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内 科 > 肿瘤学
编号:10161167
子宫骶韧带肿瘤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偶有起源于子宫骶韧带的平滑肌瘤,体积小,多为尸检或手术中的附带发现。异位的子宫内膜常可发生于子宫骶韧带,并可由此形成腺肌瘤(adenomyoma)。后者实际为局限性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非肿瘤。宫骶韧带的肿瘤或病变症状出现较早,多有直肠压迫或/及刺激现象,检查时直肠扪诊更易发现,但须与转移性癌及慢性炎症鉴别。治疗同发生于其他部位者,但手术较困难。

    【子宫颈癌的病因学】

    迄今为止,宫颈癌的病因尚无定论。多数作者认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病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性交过频、包皮垢及性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也与社会经济状况和精神刺激有关。近来不少作者提出病毒病因学说。

    一、早婚、早育与孕产频多 子宫颈癌的发生与性生活有密切关系,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为已婚妇女,未婚患者极少见。过早性生活或早婚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显著增高。北京市宫颈癌防治协作组报告20岁以前结婚的患病率比21~25岁组高3倍,比26岁以后结婚者高7倍。同时宫颈癌的发生率随产次增加而递增,7胎以上比1~2胎的妇女高10倍以上。安徽报告生育5胎以上者,宫颈癌患病率比5胎以下的高5倍。
, http://www.100md.com
    二、宫颈糜烂、裂伤与外翻 由于子宫颈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缘故,容易遭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刺激,包括创伤、激素和病毒等。

    宫颈癌的发生子宫颈糜烂的存在关系密切,患有宫颈糜烂者,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根据林巧稚等分析,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发生率为0.73%,显著高于无宫颈糜烂妇女的0.10%。北京市(1972~1976)普查发现有糜烂组之发病率比无糜烂组高2倍。宫颈裂伤与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三、包皮垢因素 一些临床资料指出,人的包皮垢不仅对阴茎癌的发生有决定性影响,而且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犹太人几乎见不到阴茎癌的发生,同时犹太妇女的子宫颈癌发生率也很低。其他如穆斯林妇女中宫颈癌发生率亦较低。其原因与犹太人及穆斯林教规男孩例行包皮环切的风俗有关。提示包皮垢可能是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的携带者。国外有人曾用人类包皮垢诱发小鼠子宫颈癌获得成功。国内王衡文等证实人原型包皮垢或包皮垢总脂对小鼠子宫颈和阴道上皮都有致癌作用。目前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
, 百拇医药
    四、病毒因素 近来已肯定某些病毒能诱发动物肿瘤,不断有人证实子宫颈癌与疱疹病毒的关系。在子宫颈癌细胞中,见到病毒颗粒,用免疫荧光抗体法发现宫颈癌病人的宫颈脱落细胞中,含有疱疹Ⅱ型病毒。

    此外,血清学研究发现,在子宫颈癌患者中,疱疹Ⅱ型病毒的抗体阳性率高达80%左右,而正常妇女阳性率仅30%左右。Nobmias等普查一般人群中疱疹病毒Ⅱ型的感染率为0.10~0.15%,而宫颈癌前和癌患者中则明显增加。通过对女性生殖道有Ⅱ型疱疹

    病毒感染患者的追随,发现宫颈癌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6倍。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简称HPV)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对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DNA相关序列进行检测研究;江西医学院采用PAP免疫酶染色法,对各类宫颈组织进行HPV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均提示宫颈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关。
, http://www.100md.com
    五、性激素因素 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及阴道组织的生长和刺激宫颈上皮增生。有人单独用苯甲酸雌素二醇使小鼠诱发子宫颈癌。亦有动物试验证明,雌激素对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诱发小鼠子宫颈癌有促进作用。余铭鹏在研究宫颈癌患者的激素代谢时,发现原位癌及早期宫颈癌病人,尿内雌二醇、雌酮与雌三醇的比例偏高。

    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非孕期高25~40倍,可使孕妇子宫颈上皮显著增生,甚至发生类似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的改变,但产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总之,宫颈癌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其发病有重要意义。

    【子宫颈癌的临床及手术病理分期】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对确定治疗方案,统一疗效对比和估计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主要靠双手检查了解病变扩展和转移的范围,常受个人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会有一定的出入,如结合手术病理分期,则能对病情作出比较客观、可靠的判断。
, 百拇医药
    一、临床分期法 自1929年国际肿瘤学会和国际妇产科协会制定的宫颈癌分期标准以来,已经做了数次修订,目前应用的是FIGO1970年再次修订的国际分期法。

    我国第二届全国肿瘤会议对国际分期作了某些补充规定:

    0期(原位癌) 癌瘤局限于子宫颈粘膜上皮内或腺体上皮内。

    Ⅰ期:临床检查癌瘤没有超过子宫颈的范围,又分四个亚期:

    Ia肉眼观察无癌块形成,溃疡面颇似宫颈糜烂,子宫颈管亦未变硬。

    Ib已有癌块形成,但癌块的直径不超过1cm。

    Ic癌块直径在1~3cm之间。
, 百拇医药
    Id癌块直径已超过3cm或子宫颈的一半者。

    Ⅱ期 具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Ⅱ期。癌瘤已侵犯阴道,但仍局限于阴道的上2/3;癌瘤已侵犯子宫旁组织(包括主韧带、子宫骶韧带)但尚未到达盆壁者;子宫体已被侵犯者。

    癌瘤只侵犯阴道壁,或以侵犯阴道壁为主的,称阴道型。癌瘤只侵犯宫旁组织,或以侵犯宫旁组织为主的,称宫旁型。

    Ⅱa(Ⅱ期早)①阴道穹窿的侵犯不超过2cm者;②宫旁组织的侵犯局限于内1/3者。

    Ⅱb(Ⅱ期中)①阴道的侵犯已超过2cm以上,但仍局限于上1/3以内;②子宫旁组织的侵犯已超过内1/3,但仍局限于内1/2者。

    Ⅱc(Ⅱ期晚)①阴道的侵犯局限于阴道壁的中1/3段以上;②子宫旁组织的侵犯已超过1/2以上,但尚未到达盆壁;③子宫体已受侵犯。
, http://www.100md.com
    Ⅲ期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①癌瘤已侵犯阴道下1/3段;②子宫旁组织受累达骨盆壁。

    Ⅲa(Ⅲ期早) 子宫旁组织呈条索状浸润。

    Ⅲb(Ⅲ期晚) 子宫旁组织呈团块状浸润。

    Ⅳ期 腹腔、外阴、盆腔其他脏器已有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

    按FIGO中肿瘤委员会意见,将I期分为Ia及Ib两个亚分期,实际Ib包括范围过广。在山东省立医院316例宫颈癌手术治疗随访中,I期分为三个亚分期:Ia(镜下浸润),Ib肿瘤≤3cm,Ic>3cm;5年存活率Ia100%,Ib98.4%,Ic85.36%。

    Van Nagell(1979)报告Ib(FIGO分类)宫颈癌直径<2cm者,淋巴结转移率仅为6%;>2cm者阳性率为18%。
, http://www.100md.com
    我国(1959)第一届全国肿瘤会议提出将临床子宫颈癌Ⅰ期分为4期:Ia镜下浸润,Ib<1cm者,Ic1~3cm,Id>3cm。实际以3cm为界,将国际分类Ib分为Ib及Ic比较简单适用。

    二、TNM分期法 近年来为使身体各部位的癌瘤取得统一的分期标准,便于统计疗效和估计预后,国际抗癌协会(UICC)提出TNM分类法,即在临床分期的基础上说明区域性淋巴结及远处器官有无转移。此法为治疗前的分类,不包括手术所见。

    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区域淋巴结,M代表远处转移。

    T1s侵蚀前期癌,即原位癌。

    T1癌瘤局限于宫颈。

    T1a临床前期浸润癌。

    T1b临床浸润癌。
, http://www.100md.com
    T2肿瘤超过宫颈,但未达骨盆,或肿瘤侵犯阴道,但未达下1/3。

    T2a肿瘤侵犯阴道,但未侵犯宫旁。

    T2b肿瘤侵犯宫旁,伴有或无阴道侵蚀。

    T3癌瘤侵犯阴道下1/3或浸润达盆壁。

    T4癌瘤超出骨盆,或侵犯直肠或膀胱粘膜。

    由于通过临床检查反映NM的情况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TNM分类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不如FIGO分类法简单而实用。

    三、手术病理分期法(Meigs-Brunschwig分期法)

    0类 原位癌或微癌。

    A类 癌瘤局限于子宫颈。
, http://www.100md.com
    A0类 术前宫颈活检为浸润癌,但子宫颈的手术标本未再查见癌。

    B类 癌瘤超越子宫颈,侵犯阴道上2/3或子宫体;或癌瘤同时侵及阴道上段和子宫体。阴道或子宫体的侵犯可由直接扩展或转移而来。

    C类 癌瘤直接扩展或经淋巴管转移,侵及子宫颈旁或阴道旁组织(或两者兼有)或侵及这些组织内的淋巴结;癌瘤侵犯阴道的下1/3段。

    D类 淋巴管和淋巴结的侵犯已超出阴道旁及子宫颈旁的范围,包括真骨盆内的全部淋巴管和淋巴结;癌瘤转移至卵巢或输卵管。

    E类 癌瘤已穿透膀胱、结肠、直肠的浆膜、肌层或粘膜。

    F类 癌瘤侵入骨盆壁(筋膜、肌肉、骨或骶丛)。

    【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
, http://www.100md.com
    一、发生率 子宫颈癌(carcinoma of the cervix)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总数的半数以上,其发病情况涉及两个统计学上的名称,即初查患病率和年发病率。前者指第一次肿瘤普查时,每10万适龄妇女中发现癌瘤患者的人数;后者指某地区一年期间每10万适龄妇女中新发生癌瘤患者的人数。由于初查患病率包括新旧病人的总数,因此远较年发病率高。

    (一)初查患病率 我国自解放后,宫颈癌的普查工作陆续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根据1958年20个大城市对1116949名适龄妇女(25岁以上)普查结果,患病率为145/10万;1972~1973年20个地区2216291名妇女普查,宫颈癌的患病率为111.36/10万。各地调查的患病率差别颇大,最高的如江西省靖安县(1974)为1398/10万,低者如上海市纺织工人(1958~1972)为86.5/10万。综合普查资料,各地宫颈癌患病率有高发区与低发区之分,如甘肃徽县、江西靖安县、贵州松桃、安徽徽州及河南密县都是高发县。甘肃平凉、河南禹县为低发县。
, 百拇医药
    通过连续普查普治,大大降低了患病率。如北京市1959年两组共查21202人,患病率为646.17/10万,其中原位癌占5.5%;而1972~1976年患病率为90.46/10万,原位癌占43.7%,使患病率下降至原来的七分之一,但原位癌的比率明显增加。上海川沙县1971年患病率为130.90/10万,1984年为5.41/10万,下降95.87%。江西靖安县开展两年为一轮的宫颈癌普查普治,30岁以上的妇女,宫颈癌第一轮患病率为1027.31/10万,第二轮为494.32/10万,第三轮为284.75/10万,患病率显著降低。

    (二)年发病率 常简称发病率。目前国内尚无大规模的年发病率的调查。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从1970~1972年对175 075名已婚妇女进行普查,一年后再次普查4923人,年发病率为40/10万。林巧稚等对北京地区3879名适龄妇女进行连续两年防癌检查,年发病率338/10万。

    国外报道子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亦差别很大,美国卡利市为75.6/10万,而以色列为2.7/10万。根据1969~1971年美国第三次国家肿瘤普查统计,浸润癌发病率为15.0/10万,原位癌为33.0/10万。苏联(1970)宫颈癌发病率为14.0/10万~12.9/10万。
, 百拇医药
    二、死亡率 我国宫颈癌的死亡率尚无完整的资料统计,根据1973~1976年全国十多个省市死亡率回顾调查,约为20+/10万女性人口,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2位。山东省济南市的统计(1971~1979),宫颈癌平均年死亡率为15.86/10万,经过逐年观察,有明显下降趋势。

    根据1970年日本癌症协会统计24个国家各部位癌的死亡率,其中1967年宫颈癌死亡率最低的为以色列1.02/10万,最高的为丹麦14.7/10万。苏联宫颈癌死亡率1960年为8.9/10万,1973年为5.0/10万。

    三、年龄与发病率 宫颈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小于30岁的极少,35岁以后显著增多,普查中发现年龄最大的78岁。北京市1972~1976年普查结果,发现40岁以上为子宫颈癌的好发年龄,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递增。天津市人民医院总结13个省市防癌普查资料,患病率50~54岁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 http://www.100md.com
    国内临床资料和肿瘤登记资料与防癌普查材料相比较,在年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俞竭峰(1959)总结22个医院12108子宫颈癌,以36~50岁患者为最多,占57%,41~45岁达高峰,45岁以后逐渐下降。顾绥岳(1959)登记上海市2575例子宫颈癌,45~49岁的百分率最高,50岁以后逐渐降低。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统计,各国宫颈癌的发病率40岁以后显著增加,55~65岁为最高发病率组。Findley曾报告一例93岁高龄患者。

    四、种族、地理与发病率 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存在着明显的种族差异和地理差别。据国外资料统计,患病率较高的有黑种人、墨西哥人、哥伦比亚人、伊朗人和刚果人等。而犹太人患病率较低,有人认为与犹太教仪以及月经期和经期前后禁忌性生活有关系。

    国内各省市不同地区的患病率亦有差异。如江西靖安县患病率高达1398/10万,而广东省三县一市低至5.63/10万。安徽、江西等地报道山区的宫颈癌患病率较平原为高。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常无任何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子宫颈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和疼痛等。其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与子宫颈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一)阴道分泌物增多 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初期由于癌的存在刺激宫颈腺体分泌功能亢进,产生粘液样白带,随着癌瘤的发展,癌组织坏死脱落及继发感染,白带变混浊,如淘米水样或脓样带血,具有特殊的恶臭。

    (二)阴道不规则流血 早期表现为少量血性白带及接触性阴道流血,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后有少量阴道流血前来就诊。对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者,应注意寻找原因。

    宫颈癌阴道流血往往极不规则,一般是先少后多,时多时少。菜花型出血早,量亦多,晚期癌肿侵蚀大血管后,可引起致命的大量阴道流血。由于长期的反复出血,患者常常继发贫血。
, 百拇医药
    (三)疼痛 为晚期宫颈癌的症状。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腔神经受到癌肿浸润或压迫。若闭孔神经、骶神经、大血管或骨盆壁受累时,可引起严重的疼痛,有时向下肢放射。其他致痛原因为:宫颈管内被癌瘤阻塞,宫腔内分泌物引流不畅或形成宫腔积脓时,出现下腹部疼痛;癌肿侵犯宫旁组织,输尿管受到压迫或浸润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积水,产生胀痛或痉挛性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癌肿压迫髂淋巴、髂血管使回流受阻时,可出现下肢肿胀和疼痛。

    (四)其他症状 晚期宫颈癌侵犯膀胱时,可引起尿频、尿痛或血尿,甚至发生膀胱阴道瘘。如两侧输尿管受压阻塞,则可引起尿闭及尿毒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癌肿向后蔓延压迫或侵犯直肠时,常有里急后重、便血或排便困难,甚至形成直肠阴道 瘘。

    晚期癌肿由于长期消耗可出现恶病质。

    二、体征及检查 早期宫颈癌局部肉眼观察不能识别,多数仅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或轻微的接触性出血,甚至有的宫颈外观光滑。对可疑的或临床已能辨认的宫颈癌患者,应进行仔细的妇科检查及必要的全身查体,以便及早做出诊断和查清癌瘤生长类型和范围。
, 百拇医药
    (一)妇科检查

    1.外阴视诊 注意外阴部有无癌瘤。晚期病人偶有外阴部转移。此外,子宫颈癌和外阴癌还可同时存在。

    2.窥器检查 对有阴道反复出血者,最好先行指诊,初步了解病变范围后再轻柔地放入窥器检查,以免碰伤癌组织而引起大出血。

    窥视主要目的是了解宫颈形态,如疑为癌瘤,了解其类型、大小、累及宫颈及阴道的范围,必要时局部涂以3%的复方碘液辅助检查。

    早期子宫颈癌局部改变不明显,应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有人提出两种试验方法辅助检查:①组织脆性试验:以直径2mm的探针头轻轻按压宫颈可疑区域,并在宫颈表面慢慢滑动,如轻压即可插入宫颈组织,表示此处组织脆,可能为癌组织,取活检证实;②组织弹性试验:由于癌组织的弹性减退或消失,当用压舌板或长镊子的倒头轻压宫颈表面时,如为癌组织则感觉坚硬,质脆而易出血。正常组织的弹性好,压过后很快即恢复原有的形状及色泽。
, http://www.100md.com
    3.阴道指诊 以食指自阴道口向内触摸全部阴道壁、宫颈表面及宫颈管部,注意质地、癌瘤范围及指套有无带血等。

    4.双合诊 除能了解子宫颈的病变外,还可了解子宫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两侧附件和宫旁有无肿块、增厚和压痛。

    5.三合诊 注意直肠前壁是否光滑,阴道后壁的弹性,宫颈管的粗细和硬度,宫颈旁主韧带及骶韧带有无增厚、变硬、弹性消失和结节感,以及盆壁有无癌肿浸润、转移肿大的淋巴结等。三合诊检查是确定宫颈癌临床分期不可缺少的步骤。

    (二)全身检查 对宫颈癌病人进行全身查体是必要的,不仅可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的病灶,而且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晚期病人查体时,应注意髂窝、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肾脏能否触及,肾区有无叩击痛等。

    (三)其他辅助检查 为进一步了解癌瘤扩散、转移的部位和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某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胸部透视或摄片、膀胱镜、直肠镜、静脉肾盂造影、淋巴 造影及同位素肾图检查等。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颈癌的最可靠的依据,无论癌瘤早晚都必须通过活检确定诊断。因为有些宫颈病变酷似阿米巴宫颈炎,若非活检难以确诊。再者组织切片检查还可得癌变类别及其分化程度。
, 百拇医药
    【子宫颈癌的蔓延和转移】

    宫颈癌的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少数经血循环转移。

    一、直接蔓延 是最常见的扩展形式。癌瘤可直接蔓延或循淋巴管浸润而侵犯邻近的组织和器官。

    (一)向外向下浸润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 因前穹窿较浅,故前阴道壁常常较后壁受侵为早。有时阴道壁的浸润呈间隔状,癌细胞可沿阴道粘膜下的淋巴组织播散,在离宫颈较远处出现孤立的转移灶。

    (二)癌瘤向两侧蔓延至宫旁和盆壁组织 由于宫旁组织疏松,淋巴管极丰富,癌瘤一旦穿破宫颈肌膜,即可沿宫旁迅速扩散,累及主韧带、骶韧带,甚至盆壁组织。当输尿管受到浸润或压迫造成梗阻时,可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

    (三)癌瘤自颈管内向上侵犯可蔓延至宫体 颈管型发生的机会较多。
, 百拇医药
    (四)邻近器官的侵犯 晚期宫颈癌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及直肠。由于膀胱与宫颈较直肠与宫颈的关系更加密切,往往先穿过阴道前壁侵犯膀胱,再向后穿破阴道直肠隔,累及直肠。但侵犯直肠较少见。

    二、淋巴转移 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一般是沿宫颈旁淋巴管先转移至闭孔、髂内及髂外等区域淋巴结,而后再转移至髂总、骶前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患者可远处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或深浅腹股沟淋巴结。

    Henrikson将官颈癌淋巴转移分为两大组:①一级组:包括宫旁淋巴结、宫颈旁(输尿管)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和骶淋巴结;②二级组:包括髂总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及主动脉旁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随临床期别而增加,但各作者报告的淋巴转移率相差颇大。国内上海、北京等地报道Ⅰ期淋巴结转移率为5.4~7.7%,Ⅱ期转移率为35~42%。1980年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七个医院统计1376例宫颈癌手术切除标本检查所见,I期74/63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1.6%,Ⅱ期237/711例,淋巴结转移率为33.3%。国外有人综合手术及尸解资料,各期淋巴转移率为:Ⅰ期(104/645),占16%;Ⅱ期(87/282),占31%;Ⅲ期(61/101),占60%;Ⅳ期(12/16),占75%。
, http://www.100md.com
    临床及病理证实,也有的病例很早即出现淋巴结转移,而另一些病例很晚都无盆腔淋巴转移,这种差异可能与淋巴本身的免疫作用有关。山东医科大学病理科曾对462例宫颈癌术后存活5年以上的盆腔淋巴结进行镜下形态的观察,发现淋巴细胞优势型转移率为10.72%,生发中心优势型转移率为35.9%,淋巴细胞削减型转移率为28.21%。

    【组织发生】

    一、细胞起源 宫颈癌的细胞起源迄今尚无定论。宫颈腺癌由颈管内柱状上皮发生的认识似无异议,仅少数来自副中肾管残留,极少数来自颈管侧壁中肾管残留。关于宫颈鳞状上皮癌的细胞起源,意见仍有分歧。从组织学观点认为有三种可能性: ①来源于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发展为大细胞角化型鳞癌; ②来源于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发展为大细胞未角化型鳞癌; ③来源于柱状上皮下未成熟的储备细胞(reserve cell),发展为小细胞型鳞癌。

    近年来,起源于储备细胞的理论受到重视。有人指出发生于颈管内的鳞癌,可见由癌连接储备细胞增生的图象,证实宫颈癌是由储备细胞发生的。远藤认为,储备细胞各种增生图象密集于宫颈鳞柱交界(sguamo-columnar junction, SCJ)的柱状上皮区域10mm以内的范围,亦正是原位癌的好发部位。山边(1965)根据储备细胞与原位癌占据部位的一致性及原位癌常与储备细胞增殖共存的事实,亦主张储备细胞来源。国内杨学志等在44例与储备细胞有关的宫颈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中,通过大量连续切片,用分段、分片对比法观察组织形态的连续性和过渡性,在同一张切片上观察到储备细胞增生(reserve cell hyperplasia)、退行发育(anaplasia)的不同发展阶段:初期出现、增生、过度增生、鳞化、轻度间变、重度间变和原位癌图象,并清晰地看到正常柱状上皮与基底膜之间存在着鳞状上皮原位癌7例,因而确认来源于储备细胞。
, 百拇医药
    最近有人用透射电镜研究细胞超微结构时,涉及到宫颈鳞癌的组织发生。浅野、桥本等人观察到宫颈原位癌细胞和储备细胞类似,并认为宫颈癌细胞由储备细胞而来。

    二、发展过程 绝大多数宫颈癌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然发生的,其发生和发展有一个缓慢的过程:正常上皮→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山边认为至少有半数以上病人由储备细胞经过几个癌变过程,形成未分化型原位癌。少数不经过原位癌阶段即发生浸润癌。有人认为宫颈癌有发育缓慢型与快速发育型之分。老年者多见不经过原位癌阶段,而直接发展为浸润癌。

    【子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一、概念 关于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的病理组织学命名,意见尚不一致。1961年首次国际细胞学会议通过,凡子宫颈异常增殖的鳞状上皮,不足诊断原位癌者,称结构不良(dysplasia)。亦有间变、不典型化生、基底细胞过度活跃和癌前化生等不同名称。我国全国病理学会讨论,定名为不典型增生。
, http://www.100md.com
    大量的研究证明,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在性质上已不同于正常细胞,为良性上皮向癌方向发展的一个中间过渡阶段,是一种癌前病变。

    二、镜下特点 基本特征是既具有异型性,又保持分化能力。一部分上皮仍保持正常的分层结构,基底膜完整,病变部位细胞增生活跃,排列不整齐;细胞核增大、深染,大小形态不一,染色质增多粗大,核分裂相增多;细胞浆相对减少,常有空泡。

    根据细胞形态和所累及整个上皮层的范围或厚度,分为轻、中、重度或Ⅰ、Ⅱ、Ⅲ级。

    (一)轻度不典型增生(I级—CIN1) 为细胞异常增生,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细胞异形性轻,分化程度稍差,显示良性行为的上皮病变。

    (二)中度不典型增生(Ⅱ级—CIN2) 细胞异常增殖,局限于上皮层的下2/3以内,异型性较明显,分化的倾向明显降低,核分裂相增多,显示明显的恶性行为。
, http://www.100md.com
    (三)重度不典型增生(Ⅲ级—CIN3) 细胞异常增殖达上皮全层,异型性显著,仅残留极少正常的上皮,细胞分化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的恶性行为。有人认为Ⅲ级是属癌肿性不典型增生,就是原位癌,二者无法区分。Shingleton研究宫颈原位癌和不典型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亦发现两者无明显区别,是相连续的病变。

    三、转归 关于不典型增生的演变和结局,不少作者作了追随观察,认为有三种转归:①消退或逆转,一般轻度不典型增生的病人,经过治疗炎症后复杏时,不再找到不典型增生的病变;②不变;③癌变。Hall等(1968)报告206例不典型增生追随1~14年,发展成原位癌的百分率为:轻度不典型增生6.2%,中度12.9%,重度29.1%。癌变时间至少间隔一年以上。此外,不典型增生常与原位癌或浸润癌并存,且多在原位癌周围。

    【子宫颈鳞状上皮癌】

    一、原位癌(CIS)
, 百拇医药
    (一)概念 Broder1932年首先提出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这一诊断名词。其后文献中出现许多不同的命名,如浸润前癌、上皮内癌、0期宫颈癌和临床前癌等。近年来有人把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两者总称为表皮内新生物(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宫颈原位癌是指上皮全层被异常细胞所代替,但基底膜保持完整,病变只限于上皮内,无间质浸润。

    原位癌多数发生在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和移行带,且宫颈后唇较前唇稍多,病变的宽度多数在半周以内,长度0.4~2.7mm不等,深度一般不超过1.5mm。

    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癌有一个较缓慢的过程,甚至需要几年或十几年。多数在一局部基底膜处突破而浸润到间质。但也有少数自然消退或在活检后消失。

    (二)镜下特点 第一届国际细胞学会对宫颈原位癌的诊断标准作了规定:①上皮全层为癌细胞代替; ②上皮层次消失,细胞极向消失; ③未侵破基底膜,无间质浸润;④累及腺体在未侵破基底膜前,不作为浸润。
, http://www.100md.com
    虽然有了上述原则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少数病例组织学诊断存在困难或混乱,各病理学者的见解不一致。有时对介于原位癌和极轻微的早期浸润癌之间的病例,即使作了连续切片或网状纤维染色来判断基底膜是否破损,也难确诊。

    协和医院按细胞形态将原位癌分为两型:①癌细胞分化不良的基底细胞,胞浆少,称未分化型; ②细胞呈多边形,胞浆相对较多,可见有一定程度的极向者,称分化型。

    原位癌累及腺体是很常见的,属原位癌的一型,其形态特征为:①完全保持腺体颈、管、体的轮廓; ②癌灶边缘整齐; ③癌巢内无角化倾向。唐素恩等指出,原位癌累及腺体若无明显体积膨大和形态变化,多不伴有浸润。如累及腺体且有明显体积膨大和变形或互相融合,细胞分化不良,则往往容易发生浸润。

    王肇敏等认为原位癌的生长方式可分为三型:①开始为单纯代替型,其厚度和正常上皮相似,基底膜较平直,腺体仍保持原形; ②进一步发展为膨胀生长型,宫颈表面上皮或腺上皮由增生的癌细胞所取代,并有增厚或腺体增大变形,基底膜呈波浪状,但仍完整; ③开始浸润型。原位癌某处在生长,基底膜模糊不清或消失。此型的预后及治疗与前两型相似,故仍归在原位癌内。
, 百拇医药
    二、早期浸润癌

    (一)概念 国内外使用的名称和标准不一,如有边界性浸润、早期浸润、微癌、镜下浸润等。其中宫颈微小浸润癌这一名称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我国第一次全国宫颈癌防治协作组会议参照FIGO国际标准分期,规定Ia期即早期浸润癌(earlyinvasive carc-inoma)。指宫颈外观无癌灶,镜下浸润在基底膜下5mm以内,病灶无融合,亦无淋巴管及血管癌栓。并且按照癌细胞浸润深度分为Ia1(浸润深度<3mm)和Ia2(浸润深度3.1~5mm)两型。

    协和医院等将早期浸润癌分为:①可疑浸润:指基底膜模糊,但癌细胞处于原位;②开始浸润:基底膜已突破,癌细胞向间质呈小舌或小芽状侵入。

    有人将隐蔽性浸润癌(临床检查无癌灶)习惯于称为早期浸润癌,这种浸润指癌灶互相融合连成一片,浸润深度超过5mm或在5mm以下,并有血管、淋巴管内浸润。但1973年第八次国际肿瘤会讨论认为Ia期只包括微小浸润癌,活检诊断为隐蔽浸润者,应列入Ib期(Ib“occ”)。
, 百拇医药
    (二)镜下特点 在原位癌的病变中,遇有圆舌状或芽状向间质内伸展,是早期浸润癌的最早变化。有时发现癌细胞小团似泪滴状侵入基底膜附近的间质中,但浸润的深度不超过5mm。在间质浸润处无淋巴间隙或血管的侵犯,癌灶的周围有水肿样晕状现象或围以淋巴细胞。

    关于浸润的组织学形态,病理学者有不同的描述。如泪滴状浸润、舌状浸润、膨胀性浸润、簇状浸润、弥漫浸润和网状浸润等。

    三、浸润癌 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是指癌细胞向间质内浸润已超过基底膜下5mm,包括临床分期的Ib期~Ⅳ期。

    (一)局部大体观 早期常呈糜烂状或颗粒状突起,可见表浅溃疡,质较硬,触之易出血。肿瘤进一步发展,按其生长的方向和外形,可分为三型:①外生型:肿瘤向表面生长,呈乳头状或菜花状突起,高低不平,质脆易出血; ②内生型:又称结节浸润型,癌肿向颈管管壁内浸润,使整个宫颈增粗或胀大,而宫颈外口和宫颈唇常较光滑。这种类型症状出现较晚,向宫旁组织及宫体的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机会较外生型为多;③溃疡型:亦称空洞型。不论外生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后组织可发生坏死脱落,局部形成溃疡甚至空洞,如火山喷口状,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和大量出血。
, 百拇医药
    局部大体观又可分为5型:①糜烂型:大体呈糜烂状或浅溃疡状,与一般宫颈糜烂无法区别; ②结节型:癌变呈小颗粒状,形同小结节; ③菜花型:呈菜花状、蕈状或乳头状增生,即一般分类中称为外生型;④颈管浸润型:癌细胞向颈管壁浸润达1/3以上,宫颈口外表与第一、二型类似; ⑤颈管溃疡型:病变侵入宫颈管达1/3以上,癌组织脱落形成颈管壁溃疡缺损,而宫颈口病变不明显(其中一部分可能开始为颈管腺癌)。当然,上述外生型癌组织坏死脱落,使宫颈表面形成溃疡,相当于上述的分型,经窥器检查很易分辨。上述5种分类与预后有关。

    (二)镜检 浸润性鳞状上皮癌的特点是癌瘤较深、较广地侵入间质,癌细胞的多形性更加明显,细胞分化不良,大小、形态不一,核大、不规则,染色质浓染、分布极不均匀,核分裂象多见。论其浸润方式有团块状、条索状、树枝状及弥漫状分布等。后两者癌细胞生长较快,恶性程度较大,预后差些。

    Broder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四级:I级为分化最好的,未分化细胞在25%以下;Ⅱ级在25~50%;Ⅲ级在50~75%;Ⅳ级在75%以上。
, http://www.100md.com
    近来妇科病理学者主张按细胞形态分为Ⅲ级:

    I级 角化性大细胞型:癌细胞分化好,主要为多角形,有角化和角化珠成分,细胞间桥存在,有丝分裂象不多。

    Ⅱ级 非角化性大细胞型:亦称中度分化型。癌细胞分化达鳞状上皮中层细胞的分化程度,主要为椭圆形或大梭形,没有角化和角化珠成分,亦见不到细胞间桥的存在,有丝分裂象和细胞异型性比较明显。

    Ⅲ级 小细胞型:即未分化型。癌细胞幼稚,缺乏分化或不典型分化,主要为小梭形,似基底层细胞,有丝分裂象很明显。

    这种分型比较符合近年来关于鳞状上皮癌的组织发生来源学说,并对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小细胞型未分化细胞多,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但对放射线较敏感。大细胞型未分化细胞少,恶性程度较低,但对放射线敏感度差。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分期对预后的影响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比病理分级更为重要。
, 百拇医药
    【子宫颈腺癌】

    在子宫颈癌中,以鳞状上皮癌占绝大多数(95%以上),而腺癌约占5%。根据文献统计,腺癌大多数发生于更年期,平均年龄56岁,但20岁以下年轻妇女的宫颈癌则以腺癌为多。腺癌的预后比鳞癌差,淋巴转移比鳞癌高,对放射治疗不甚 敏感。

    一、子宫颈管内膜腺癌 为子宫颈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类型,病变开始发生在子宫颈管内,来自宫颈管腺上皮,组织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为腺型,其次为粘液型。镜下多数可见到腺体结构。高度分化的腺癌有时与腺瘤样增生很难区别,易被漏诊;而分化不良的腺癌,则有时极似分化很差的鳞状上皮癌,必须注意鉴别。

    此外,有时可见到部分腺体或腺上皮呈鳞状化生,如鳞状上皮成分无间变而呈良性,称为腺棘皮癌。如有重度间变而呈恶性表现,则称之腺-鳞癌或混合癌。有人根据腺癌的组织发生和预后分为五型:分化型、未分化型、腺-鳞癌、腺棘皮癌及恶性腺瘤。
, 百拇医药
    子宫颈原位腺癌很少见,可单独存在,亦可与浸润性腺癌或鳞癌并存。病变组织学特点是子宫颈管粘膜及腺体的腺上皮被具有恶性形态的腺上皮细胞所取代,仍保留细胞的柱状形态。但胞核间变明显,极性消失,具有恶性特征。

    国外文献尚有玻璃样细胞癌和子宫颈囊性腺样癌的少数病例报告,并认为具有高度恶性,易发生远处器官的转移,预后不良。

    二、子宫颈特殊组织起源的腺癌 在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时,有时还可见到少数特殊 组织起源的、基本上呈腺癌样结构的透明细胞癌、中肾癌及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三种特殊组织类型的癌。它们虽然起源于完全不同的组织成分,但在组织形态上有时却十分相似而难以区别,在诊断上有时互相混淆。

    (一)子宫颈透明细胞瘤 以往常被误诊为中肾癌或不恰当地称为“中肾样癌”。现已证实起源于残留副中肾管上皮(苗勒氏体腔上皮),除发生在子宫颈外,还可发生在阴道、卵巢和子宫内膜等。根据文献报告,此癌的发生与胚胎期母体服用大量克罗米酚有关。
, http://www.100md.com
    局部肉眼观察,癌瘤呈乳头状或结节状突起,位于宫颈口外,多半同时累及阴道和 子宫颈管。镜下可见癌细胞体积很大,呈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而透明,类似肾脏透明细胞癌的癌细胞形态。胞核呈圆形、深染,有不同程度的间变。

    透明细胞癌好发生于青春期少女,恶性度较高,易复发、转移,预后不良。

    (二)子宫颈中肾癌 为中肾管残留,位于子宫颈前外侧纤维肌壁的深部,可以形成腺癌或囊腺癌,发生于子宫颈的中肾癌极为少见。检查时可见宫颈侧壁有小硬结节或溃疡,少数为囊性,腺癌细胞透亮,没有粘液,椭圆形深染,细胞往往向腔面突起,状如脚钉。腺腔圆形或由于细胞增生突出而呈乳头状。

    此癌对雌激素无反应,恶性度较透明细胞癌为低,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妇女。

    (三)子宫颈恶性卵黄囊瘤 亦称内胚窦瘤,起源于生殖细胞,向胚外卵黄囊内胚窦结构分化的一种极度恶性肿瘤,发生于子宫颈者罕见。
, http://www.100md.com
    肉眼观察,肿瘤呈灰红色,伴有出血、坏死,质软如脑组织,易破碎自行脱落。镜下可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小囊及腺腔构成网状结构,有的区域为内胚窦样结构,即S-D小体。

    此瘤恶性度极高,预后恶劣,绝大多数患者2年内死亡。

    【早期子宫颈癌的诊断法】

    早期治疗宫颈癌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目前常用的方法较多,亦有一些新的诊断方法不断被介绍和采用,但各有优缺点,必须互相配合应用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一、阴道细胞学检查 多年临床实践证明,阴道细胞学检查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由于癌细胞代谢快,凝聚力差,容易脱屑,取材及检查方法简便,准确率高,目前已普遍作为宫颈癌普查筛选的首要方法。

    有关阴道细胞学检查的标本采取、检查方法及癌细胞的特征等。
, 百拇医药
    国内杨大望报告阴道细胞学诊断正确率为84.3~93.4%,金素芳等报告假阳性率为2.4%,假阴性率为4.1%。国外文献报告假阳性率0.9~5.0%,假阴性率1.8~28%。对涂片异常者,应配合碘试验或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肯定诊断。

    细胞学诊断的标准,1978年全国第一次宫颈癌防治协作组规定采用巴氏染色五级分类法。Ⅲ、Ⅳ、V级列为阳性,对Ⅲ级涂片应慎重处理:若检查宫颈光滑,应每月复查涂片一次,连续3次均为阴性时,再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追随一年。如重复涂片保持Ⅲ级不变,则应行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病理检查为良性改变者,术后仍应每月复查涂片一次,继续观察,如涂片又出现阳性时,应考虑宫颈锥切进一步检查。若肉眼观 察宫颈有糜烂,同时伴有阴道炎症存在时,应按炎症治疗后涂片,必要时宫颈活检。若宫颈有可疑恶性病变存在时,应当即行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如病理检查为良性,仍应按以上步骤继续追踪观察。

    Ⅳ、V级涂片者多为恶性,必须及时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尽早确定诊断。
, 百拇医药
    为了在大规模防癌普查普治时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近年来国外进行了细胞诊断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其中包括自动细胞筛选仪、细胞分析仪和细胞研究仪三个部分。

    二、阴道镜检查 一般能放大10~40倍,对宫颈表面上皮和血管进行观察,可提高阴道细胞学和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同时亦可避免滥用宫颈活检和不必要的锥切。有人认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可与细胞学相提并论,两者合用可互补不足。不少作者报道,细胞学和阴道镜合用,使早期诊断正确率高达98~99%。

    在阴道镜下进行瞄准活检,比盲目活检准确性高,有人提出采用镜下活检加颈管搔刮,基本上可以代替宫颈锥切。

    阴道镜检查的缺点是不能观察颈管内癌瘤,镜下所见异常上皮并非均为癌,也不能鉴别有无浸润,对有阴道狭窄、宫颈表面坏死、出血的病例亦不适用。

    三、阴道显微镜检查 能放大100~300倍,宫颈涂以1%甲苯胺蓝染色,可以观察细胞结构,根据细胞的形态、排列、大小和核的大小、形态、着色深浅及毛细血管图象等进行分类诊断。但此法不能代替活检,所以实用性较小。
, http://www.100md.com
    四、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颈癌最可靠的依据。对阴道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可疑或阳性;对临床表现可疑宫颈癌或子宫颈其他疾病不易与宫颈癌鉴别时,均应进行活组织检查。

    取材方法有可疑部位或诊断为癌部位四点常规取材;碘不着色区多点取材加颈管搔刮和在阴道镜下取材等。协和医院报道阴道镜下活检的癌漏诊率为5.5%,碘不染区多点活检的癌漏诊率为4.3%,二者结果相近。山东省立医院采用宫颈四点活检加颈管搔刮诊断原位癌一次取中率为75%,有25%病例经两次以上活检得到确诊,并认为配合阴道细胞学或阴道镜检查诊断早期宫颈癌,方法简便、安全、可靠,避免了不必要的宫颈锥切。国外亦有不少报道认为多点取材的准确率不亚于宫颈锥切。

    此外,杨学志提出宫颈大型楔形活检,依立体结构观测浸润深度,可以代替宫颈锥切,诊断Ia期宫颈癌(早期浸润癌)。此法在常规消毒下用冷刀切取不得小于4×1.5×6mm的组织块,必要时做多点取材,但局部需要缝合止血。
, http://www.100md.com
    对妊娠期阴道细胞学阳性者,亦应及时作活组织检查,但容易引起宫颈出血。如病理报告为原位癌,可等待产后复查处理。因妊娠期子宫颈可能有不典型增生或近似原位癌的图象,分娩后可能自行消退。

    五、子宫颈锥形切除检查 对阴道细胞学屡次阳性,而阴道镜或活检阴性者;宫颈多点活检证实为原位癌,但又不能排除浸润癌者,治疗前应考虑宫颈锥切,作连续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曾遇一例,多次宫颈刮片阳性,但多次多点活检及颈管搔刮均未查见癌,最后行宫颈锥切,作连续切片1500张,才确诊为原位癌累及腺体。

    虽然宫颈锥切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操作较复杂,须住院,术后并发症亦较多,因此,近来不少作者主张用上述方法综合检查替代。

    六、荧光素检查 荧光素为一种生物染料,它与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有一定的亲和力,口服或静脉注射后,癌瘤组织吸收的荧光素比正常组织多,在紫外线激发下,癌组织产生的荧光强度比正常组织强,因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对比,借此可辅助早期癌的诊断。
, http://www.100md.com
    方法是给检查对象口服荧光素钠盐1g,11/2~3小时内于暗室内用2537光谱,8瓦功率的石英玻璃紫外光灯源照射宫颈,观察局部颜色的变化。紫色为光滑的鳞状上皮,示正常宫颈。紫褐色见于宫颈糜烂者。若在紫色或紫褐色的部位出现散在细条状或斑点状黄色,为荧光素检查阳性,提示宫颈上皮有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

    对可疑宫颈癌进行荧光检查,可以辅助活检定位,提高一次活检阳性率,获得早期诊断。

    七、荧光显微镜检查 用荧光染料吸附于生物组织,在紫外线照射下,细胞各部发生不同色彩和强弱的荧光,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常用的荧光染料为吖啶橙(简称AO),它对DNA和RNA均有很强的亲和力。在0.01%吖啶橙液及pH6条件下,胞浆和核仁中RNA呈红色荧光,核内染色质的DNA则呈绿光或黄色荧光。癌细胞增长迅速,胞浆中的核酸大量增加,核内的DNA亦有所增加,因此荧光很强,呈火红色的浆和亮绿黄色的核。
, http://www.100md.com
    荧光显微镜对宫颈癌脱落细胞的检查,方法较简便、经济、快速,其诊断准确性略低于巴氏染色法,可用于宫颈癌防癌普查。

    八、宫颈局部涂片快速诊断法 杨简(1963)根据“表面染色法”原理,设计应用铁苏木素液直接宫颈局部染色法,辅助诊断早期宫颈癌。其原理是当癌细胞的核染色质增多与染液中的铁苏木碱相结合,能在1~2分钟内即被染成深黑色,而正常粘膜则不着色或仅着浅灰色,两者呈鲜明对比,肉眼可做出初步判断。

    此法操作简便、快速,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可作为防癌普查或防癌门诊初筛的方法之一。但不是特异诊断法,必须进行活检肯定诊断。

    九、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检查有助于鉴别炎症或肿瘤。近年来,有人主张对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进行病变上皮的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据文献报告,宫颈的炎症细胞染色体均为正常的二倍体,轻度间变细胞染色体核型也多属正常,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时,大多可发现非整倍体及多倍体。随着从原位癌向浸润癌的发展,所有二倍体细胞可逐渐完全消失。
, 百拇医药
    十、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近年来肿瘤的诊断已发展到CT超声扫描和核素显象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法,但应用于子宫颈癌的诊断还是处在初步探索阶段。①计算机可用来对癌细胞进行自动计数和鉴别,预测核的浓度,细胞和核的面积及二者的比例,了解细胞和核的形态及核内部的结构等;②应用计算机储存和处理来自病人的信息,通过教学方法来明确病情变化的规律性,协助诊断,并可预测病情的演变和估计预后;③电子计算机

    X线断层摄影(CT)的应用:CT机由X线发射器、接收器、电子计算机和显影控制器几个部分组成。其原理是利用高灵敏度探测器,测定人体组织吸收X线后的衰减量,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测量的数据来分辨组织密度细微的差异,再组合成断面的图象,由荧光屏显示出来。

    应用CT检查盆腔,对宫颈癌的诊断及确定癌瘤扩展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

    【子宫颈癌的治疗】
, 百拇医药
    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是大家公认的治疗宫颈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晚期患者亦有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国内有人研究中医中药治疗,但均在摸索阶段,效果较差,不能作为根治的手段。原则上Ⅰ期和Ⅱa期病例多采用手术治疗,Ⅱb期以上应采用放射治疗。一些作者认为,采用以放疗和手术为主的几种方法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对宫颈癌患者首次治疗选用何种方法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应根据宫颈癌的临床期别、病理类型、患者年龄、全身健康情况以及治疗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适当的选择。

    一、放射治疗 子宫颈癌对放射属中度敏感,适用于各期患者,更是晚期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放射技术不断改进和治疗经验的积累,治愈率逐渐提高。

    放射治疗的原则是应用适当的放射剂量,通过合理的布局,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尽可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人体质、临床期别、局 部病变大小和有无阴道狭窄等精心设计。一般来说,早期病例以腔内镭疗为主,晚期病人重点放在体外照射。
, 百拇医药
    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主要包括腔内放疗(60钻或137铯)和体外照射两个部分。前者照射的有效范围包括宫颈、宫体、阴道及宫旁组织(“A”点)。后者主要是针对宫旁、盆壁组织及盆腔淋巴区域(“B”点)。两者互相配合可以达到根治癌瘤的目的。

    近年来国外应用后装放射源腔内放射治疗技术,国内少数医院亦已开始试用,但对治疗效果及放射并发症等问题有待不断总结。目前体外照射多以高能射线取代X线治疗,除远距离Υ-射线治疗机(60钻治疗机)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外,还有电子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亦开始应用。中子束及其他高直线能量传递射线(质子等),正在研究试用之中。

    放射治疗的效果,逐年有所提高。5年生存率由50年代的40%左右提高到70年代的70%左右。综合国内13个省市14个肿瘤治疗机构(1973)放射治疗宫颈癌11101例的统计,5年生存率为62.6%,有些医院报道的放疗效果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放射的敏感性与宫颈癌组织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腺癌对放射敏感性比鳞状细胞癌略差,如病情许可,主张对腺癌尽量采用手术治疗。上海肿瘤医院(1973)报告鳞癌放疗5年生存率为67.6%,腺癌为48.3%。但国外斯德哥尔摩、波士顿和纽约等放射治疗中心的统计,腺癌和鳞癌一样对放射治疗敏感,两者治愈率无明显差别。
, http://www.100md.com
    二、手术治疗 是早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无放疗条件者更为适用,疗效较好。多数作者认为,应根据病变的程度、范围和临床期别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适当的术式,在力求较理想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及术时术后并发症,做到既不盲目扩大也不无原则地缩小手术范围。

    手术的适应症原则上限于0~Ⅱa期,对宫颈旁有明显癌瘤侵蚀者以放疗为宜。年轻患者可考虑保留卵巢,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体质衰弱或伴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不宜施行手术治疗。

    (一)原位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有锥切和全子宫切除术。PerK01stad 1121例宫颈原位癌随访达5年以上,其中随访10~15年者492例,15~20年者20例,20~25年者45例。8例无治疗者2例(25%)发展为浸润癌。 实行锥切者795例,19例(2.4%)原位癌复发,7例(0.9%)发展为浸润癌,共为3.3%。
, 百拇医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ATH)者,3例(1.2%)原位癌复发,5例(2.1%)发展为浸润癌,共为3.3%。镭疗55例,1例(1.8%)发展为浸润癌。

    手术加放射治疗者25例,无复发。

    复发时间差异较大。1960~1970年间治疗的986例,在3年内复发者21例,10年后复发者仅1例。发展为浸润癌的11例中,6例在治疗后5年发现。

    复发部位,在盆壁者3例,在宫颈或阴道者8例,在淋巴结者3例(治疗后6、8及9年后)。“复发浸润癌”中至少4例复发部位不同于原来的病灶。这些复发者是原发病灶未切除彻底、抑或新发生的病灶尚难肯定。

    在742例锥切(1960~1970)患者中,标本边缘有癌变者42例,其中9例立即实行全子宫切除术,8例放疗,25例在密切观察中,其中4例2~6年后复发。总例数中6例(0.54%)死于癌。
, 百拇医药
    Per Kolstad 1121例宫颈原位癌5年后复发率达2%。

    Van Nagell等报告109例锥切治疗后复发者7例(6.4%);全子宫切除者374例,复发者5例(1.1%)。

    Boyes(1970)报告808例锥切治疗后复发者31例(3.8%);2849例全子宫切除,复发者24例(0.9%)。

    Creasman及Rutledge(1972)报告65例锥切后复发者5例(7.7%);全子宫切除700例,复发者17例(2.4%)。

    山东省立医院(1980)报道子宫切除治疗宫颈原位癌151例,其中3例阴道断端复发,复发率为1.98%。

    诚然,宫颈原位癌少数可以局限于宫颈,锥切复发率高,全子宫切除虽也有复发,但远较锥切为好,尤其有其他指征需切除子宫者。宫颈原位癌有些系多处生长,即便实行扩大全子宫切除手术,也不能完全切除这些病灶,所以没有必要实行。假若术前发现病灶生长在阴道内范围较广泛,可考虑手术加放射治疗。山东省立医院1例宫颈原位癌全子宫切除后1个月发现阴道残存原位癌,使用纱布198Au治疗痊愈。
, 百拇医药
    比较适宜的治疗仍为全子宫切除术,锥切只能用于个别病例需要保留生育力者。不论哪种治疗,患者都应做长期随访。

    除手术切除外,尚可实行电烙、冷冻和激光疗法。

    (二)早期浸润癌手术 手术范围意见尚不一致。过去不少作者倾向作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使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增高,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盆腔淋巴结很少转移。根据国内外1118例Ia期宫颈癌的资料统计,淋巴转移率为0.8%,因此主张适当缩小手术范围。应按其浸润的深度、病变的范围、血管间隙和淋巴浸润、细胞分化程度以及病人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术式。Creasman等主张间质浸润3mm以下行单纯全子宫切除术;浸润3~5mm,癌灶融合者,行子宫根治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当出现 脉管浸润时,则不论浸润深浅,均行根治术。天津王肇敏认为癌浸润深度在5mm以内,病人年轻要求生育者,可做宫颈锥切,定期随访;癌浸在5mm以内,并有阴道上段原位癌者,行全子宫或扩大的全子宫切除,带足够的阴道壁切除;癌浸在5mm以内,淋巴管有瘤栓者,作全子宫或扩大的全子宫切除带阴道的穹窿部分,并摘除盆腔淋巴结。北京协和医院对早期浸润癌的处理:①可疑浸润,开始浸润和浸润<1mm者,行单纯全子宫切除,并切除阴道壁0.5~1cm;②浸润深度1.1~3mm者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游离输尿管,宫旁切除2~3cm,阴道壁切除2cm),不作淋巴结切除;③浸润深度3.1~5mm者,如病灶散在,无脉管浸润,亦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如癌灶融合,脉管有瘤栓,细胞分化不良,则行子宫根治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或放疗。
, http://www.100md.com
    国内外文献报道,手术治疗早期浸润癌5年生存率为95~100%。说明只要能够及时作出诊断,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浸润癌手术 对Ⅰb、 Ⅱa期宫颈癌,国内外都主张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其具体范围包括:①髂总下部、髂内外、闭孔及腹股沟深部淋巴组织;②全子宫及宫旁组织、子宫骶骨韧带、主韧带、膀胱宫颈韧带及阴道旁组织至少切除3cm;③部分阴道壁。长达穹窿下或距离癌瘤下3cm;④双侧附件。40岁以下较早期宫颈癌患者,可保留一侧卵巢。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1963年以来,对Ⅰb、 Ⅱa期及一部分Ⅱb期宫颈癌患者,常规行腹膜外盆腔淋巴清除及腹膜内广泛子宫切除术,暴露手术野良好,操作较方便、彻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上海各医院通过手术治疗宫颈浸润癌1,417例临床资料分析,认为手术范围应根据病灶大小、病情早晚和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并将手术切除范围大致分成四类:一类手术指一般腹部全子宫切除术,包括切除阴道穹窿1~2cm。适用于原位癌及微灶型早浸者;二类手术指一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包括切除宫颈旁组织2cm,不作盆腔淋巴结清除。适用于肉眼看不见癌灶,但活检证实为早期浸润癌者;三类手术指一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包括切除宫颈旁组织2cm以上及阴道穹窿2~3cm,同时作盆腔淋巴清除术,适用于I2期及I3期(国际分期均为Ib期);四类手术指一般腹部全子宫切除,包括沿骨盆侧壁切除宫颈旁组织及阴道穹窿3cm以上,必须同时作淋巴结清除术。适用于I4期及Ⅱ早期,即国际分期的Ib期和Ⅱa期。
, 百拇医药
    湖北医学院提出将官颈癌手术方式分为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子宫次广泛切除、子宫次广泛切除及选择性盆腔淋巴切除、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除、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及部分输尿管或/和部分膀胱切除以及扩大根治术六类。其目的亦在于保证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尽量减少并发症。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如此具体。

    至于扩大的根治术或盆器切除术,主要适应于放射失败和盆腔复发累及膀胱或直肠 者。但疗效差,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只有少数单位实行。

    子宫颈癌的经阴道根治手术,由于切除范围的限制和腹部手术相关条件的改善,目前多已改为腹式进行。

    由于各地区大力开展防癌普查,早期宫颈癌的病例逐年相对增多,手术治疗的机会随之增加。尤其在目前我国放疗设备尚不完善和缺乏治疗条件的情况下,手术治疗仍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根据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统计,手术疗效与临床期别及淋巴转移率有明显关系,早期宫颈癌的手术疗效和放射治疗不相上下。山东省立医院宫颈癌根治术远期随访316例,Ⅰ期的5年、10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93.6%和90.8%。Ⅱ期为68.7%,65%和61%。
, 百拇医药
    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范围较广泛,操作较复杂,防治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是减少病人痛苦、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由于技术条件和麻醉方法的改进,近年来手术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上海、北京等地报告手术死亡率为0.16~0.36%。但术后某些并发症仍有发生。例如膀胱麻痹、尿路感染、输尿管瘘和淋巴囊样肿等,必须认真对待,力求避免或减少发生。其预防和处理的措施,可参阅妇产科手术学及有关论著。

    (四)手术前后放射治疗 对Ib期(菜花型)、Ⅱa期或以上的患者,如有条件,最好行术前局部镭疗或阴道体腔管照射。其目的是缩小局部肿瘤,减低癌瘤的活力,避免手术时的扩散以及减少局部复发的机会。其放射剂量应为全量的1/2,一般于照射结束后4~6周进行手术。重庆医科大学(1980)报道,对Ⅱb期宫颈癌术前先用60钴外照射60Gy左右,结束后6~8周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不进行盆腔淋巴结清除,68例的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8%、71.4%和59.1%。

    多数作者主张,凡术中见有宫旁转移,术后病理查见淋巴转移或手术切除的边缘仍有癌瘤者,应于术后一个月补充体外照射,盆腔组织量为5000rad左右。对阴道断端有癌者,可给予阴道上镭3500~4000mg小时,分3~4次进行。
, 百拇医药
    三、化学药物治疗 目前主要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疗效较差,多用于晚期子宫颈癌的姑息治疗或手术后辅助治疗。亦可配合放射治疗,以增加放射敏感性,提高疗效。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数十种,但以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的临床效果较肯定。博莱霉素、阿霉素和消瘤芥的缓解率亦较高。此外,丝裂霉素(MMC)、氨甲蝶呤、长春新硷、羟基脲、噻替哌、苯丁酸氮芥、梅法兰(melphalan)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给药的方法有全身用药、局部用药和区域性化疗三种。由于宫颈癌的病变多局限于盆腔,有些作者设计向供应肿瘤局部的主要血管灌注化疗药物,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疗效。Transsel采用髂内动脉插管连续灌注氨甲蝶呤,同时肌注5-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宫颈癌15例,有效率93.3%。Hulka、Laufe等介绍经髂内动脉或臀下动脉插管局部化学治疗晚期宫颈癌,亦获得一定疗效。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972)采用髂内动脉插管灌注氮芥、噻替哌和A-39(癌抑散)等药物合并镭疗治疗Ⅲ期宫颈癌29例,5年生存率为65.3%,比单纯放疗组有明显的提高。上海肿瘤医院曾对55例Ⅲ期宫颈癌,应用环磷酰胺配合放射治疗,二者同时进行,每日或隔日静注环磷酰胺200mg, 总量5000mg左右,5年生存率为72.7%,较单纯放疗组54.1%明显提高。广东省人民医院(1979)采用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手术和放疗,治疗各种晚期妇科癌瘤40例,收到一定效果。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81)经腹壁下动脉插管序贯法化疗Ib~Ⅲ期宫颈癌65例,近期有效率90.8%。常用的治疗方案为氮芥10mg, 每日一次,连续三次后停药3天,再用5-氟脲嘧啶250~500mg,每日一次,连续7天,用药10次为一疗程。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日本作者平岗治报道应用盆腔血管床分离术化疗,髂内动脉单次注入MMC60~80mg,处理晚期宫颈癌引起的大出血和手术或放疗后盆腔复发的晚期宫颈癌,获得良好的效果。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82)应用盆腔血管床阻断,髂内动脉灌注顺氯氨铂、丝裂霉素C和环磷酰胺治疗Ⅱb~Ⅲ期宫颈癌13例。根据第二届全国肿瘤学术会议制定的化疗效果评定指标,显效者11例,有效者2例,取得明显的局部近期效果。其中9例于阻断化疗后40~58天,施行次广泛子宫切除。病理证实局部癌组织坏死,瘤细胞退变和炎细胞浸润等改变。

    最近有人报告用溴隐亭治疗晚期子宫颈癌,在部分病人中,获得显著效果。Guthrie(1983)对1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口服溴隐亭2.5mg, 每日3次,连续服用。其中5例(28%)肿瘤消失,3例(17%)肿瘤受到抑制,并认为此药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四、中医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症状,延长寿命,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近年来中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苗头。
, 百拇医药
    中药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以辨证论治、内服中药为辅,亦有不少单方、验方被采用。例如旅大市妇产科医院等用莪术治疗宫颈癌459例,其中早期(0~Ⅱ)343例,有效率70%,晚期(Ⅲ~Ⅳ)116例,有效率55.1%。山东采用农吉利制剂治疗宫颈癌122例,总有效率45.1%。上海医科大学等以天南星为主,治疗宫颈癌164例,有效率为82.32%。湖南、北京等地应用中药制成拔毒钉、催脱钉和黑蒜膏等治疗宫颈癌,亦收到一定疗效。江西省妇女保健院(1979)报道药物锥切法,局部应用“三品”(含砒的腐蚀剂),使癌瘤凝固、坏死、自溶和脱落,治疗早期宫颈癌(0期、Ia期)162例,其中0期87例,Ia期75例,均获近期治愈。有5例行手术验证,经连续切片均未见癌残存。

    五、免疫治疗 宫颈癌的免疫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以非特异性治疗为主,包括卡介苗皮肤划痕、瘤内注射或口服;转移因子皮下或肌肉注射;短小棒状杆菌皮下或静脉注射;免疫核糖核酸皮内注射以及口服左旋咪唑等。此外,亦可制备瘤苗自体注射,进行主动免疫。免疫治疗为综合治疗的辅助措施之一,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生存率。
, 百拇医药
    六、对症处理

    (一)子宫颈癌大出血的紧急处理 多见于较晚期宫颈癌患者,常为菜花型组织坏死、脱落引起,亦可在性交、妇科检查或宫颈活检之后发生大量出血。一瞬间可达数百ml,使病人陷入休克,必须紧急处理。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迅速阴道内填塞无菌纱布或碘仿纱条压迫止血,可适当加用止血粉或明胶海绵等,24~48小时取出或重新更换纱条。亦可配合使用止血药,如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环酸、6-氨基己酸、抗血纤溶芳酸等。应嘱病人卧床休息,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在有放疗条件的医院,对宫颈癌大出血患者,可及时经阴道上镭止血(消失量),效果满意。

    经以上处理无效者,经腹膜外结扎两侧髂内动脉,往往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Hiraoka(1976)报道采用盆腔血管床阻断,单次髂内动脉注入MMC60~80mg, 治疗4例晚期宫颈癌大量出血,获得成功。并认为比单纯结扎髂内动脉止血效果满意。
, http://www.100md.com
    (二)晚期宫颈癌疼痛的处理 由于癌瘤侵蚀或压迫神经、血管、输尿管,放疗后所致的纤维化粘连、癌瘤感染、阻塞形成宫腔积脓以及淋巴结或骨转移等,均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有时相当剧烈,患者十分痛苦,应给予对症处理。一般先用口服止痛剂,如索米痛、美散痛、元胡止痛片或可待因等。无效时改用肌肉注射剂,如赐他静、强痛定、安侬痛或柴胡注射液等。作用强的镇痛药,如吗啡、度冷丁等,止痛效果好,但易成瘾,不宜长期应用。有人采用麻醉环止痛法,即用3~4种镇痛、镇静剂序贯用药, 以提高止痛效果。例如鲁米那0.1口服之后,10%水化氯醛15ml灌肛,1小时后肌注吗啡0.01或度冷丁50~100mg。

    一种简单实用的止痛方法是蜘蛛膜下腔酒精注射,阻断脊髓后根感觉神经。穿刺部位选择4~5腰椎间隙,用20~23号腰穿刺针。针尖进入蜘蛛膜下腔后,注入无水酒精或95%酒精0.75ml。必须一滴一滴的缓慢推入,约需2分钟内推完。因酒精比重(0.806)较脊髓液(1.007)低,故酒精很快到达后根周围。绝对不可先将脑脊液抽入针管与酒精混合后再注入。注射后应保持侧卧姿势1小时以上,侧 时间长些,效果较好,以后可允许患者下床活动。
, 百拇医药
    酒精对脊髓可能有暂时性损害,术后偶有大小便失禁、下肢自体感觉丧失等,一般都能很快恢复。此法操作较简便,费用少,而且止痛效果好,对晚期宫颈癌疼痛严重的患者不妨采用。但必须严格掌握操作规程。

    七、宫颈癌复发及其处理 宫颈癌治疗后症状及体症消失,但经过6个月以上癌瘤重新出现者,谓之复发。治疗后6个月以内仍有癌存在者,应列入未愈。

    (一)复发时间 宫颈癌放疗后复发大多数发生于2年以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统计2年内复发占84%。但治疗后5~10年间仍有4%复发。宫颈癌手术后复发常在1年内。上海市1417例手术治疗统计,因癌复发死亡61例,其中45例在5年内死亡。国外报道宫颈癌5年后晚期复发率为7.8~11.1%。宫颈癌复发后,如未能得到治疗,多于半年~1年内死亡,仅少数可存活2年以上。

    (二)复发部位 根据文献统计,宫颈癌复发以盆壁、宫旁和宫颈局部复发为最常见。有人统计放疗后复发部位,盆壁占15.4%,其次为原发灶局部占8.2%,阴道下段占1.7%,远处转移为5.1%。
, http://www.100md.com
    (三)临床特点 因癌肿复发部位不同而异。宫颈局部或阴道复发,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恶臭白带;盆壁或宫旁复发,可出现患侧下肢疼痛、浮肿,腰骶部或下腹部疼痛,盆腔检查可触及宫旁肿块或骶窝部固定的包块;直肠或膀胱转移者,常有便血或血尿;骨转移常出现局部疼痛;肺转移可有咳嗽、胸痛等。

    (四)诊断 宫颈癌治疗后出现以上症状和体征时,应想到复发的可能。宫颈、阴道的局部复发,作阴道涂片细胞学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不难确诊。但宫旁和盆壁复发,主要靠临床症状和盆腔检查,确诊比较困难。应注意盆腔肿块与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盆壁炎块以及放疗后宫旁结缔组织纤维化等鉴别。局部细针穿刺作细胞涂片及送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B型超声、肾盂造影、同位素肾图和CT盆腔检查等,对诊断复发癌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处理 复发癌的治疗相当困难,而且效果差。具体方法应根据复发部位、范围、初治时采用的措施以及患者全身状况等作决定。
, http://www.100md.com
    1.宫颈原位癌手术后复发阴道原位癌,一般主张局部切除、部分阴道切除或全阴道切除及阴道再造术。亦可应用冷冻或激光进行局部治疗。对老年或已手术切除两侧卵巢的患者,可行阴道镭疗或X线阴道筒照射。山东省立医院曾遇一例经切除子宫证实为宫颈原位癌,术后于阴道中段发现有同样病变,经局部敷贴胶体金(198Au)而消失。

    2.浸润癌手术后复发,应以放射治疗为主,配合化学药物治疗。阴道残端复发癌,可行腔内镭疗及60钴体外四野垂直照射。手术后复发癌行放疗后,5年治愈率为15~20%。

    3.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治疗,应根据复发部位、首次放疗剂量、放疗结束的时间以及患者全身情况作适当的处理。

    (1)接受足量放射后2年内复发者,一般不宜再补充放射治疗。如为宫颈局部、阴道上段或宫旁内半部复发,采用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病变多数可以切除,一般可行根治术或盆腔脏器去除术。但宫旁外半部及盆壁复发者,往往手术不能切除。盆腔除脏术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还要涉及尿、粪改道,术后5年生存率低。因此,目前已很少采用。
, 百拇医药
    (2)首次放疗剂量不足,放疗结束半年~2年以内,盆腔或宫颈复发癌,可再给予半剂量照射。

    (3)放疗结束后2年以上的盆腔或宫颈复发癌,可考虑再次全剂量或减量放射治疗。

    有人对宫旁复发癌应用同位素局部注射,获得暂时缓解。

    4.对不适合手术或放疗的复发癌,可选用化学药物或中药治疗。

    5.复发癌发现已晚,患者恶病质、冰冻骨盆或有远处转移者,应对症处理,减轻痛苦。如病人情况允许,对骨转移可采用姑息性放疗。2周以上时间内给予2000~3000rad,可使骨疼痛减轻。对复发癌所致输尿管阻塞或癌肿引起尿瘘,可酌情考虑皮肤输尿管造口,持续尿液引流。进行姑息性尿路改道是无益的。

    【发生率】

    子宫颈癌合并妊娠系指妊娠期间或产后6个月内发现的宫颈癌。国内外文献报告的发病率不一致。国内资料宫颈癌合并妊娠的发生率为0.7~9.5%,而妊娠并发子宫颈癌更为少见,约占孕妇的0.035~0.26%。发生率低的原因与妊娠多在25~35岁,非宫颈癌的好发年龄以及癌组织可能阻塞宫颈,分泌物增多妨碍受孕等因素有关。
, http://www.100md.com
    【妊娠对子宫颈癌的影响】

    有些作者认为,妊娠期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旺盛,有利于癌的扩散。同时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升高,也是促进癌发展的因素之一。此外,分娩时先露挤压易引起宫颈裂伤,加速癌瘤的扩散、转移,预后不良。但亦有的作者对此有不同见解,认为妊娠有抑制癌瘤生长的作用。可能与妊娠时黄体素抑制雌激素等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并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子宫颈癌合并妊娠的预后与非妊娠者相近似。

    【临床表现及诊断】

    子宫颈癌合并妊娠的症状与非妊娠者相同。早期患者常无症状,而在早孕期妇科检查时常规防癌涂片发现。随着癌瘤的发展,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和不规则阴道流血。晚期患者出现下腹部及腰腿疼痛,甚至伴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

    妊娠早期妇科检查时,应仔细检查子宫颈,并按常规作阴道涂片检查。凡妊娠期伴有阴道流血者,应及时进行阴道检查,明确流血原因,必要时进行宫颈活检,但咬取组织不要过深、过大,以免引起大量出血。妊娠期一般不宜采用宫颈锥切。确诊为宫颈原位癌者需慎重,已如前述。
, 百拇医药
    由于妊娠期宫颈鳞状上皮及宫颈内膜腺体增生,呈乳头瘤样改变或蜕膜样变,有时可被误认为癌,因此孕期诊断宫颈癌必须特别慎重。

    【治疗】

    应根据宫颈癌的临床期别和妊娠周数等制定具体的处理措施。除宫颈原位癌及晚期妊娠外,原则上不考虑胎儿的存活。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和放射。

    一、宫颈癌合并早期妊娠的处理 确诊为原位癌者,可经腹金子宫切除或次广泛子宫切除,保留一侧卵巢。如患者年轻要求生育,可严密观察下继续妊娠,等待产后再按以上处理。如患者一般情况差,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不宜手术时,可先吸宫终止妊娠,术后进行冻结、激光或腔内镭疗,但不需作体外照射。Ⅰa~Ⅱa期宫颈癌,可带着妊娠的子宫直接手术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暴露手术野,其手术范围同非孕期宫颈癌。由于妊娠期组织疏松,容易分离,但因盆腔充血、血管较粗,术中出血可能较多,操作必须细心。如因其他原因不适合行根治术者,可进行腔内镭疗和60钴体外照射。一般于放疗开始后4~6周即自发流产,必要时人工流产后再继续完成放射治疗。Ⅱb期以上的宫颈癌,仅适合作放疗,一般主张先行腔内镭疗。
, 百拇医药
    二、宫颈癌合并中期妊娠的处理 原位癌者,先剖宫取胎,继行子宫全切除或次广泛子宫切除。对年轻要求生育者,亦可继续妊娠,等待产后再做处理。

    凡确诊为浸润癌,即应采取手术治疗。Ia~Ⅱa期患者,剖宫取胎同时作次广泛子宫切除或宫颈癌根治术。Ⅱb期以上,剖宫取胎术后进行放疗。有的作者主张剖宫前先给予2000mg小时阴道腔内镭疗,可控制癌细胞活力,减少扩散。照射后2周再行剖宫取胎。

    三、宫颈癌合并晚期妊娠的处理 因胎儿已有存活能力,原位癌可允许阴道分娩,产后再进一步确诊治疗。Ⅰa~Ⅱa期宫颈癌,应作宫体上段剖宫产及宫颈癌手术。Ⅱb期以上,绝对避免经阴道分娩,应先行剖宫产,术后2周开始放疗。一般外照射结束后再行腔内镭疗。

    四、产褥期宫颈癌的处理 产褥期发现宫颈癌,处理原则与非孕期相同。但由于癌瘤发展迅速,并容易合并感染,预后较差。一般主张产后2~3周开始先行体外照射,继以腔内镭疗。对早期癌患者,亦可考虑施行根治手术。
, 百拇医药
    【预防说明】

    子宫颈癌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普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病人。另一方面是针对消除有关发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子宫颈癌的发生。

    一、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肿瘤知识 通过各级医疗预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宫颈癌知识,使适龄妇女积极参加防癌普查,发现症状及早就医。同时也要解除恐癌心理,树立战胜癌瘤的信心。

    要提高医务人员对早期宫颈癌的警惕和认识水平;加强责任心,避免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病人。

    二、坚持开展子宫颈癌的普查普治工作 要建立健全各级防癌组织,统一领导,定期、广泛深入地开展子宫颈癌的普查。各级医院的妇科门诊对30岁以上的妇女,常规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期宫颈癌。

    三、积极防治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的疾病 宫颈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为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积极防治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的疾病,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 http://www.100md.com
    (一)加强围产期保健,推广新法接生,正确处理难产,防止子宫颈裂伤。手术助产后及时进行阴道检查,发现宫颈裂伤达1cm以上者,应及时缝合修补。

    (二)积极治疗慢性子宫颈炎。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宫颈糜烂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据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地宫颈癌普查统计,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较无宫颈糜烂者高5~10倍。可见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可以减少子宫颈癌的发生。

    (三)切除过长的阴茎包皮。对阴茎包皮过长者,应劝告手术环切,不仅能预防阴茎癌,并且可以减少配偶宫颈癌的发病。提倡新生儿包皮环切术。

    四、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提倡适龄结婚,科学避孕,计划生育和注意性器官及性生活的卫生,对增进妇女健康,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其一定的重要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