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内 科 > 意外事故
编号:10161783
蟾蜍毒中毒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蟾蜍俗称癞蛤蟆,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其耳后腺和皮肤腺内含毒素。蟾蜍毒主要成分:①蟾蜍毒素和蟾蜍配基统称蟾毒素,其作用类似洋地黄,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影响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并刺激胃肠道和对皮肤粘膜局部有麻醉作用。②儿茶酚胺类化合物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③吲哚烷基胺类化合物可引起幻觉,同时对周围神经有类似烟碱样作用。

    蟾蜍中毒(bufo poisoning)多因摄食污染蟾毒素的蟾肉或服用过量蟾蜍制剂(如六神丸、金蟾丸、沙药水等)引起。一般在进食后0.5~2h发病,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昏、嗜睡、口唇四肢麻木、出汗、膝反射迟钝或消失;并可出现各种心律紊乱,心电图改变酷似洋地黄中毒:各种传导阻滞、异位早搏、心房颤动,以及S-T段压低和T波改变,甚至发生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血压下降和休克。蟾毒素溅入眼内,可致眼睛红肿,甚至失明。少数病人发生剥脱性皮炎。蟾蜍中毒主要给予对症治疗:类似洋地黄中毒者可口服或静脉滴注氯化钾1~2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0.5~1mg肌肉或皮下注射,严重者加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心律紊乱和循环衰竭等处理参照有关章节。,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动物类 > 蟾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