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外 科 > 普通外科学
编号:10164331
脑棘球蚴虫病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又称脑包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狗绦虫)的幼虫(即包虫)寄生大脑和脊髓,约占整个包虫囊肿的2~3%。好发于与狗、羊等终宿主有密切接触史者,吞食污染有虫卵的食物而得病。

    【病因】

    细粒棘球蚴绦虫卵在人体肠内孵化成六钩蚴,穿越肠壁经门静脉系统,侵入肝、肺和脑等,少数随血流经椎静脉侵入脊柱。脑包虫病好发于大脑、小脑、脑室和颅底等处。可分两型:①原发型,幼虫经肝、肺和颈内动脉而入颅。多见于儿童,常单发。②继发型,较少见,常由心肌包虫囊肿破裂至左心房或左心室,其子节或头节经血流入颅。往往多发,伴脑栓塞,多见于成人。

    包虫囊肿包膜为微白色半透明膜,囊液为无色透明,外观与CSF很相似,但含毒性蛋白。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即包虫囊,含有大小不等的子囊;外层为宿主组织形成的一层纤维包膜,两者之间仅有轻度粘连,其中含有血管,供给营养。包虫死后,囊液变浊,囊壁可钙化。包虫囊大小不一,取决于寄生虫的种系及其寄住的组织与宿主等多种因素。囊肿生长速度每年约为1~5cm直径。母囊可产生子囊及头节,由于虫体繁殖力强,子囊和头节可多达数百, 形成巨大囊肿。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常为首发症状。儿童患者可有头围增大,头皮静脉扩张。局灶性症状取决于包虫生长部位,常见有运动性或感觉性癫痫,轻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和精神症状等。脊柱包虫症表现长期神经根刺激症状,以后因脊髓受累而突然出现截瘫。

    【诊断说明】

    根据患者来自畜牧区,有狗、羊等密切接触史,患有肝、肺包囊虫病,加上脑部症状(或脊髓压迫征)即可考虑本病可能。对未能解释的年青脑栓塞者、寄生虫性栓子的可能性应予考虑。血液、CSF包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和包囊虫液皮内试验阳性具有诊断意义。CT和脑血管造影具有定位诊断价值,特别CT能显示包虫囊的位置、大小、形态,典型的包虫囊为边界清晰、密度同CSF或略高的类圆形肿块,壁多有钙化,几乎不增强。病灶四周无脑水肿。

    【治疗说明】

    手术切除是唯一治疗方法,以完整摘除囊肿为原则。若囊肿破裂,囊液外溢,不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且囊液中的头节扩散,导致囊肿复发。因此,术前定位要准确,手术切口和骨窗要足够大,硬脑膜张力高时,要用脱水剂处理,切忌用脑针穿刺探查或抽吸囊液减压。切除时宜用加压注水漂浮法,即沿囊壁周围分离直至超过囊肿最大径,然后调整头位至有利于囊肿滚出的位置,用2~3个冲洗器插入囊壁与脑组织间隙内,向囊肿底部加压注入生理盐水,利用水压均匀作用于囊肿壁,使其由囊肿床内漂浮起来,滚入容器中。近有报告用细针穿刺囊肿,注入过氧化氢或患者自身新鲜血于囊内,可杀死包虫原头节,为手术治疗开辟新途径。术时一旦囊液污染伤口,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处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