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4324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1.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近年来由于对这一组疾病的诊断技术提高,发现这组病不象以往想象的那样罕见,凡找不到原因的溶血性贫血均需除外本病。

    【病因】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珠蛋白基因突变使α或β链上的氨基酸发生替代或缺失而导致分子结构不稳定的Hb。目前已发现的不稳定血红蛋白已超过130种,其中除极少几种外,绝大多数发生轻重不同的溶血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中的α链聚合体,α地中海贫血中的HbH(β4)和HbBart's(γ4),也是不稳定血红蛋白。

    本病发生贫血的原因是由于珠蛋白链中氨基酸的替代或缺失发生在能影响血红素与珠蛋白正常连结的关键部位,使珠蛋白与血红素连结减少或不能连结。失去血红素连结的珠蛋白在37℃时很不稳定,能发生变性和沉淀,形成不溶解的包涵体,即变性珠蛋白小体,附着于红细胞膜内面。这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差,当流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微循环时,则被扣留,附着的变性珠蛋白小体连同一部分细胞膜被吞噬掉,红细胞由于细胞膜减少而变为球形,球形红细胞和变形能力差的红细胞均易被脾脏破坏,寿命减短,发生溶血性贫血。以上为不稳定血红蛋白的常见成因。此外,在珠蛋白螺旋段上的氨基酸发生替代;α1β1接触面上氨基酸的替代和珠蛋白链上氨基酸的缺失均可使血红蛋白分子变得不稳定。
, 百拇医药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常所见病例均为杂合子,纯合子者可能不能存活。有些病例没有家族史,这是由于基因自发突变的结果。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和发生时间很不一致,轻者由于骨髓代偿,可无贫血;重者婴儿期就可出现贫血。贫血轻重不仅与不稳定血红蛋白种类有关,而且与所含不稳定血红蛋白量有关;因此同一家族中症状轻重可不一样,多数病人平时表现轻度溶血性贫血,但每因感染或用药引起贫血加重或溶血发作,即使感染很轻也可诱发溶血危象。磺胺类、呋喃类、哌嗪、伯氨喹啉、水杨酸盐等能引起G-6-PD缺陷者发生溶血的药物和氧化剂均能使本病溶血加重。病人常伴有脾肿大,在溶血发作时可有黄疸及棕褐色尿,后者是由于血红素代谢为二吡咯化合物,从尿中排出所致。脾大患者可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外,患者可出现紫绀,这是因为不稳定Hb的二价铁容易变为三价铁形成高铁Hb所致。

    【实验检查】
, http://www.100md.com
    贫血程度轻重不一,常见正细胞正色性贫血,贫血严重时血片中可见异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与贫血程度成正比,溶血发作时可高达40%以上。红细胞脆性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在37℃孵育24~48小时,则脆性明显增高。自身溶血试验溶血增加,加入葡萄糖后溶血部分被纠正。红细胞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阳性(已作脾切除的病人,血涂片用瑞氏染色可见到红细胞内大量变性珠蛋白小体)。血红蛋白稳定性试验、热不稳定试验及异丙醇试验阳性。此外,高铁Hb测定阳性,氧亲和力测定可增高或降低。常规Hb电泳、不稳定Hb区带往往与HbA不能分离。

    【诊断说明】

    本病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慢性贫血反复溶血发作者当考虑此病,红细胞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热不稳定试验及异丙醇试验阳性是确诊的依据。本病的血涂片中可见球形细胞,须与球形细胞增多症和自身免疫性溶血鉴别;由于红细胞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应与G-6-PD缺乏或还原型谷胱甘肽酶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和α地中海贫血鉴别。

    【治疗说明】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对轻症患者应注意防治感染,避免应用引起溶血发作的药物。在急性溶血发作时或贫血较重者除对症治疗外应给输血治疗。长期严重贫血者,特别是伴有脾脏肿大,继发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者,可做脾切除。脾切除后贫血可减轻,临床症状好转,但不能减少红细胞内不稳定血红蛋白量。本病年长患者常合并胆石症,应予注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