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内 科 > 感染与传染病学
编号:10162225
利什曼病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黑热病(kala azar)又名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leishmaniasis),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a)引起,经白蛉传播的地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脾肝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黑热病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流行于长江以北16个省、市、自治区650余个县的广大农村。建国后,经积极防治,采取控制传染源和消灭传播媒介的综合措施,至1958年本病在广大平原地区已基本消灭,并经长期监测成效大多巩固。近年来仅在西北的荒漠和山丘地区尚有散发病例。从1985年以来病例数有所上升,尤以陇南和川北等山区为著;新疆和内蒙古的某些荒漠地区,本病仍有散在发生。

    【病因】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在人体内和白蛉体内两个阶段:①无鞭毛体,亦称利杜体(LDbody)阶段:见于人体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呈椭圆形或圆形,直径约2~4μm,寄生于单核-巨噬细胞内,以二分裂法繁殖;②前鞭毛体阶段:见于白蛉胃内或22~26℃的培养基内,鞭毛自虫体前端伸出体外,其长度与体长相仿,约11~16μm,虫体运动活泼。
, http://www.100md.com
    白蛉叮刺黑热病患者或受染动物时,无鞭毛体可随血液进入蛉胃,48小时后发育为短粗前鞭毛体及梭形前鞭毛体,3天后发育加速并不断以纵二分裂方式繁殖,数量大增,活动力增强,逐渐移向白蛉的前胃、食道和咽喉。第7天前鞭毛体大量集中于白蛉口腔并进入喙部、发育成熟而具有感染力。当白蛉再叮刺人或动物时,前鞭毛体即侵入皮下组织,脱掉鞭毛,身体逐渐变圆、向无鞭毛体转化,并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直至巨噬细胞胀破、原虫逸出、又可被其他巨噬细胞吞噬,原虫在巨噬细胞中不断繁殖,造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大量增生,从而引起脾、肝等富含巨噬细胞的脏器的显著增大。

    【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 病人、病犬以及某些野生动物均可为本病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白蛉叮刺而传播,偶可经口腔粘膜、破损皮肤、胎盘或输血而传播。经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传播媒介有以下四种白蛉:①中华白蛉,为我国黑热病的主要媒介,分布很广,除新疆、甘肃西南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外均有存在;②长管白蛉:仅见于新疆;③吴氏白蛉:为西北地区荒漠内最常见的蛉种、野生野栖;④亚历山大白蛉:分布于甘肃、新疆吐鲁番的荒漠内。
, 百拇医药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因此年龄愈大,得黑热病的机会愈小。病后免疫力持久。

    (四)流行情况 我国黑热病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流行病学类型:

    1.人源型(平原型) 主要见于平原地区,如苏北、皖北、鲁南、豫东、冀南、陕西关中及南疆喀什三 角洲等,当地黑热病主要在人群中相互传染。患者以年 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居多,成人亦不少见,婴儿则很 少感染。有皮肤黑热病发生。犬利什曼病极少见。传播 媒介为家栖型中华白蛉和长管白蛉。

    2.犬源型(人犬共患型、山丘型) 主要见于丘 陵山区,如甘肃、青海、宁夏、陕北、山西、川北、冀 东北、豫西、辽宁、北京郊县等。病犬为主要传染源。 大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传播媒介为野栖型中华白 蛉。

    3.自然疫源型(荒漠型) 见于新疆、内蒙古某些荒漠地区。主要是某些野生动物的疾病,在荒漠附近的居民点以及进入这些地区的人群中可发生黑热病。传播媒介为亚历山大白蛉。患者以2岁以内的婴儿为多见,部分成人感染可表现为淋巴结型。
, http://www.100md.com
    【发病机制】

    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直至细胞不能容纳而破裂,原虫逸出后又侵入其他巨噬细胞再行繁殖,如此循环不已,造成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浆细胞亦大量增生。受累最严重的是富含巨噬细胞的脾、肝、骨髓、淋巴结等。脾脏常显著肿大,脾内小血管阻性充血或梗塞,晚期网状纤维及结缔组织增多,脾质变硬。肝脏大多轻至中度肿大,枯否氏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充满原虫、窦道常被阻塞,肝细胞萎缩或呈脂肪变性,感染严重者肝功能减损。骨髓造血组织极度增生,脂肪明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大为增加、内含原虫,浆细胞亦见增多,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大为减少,中幼粒细胞则异常增多,有核红细胞增加,巨核细胞数正常,但血小板形成显著减少。淋巴结常轻至中等度肿大,单核-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大量增加,常能找到原虫。在皮肤及皮下组织内可发现感染原虫的巨噬细胞。由于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的大量增生,血浆球蛋白常明显增加,主要为IgG,大多为非特异性抗体,无保护作用。

    【临床表现】
, 百拇医药
    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8月(10余天至2年以上)。起病大多徐缓,偶有急起者。主要临床表现为:

    1.长期发热:热型可拟似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约1/3~1/2的病例呈双峰热。全身中毒症状一般不明显,脉搏与体温平行上升。发热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消退,间歇数周后体温又上升;如此复发与间歇交替,渐转为长期不规则发热。

    2.脾、肝和淋巴结肿大 早期脾多已肿大,但不显著。通常于病后3月脾肿可达肋脐线之间,半年后可达脐平,呈中等硬度,表面多光滑,如并发脾梗塞或脾周围炎,可突发左上腹痛伴压痛、晚期可伴脾机能亢进。肝脏和淋巴结常轻、中度肿大,质柔韧。偶有黄疸及腹水。

    3.其他 晚期患者常有明显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头晕,以及鼻衄、齿龈出血等。多有营养不良、极度消瘦、皮肤粗糙干燥、毛发稀少、脸部皮肤色素沉着(故有黑热病之称),颜面四肢水肿、腹部膨胀。
, 百拇医药
    特殊临床类型的黑热病:

    (一)皮肤黑热病 我国较少见。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约半数患者皮肤损害发生于黑热病过程中,同时伴有内脏感染的症状;另有40%患者以往有黑热病史,早经锑剂治疗康复,在多年后发生皮肤损害,即所谓"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疹(post kala-azar leish-manoid);余10%发生于既无内脏病变又无黑热病史者。皮肤病变可表现为:

    1.褪色斑 针头至7~8mm大小,偶可融合成片,先见于脸、颈、前臂,可播及全身。

    2.结节型 黄豆至豌豆大小,可融合成较大肿块,表面皮肤发红,光滑、不痛、不溃破,扪之柔软、压之有弹性,多见于颏、颊、鼻唇、颈等处,胸、背、四肢亦可发生,类似瘤型麻风,但皮肤感觉正常。病变皮肤活检或作刮片检查可找到原虫。近我国克拉玛依地区发现多例原发型皮肤黑热病,其皮肤表现可分为丘疹或斑块、软性结节或脓肿、溃疡及硬性结节4种类型,与以往我国所见百余例皮肤损害绝不发展成为溃疡者有所不同。
, http://www.100md.com
    (二)淋巴结型黑热病 患者均无黑热病史,仅局部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较表浅,可移动而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嗜酸粒细胞增多为其特征之一。我国新疆、北京、内蒙古等地均有病例报告。患者均系来自非黑热病流行区的成人。

    【实验检查】

    (一)血象 患者都有全血细胞减少,随脾肿增大而加重。白细胞一般首先减少,继以血小板和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一般为1500~3000/mm3,个别可发生粒细胞缺乏症。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淋巴与单核细胞相对增多。红细胞计数一般为300万/mm3左右,血小板常为4~8万/mm3。

    (三)血清球蛋白试验 血清球蛋白显著增加,白蛋白减少,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血清球蛋白试验(蒸馏水试验、醛凝试验等)于病程3个月后常为阳性。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和硫酸锌浊度试验早期即可阳性。

    (三)病原学检查 为确诊的可靠依据。取骨髓或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液作涂片姬氏或瑞氏染色找原虫,以前者的阳性率为高(85%左右)。脾穿刺阳性率可达90%~99%,但出血的危险性较大。原虫数量太少时可作培养(NNN培养基)。皮肤型患者可于皮损处直接涂片或作活检。
, 百拇医药
    (四)免疫学检查

    1.检测循环抗体 一般采取三N培养基内繁殖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作为抗原。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消光值0.3以上为阳性)、斑点-ELISA(受检标本呈深蓝色斑点为强阳性)、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1∶40以上为阳性)、间接血凝试验(1∶128以上为阳性)、直接凝集试验(1∶128以上为阳性)、对流免疫电泳等。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率在96.7%~100%间,对黑热病的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但有时可出现假阳性,且病人经特效药物治愈后,血内抗体尤其是IgG消失较慢,甚至可长期存在,故一般都不适合于考核疗效之用。

    2.检测循环抗原 可作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选择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经ELISA反应系统,观察抗原-抗体反应斑点大小及显色强度,也可经扫描仪测读光密度面积积分、作定量计算,亦可作斑点-ELISA直接法或间接法试验。均具高度敏感性与特异性,适用于对该病的诊断与疗效考核(治愈后一月内转阴)。
, 百拇医药
    3.皮内试验 患者治愈后由阴性转阳性,故不适用于临床诊断,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有一定价值。

    【诊断说明】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在白蛉繁殖季节(5~9月)有流行区居住、被白蛉叮刺史,或输血史。

    2.临床特点 病程中复发与间歇交替出现,随病期进展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乏力、消瘦、贫血、鼻衄或齿龈出血、脾肝进行性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3.实验诊断 利什曼原虫的检出是确诊的依据,血清免疫学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

    本病需与伤寒、结核病、疟疾、布氏杆菌病等鉴别。

    【治疗说明】
, 百拇医药
    (一)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口腔卫生。给予富营养、易消化食物和足够的电解质与水份。贫血者可给以铁剂和叶酸、必要时可输血。并给以多种维生素。脾功能亢进、脾肿巨大者,仅于经杀虫治疗后脾肿未见缩小、脾亢持续者,可考虑切除。

    (二)病原治疗

    1.锑剂 五价锑剂、葡萄糖酸锑钠(Sodium sti-bogluconate),仍是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效迅速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一般采用6d疗法,总剂量成人90~130mg/kg(50kg为限)、儿童150~200mg/kg,等分6次,日一次静脉缓注或肌注。体质较差者,以上总量等分6次,每周注射2次,3周为一疗程。治疗后3~4d内体温大多降至正常,一般情况好转,脾肿回缩,血象在治疗后半月逐渐回复,一疗程原虫消失率和治愈率在80%~95%之间。副作用轻微,有鼻衄、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有心脏病及肝功能损害者慎用,粒细胞显著减少者忌用。合用重组IFN-γ可提高本品的疗效。
, 百拇医药
    2.非锑剂 对锑剂无效、过敏或并发粒细胞缺乏症者可用戊烷脒(pentamidine),临用时新鲜配制成10%水溶液,剂量为4mg/kg,每日或间日肌注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治愈率约70%左右。副作用有肌注局部硬结和红肿,剂量较大时可引起肾脏和胰腺损害,以及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等;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出汗、呼吸急促、心悸、胸闷、眩晕、恶心、呕吐等,可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急救。

    对上述二药均无效者可试用:①两性霉素B:剂量自0.1mg/(kg·d)开始,逐渐递增至0.5mg/kg或1mg/kg,每日或间日1次,溶于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滴,总剂量成人为1.5~2.0g。为减轻毒性反应可并用小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近有应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减轻后者毒性以治疗本病的报道。②别嘌呤醇与酮康唑两者合用(别嘌吟醇300mg/d,酮康唑200mg, 日2次、疗程6周)治疗肾移植患者并发黑热病数例获得成功。

    (三)治愈标准 ①原虫消失;②临床症状改善:体温回复正常,血象进步,白/球蛋白比例趋于正常,球蛋白试验转为阴性。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者可认为治愈。
, http://www.100md.com
    【预后说明】

    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有无并发症,如继发性细菌感染(齿龈溃疡、走马疳、肺炎等)、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或完全消失;患者常有高热、咽部溃疡与坏死等)。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可高达95%,多在病后1~2年因继发感染等而死亡。采用特效治疗后病死率已降至1%左右。

    【预防说明】

    (一)控制传染源 治疗病人,同时对犬类进行管理,发现病犬应予捕杀。

    (二)消灭白蛉 对广大平原地区可在白蛉季节用二二三、六六六等滞留喷洒住房及畜舍内外墙壁,对杀灭家栖蛉种效果良好。滞留喷洒对丘陵山区近野栖蛉种效果很差。对荒漠内的野生野栖蛉种,则有赖于开垦种植改造自然环境的方法加以控制。

    (三)个人防护 在荒漠和山丘地区可用驱避剂防蛉驱蛉。可用细孔蚊帐、纱门纱窗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