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3854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心脏耳聋综合征(cardio-auditorysynd-rome)又称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指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室律失常、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可伴有先天性耳聋,1957年由Jerveil、Lange和Nielsen等首先报道,称为J-L-N综合征。以后在1963、1964年由Romano、Ward等报道无耳聋者,称为R-W综合征。本症具有家族性,有耳聋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30%的病例,无耳聋者为显性遗传,但本症外显率变化不定。也有非家族性者。

    【病因】

    尚未明,有三种意见:①心肌代谢异常,由于先天性酶的缺陷导致心肌复极延缓,但迄今未证实。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左、右交感神经失衡,左侧高于右侧,动物试验中刺激左侧星状神经节可出现Q-T间期延长,而刺激右侧则缩短,临床上切除了左侧星状神经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精神刺激、剧烈活动可诱发晕厥,交感神经失衡的部位系在中枢、交感神经链或心内的交感神经末稍尚不清楚。③心脏传导系统及心室肌内有局灶性神经炎和神经纤维变性,可能由慢病毒感染所致。其它尚有窦房结血管系统异常,因窦房结内小动脉壁增厚和管腔狭窄,窦房结有纤维变性。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晕厥发作为主要表现,初发年龄自14~39天不等,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为多见。发作次数不定,轻者一生中仅1至数次,重者发作频繁致猝死,少数病人仅有心电图异常而无任何临床症状。情绪激动、恐惧及过度疲劳可为诱因,偶有因大小便而诱发者。晕厥持续时间自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可自行恢复,发作有三种形式:①无意识丧失:患儿突然停止活动,随即躺下或蹲下,常抓紧胸部或腹部,伴呻吟或喊叫,意识及脉搏多正常。②伴意识丧失:即晕厥发作,患儿突然晕倒,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可有肢体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发作后可有数分钟定向力障碍,乏力或嗜睡。③致命性发作即猝死:儿童期猝死者较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有人观察28例,5岁前发病者猝死发生率为39%,10岁后则无死亡。

    心电图以Q-T间期延长为基本特征,T波和U波异常也是重要特征。Q-T间期和T波具有多变性,运动后更明显,T波有多种类型如宽大、高尖、双相及倒置等,长时间心电监护可观察到T波交替性变化。U波明显者多与T波融合,可测Q-U代替Q-T间期。其他有窦性心动过缓、一过性室性异位节律等。晕厥发作时则为室性心动过速或扭转性室速、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等,为猝死的主要原因。随年龄增长,Q-T间期趋向缩短。
, 百拇医药
    【诊断说明】

    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如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不明显,可于运动后再检查心电图,如出现Q-T间期更延长、T波大小交替,仍可诊断本病。

    临床上需与癫痫鉴别,往往误诊为癫痫而长期治疗,若仔细询问发作情况,检查心电图则不难区别。心电图的鉴别应排除继发性Q-T间期延长,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药物影响(奎尼丁、酚噻嗪、丙咪嗪及乙胺碘呋酮等)、脑血管病变、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所致Q-T间期延长,但继发性者晕厥与情绪、体力活动无关。家族性心室颤动晕厥发作时也呈心室颤动,但Q-T间期不长。

    【治疗说明】

    一般治疗包括正确、合理的生活指导,尽量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及体力活动过度,以免诱发晕厥或猝死。无症状而且运动后心电图无改变者,不需治疗,应定期作运动试验,若运动后Q-T更延长,有T波交替、室性异位心律等,应予治疗。服用β阻滞剂心得安,疗效不满意时,应使用大剂量,使达到足够的阻滞作用,甚至出现副作用时为止。有效阻滞的标志是晕厥发作终止,室律失常消失,而Q-T间期可缩短或无改变,因为心得安主要是预防异位心律的发生和避免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不直接影响Q-T间期本身。遇心动过缓者可加用东莨菪碱,必要时安置起搏器。

    苯妥英钠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还能减低星状神经节轴突传递的作用,可与心得安联合使用。β阻滞剂疗效不满意时,可手术切除左侧颈胸交感神经节。应用β阻滞剂治疗后,本病病死率已由治疗前的73%下降至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