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4288
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叶酸大量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中,因而命名,它是白细胞的生成和粘膜细胞的增殖所必需的维生素。

    【叶酸的代谢】

    (1)叶酸的化学结构:叶酸由喋酰和谷氨酸结合而成。喋酰是由2-氨基-4羟基-6甲基喋呤啶和对氨基苯甲酸构成的。

    食物中的叶酸绝大部分是以喋酰多谷氨酸形式存在,仅10%~25%以单谷氨酸形式存在。结合的谷氨酸越多,溶解度越低。治疗用的人工合成的叶酸是单谷胺酸的化合物。

    (2)叶酸的吸收:食物中的叶酸多以喋酰多谷胺酸的形式存在,不能直接被肠道吸收。在肠道被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的γ-右旋谷氨酸羟基肽酶水解成单谷氨酸后方可被吸收。叶酸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近端,在此处是主动吸收,即使肠粘膜中叶酸的含量高于肠腔30倍仍可被吸收,但在小肠下部是以弥散方式被动吸收。粥样泻患者主动吸收受影响,而被动吸收不受影响。
, 百拇医药
    叶酸吸收后以5-甲基四氢叶酸形式存在血浆中,经过门脉,大量储存在肝脏。体内的叶酸饱和后,可由尿排出。

    (3)叶酸的功能:叶酸在肠壁、肝、骨髓等组织内,在维生素C、B12和还原型辅酶(NADPH)参与下,变成具有生理活性的5,6,7,8-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N-5和N-10原子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这在嘌吟和嘧啶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嘌呤和嘧啶是合成核酸的原料。

    (4)叶酸的食物来源:多种植物的绿叶都能合成叶酸。菠菜、莴苣、甘蓝、扁豆及各种瓜果都富含叶酸。肝、肾、蛋黄、人乳、牛乳(牛乳55μg/L,人乳52μg/L)中含量亦很丰富、而羊乳含量最低,仅6μg/L。食物中的叶酸不耐热,经加热后约50%~100%被破坏。

    (5)叶酸的需要量:叶酸的正常需要量根据WHO的要求婴儿每日需要量为60μg,儿童为100μg/日,全身叶酸的储存量约20~70mg。在胎儿阶段,有足够的叶酸供胎儿发育,即使母亲患轻度叶酸缺乏,也不影响胎儿的需要。脐血中叶酸的浓度一般超过母血叶酸浓度的两倍以上。体内的叶酸约70%储存在肝脏,(每克肝组织含叶酸5~15μg),新生儿期血清中的叶酸浓度平均约24ng/ml,此后逐渐下降,至3~4个月时平均约10ng/ml,6~8个月降至7ng/ml,以后逐渐上升,1岁以后达成人水平,约为10ng/ml。早产儿于生后1~3个月内叶酸浓度迅速下降,尤其是用羊乳或蒸发乳喂养的小儿,血清叶酸浓度下降更明显。
, 百拇医药
    【病因】

    叶酸缺乏可有下列原因:

    (1)摄入不足:食物中缺少叶酸,多为羊乳或蒸发乳喂养者。

    (2)吸收不良:慢性腹泻,粥样泻,小肠切除,局限性肠炎等。

    (3)药物影响:白血病患儿应用氨甲喋呤等抗叶酸药物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此类患儿禁用叶酸。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在肠道可能影响多谷氨酸变成单谷氨酸,从而减少叶酸的吸收。

    (4)需要量增加:严重感染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增加叶酸在体内消耗,如严重的结核病儿可出现叶酸缺乏现象,应用叶酸治疗3个月后可明显好转。溶血性贫血时由于骨髓增生旺盛,叶酸需要增多;早产儿叶酸储存少而生长发育快,亦可出现红细胞巨幼变。

, http://www.100md.com     (5)排泄增加:肝病、心脏疾病、慢性诱析以及维生素B12缺乏时,可增加叶酸的排泄。

    【临床表现】

    同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但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其血象和骨髓象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不能区别。

    【诊断说明】

    除血象和骨髓象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多明显增高,可测血清叶酸含量,正常为5~20μg/ml,如低于3μg/ml即可确诊。此时,可做试验性治疗,以"生理性"剂量叶酸50~200μg一次口服,若为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药后24~48小时血清铁下降,2~3天后网织红细胞数上升,5~7天达高峰,血小板、白细胞数随网织红细胞数上升而增至正常,此量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效。

    【治疗说明】
, 百拇医药
    除去病因外,应口服叶酸1~5mg/日,即使有肠道吸收不良,对此大剂量也能吸收一部分,以满足机体需要。最好同时服用维生素C,一般持续治疗3~4周。病情极严重同时合并呕吐者,开始可用叶酸2~5mg肌肉注射。

    由于抗叶酸药物引起的,除白血病患儿外,可用四氢叶酸3~6mg/日,肌注。

    少年型恶性贫血应用叶酸治疗可使血象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对神经系统病变不起作用,甚至加重丙二酰辅酶A的堆积,故在治疗前应区别是否为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以免贻误神经系统的治疗。

    非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除抗代谢药物诱发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和红白血病等外,尚有遗传性乳清酸尿症(orotic aciduria)。这是一种罕见的嘧啶合成障碍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主要缺陷为乳清磷酸核糖苷转移酶和乳清-5-磷酸脱羧酶缺乏,对许多组织都有影响,其临床表现除严重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外,尚有中性粒细胞减低,尿中有大量乳清酸结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均有障碍。
, 百拇医药
    用维生素B12或叶酸治疗无效,但服用核酸前身尿嘧啶核苷(Uridine)或酵母则反应良好,可使贫血改善。

    (四)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兼有大小细胞贫血的特点,由于饮食中同时缺乏铁和维生素B12或叶酸等造血物质所致。发病年龄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大致相同。临床表现兼有两种贫血的特点,可因缺铁或维生素B12、叶酸何者为主而不同。在病程发展上,可以先有缺铁性贫血的一般症状,而后合并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如皮肤呈腊黄色,并有显著的神经系统症状。

    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也具有两者的特点,由于两者的混合程度不同,可以见到多种多样的变异。一般常见的为红细胞大小相差悬殊,重症者异形红细胞极多见,并可见低色素性或明显中空的大红细胞。偶见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正常。粒细胞与血小板可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改变。

    治疗上采用铁剂和维生素B12或叶酸合并应用。并注意改善喂养,增加富含铁质、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饮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