》2002年卷1期41~42页,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