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外 科 > 创伤及骨科学
编号:10164756
面横裂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为先天性第一鳃弓发育畸形,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镫骨动脉畸形造成,并有一定的遗传性。

    【临床表现】

    畸形轻者,只限于口角缺裂,即巨口症,亦称口角裂。重者裂隙可达耳屏或呈隐裂,称为面横裂。该畸形常伴有第1~2对鳃弓发育畸形如半侧面萎缩,下颌发育不全或有副耳、缺耳、外耳道闭锁等外耳畸形。

    【治疗说明】

    (一)巨口症的整复 可在出生后2~3个月进行,先测定正常的口角位置,以眼裂内1/3的垂直线与口角水平线交叉点作为正常的口角位置,或以正常口角为标准。从正常口角点至面横裂裂隙处将皮肤和粘膜分离,作两个方向相反的Z形切口,使皮肤缝线不在一个平面上,粘膜面可作直线缝合。

    (二)如伴有下颌骨发育不全畸形,可作Ⅱ期植骨或用其他可靠的代用品矫正外形。
, 百拇医药
    (三)如同时伴有第二鳃弓畸形者,可同时切除副耳及耳前软骨,而外耳的整复或再造需待年龄长大后进行。

    【病因】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为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发作性,阵挛性抽搐。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后者大多见于桥小脑角肿瘤、蛛网膜炎等,也可见于面神经麻痹的恢复期。所谓原发性面肌抽搐,大多为面神经出脑干段受异常走行的血管压迫,引起神经的脱髓鞘变性,使得神经纤维之间产生"电流短路",从而造成异常冲动,引起面肌抽搐。

    【临床表现】

    面肌抽搐局限于一侧,偶为双侧。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居多。常先开始于眼轮匝肌,逐步扩大范围,波及上唇肌肉和整侧面部,最后大多累及口角。抽搐为阵发性,有时呈痉挛性或强直性,不能随意控制,可因情绪波动,劳累、面部的自主运动,如咀嚼,瞬眼等所诱发。严重者可由于眼睑痉挛及口角抽动而妨碍视物及讲话,甚至睡眠中也持续抽动。与三叉神经痛一样,也可有间歇期,但时间较短,仅数天~数月。间歇期内一如常人。神经系统检查除可见轻度面瘫外,无其它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肌电图检查可显示面肌纤维和肌束震颤。此病诊断一般不难,但需与继发性面肌抽搐相鉴别。桥小脑角病变所致的面肌痉挛,神经系统检查一般都有阳性体征:如听力减退,耳鸣,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咀嚼肌无力及萎缩,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有异常发现。必要时可作CT检查,以资鉴别。
, 百拇医药
    【治疗说明】

    症状性面肌抽搐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对所谓原发性面肌抽搐者,初发及程度较轻者,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方考虑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酰胺眯唑嗪,每日0.6g,分3次服用,可使症状好转或缓解。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逐步增加剂量,一般以每日不超过1g为宜。镇静剂如安坦、安定以及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也可使症状减轻。如加用大剂量维生素B,可加强疗效。另外,也可同时使用针灸及理疗。

    (二)手术治疗 对发作频繁而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以及药物等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理想的手术应该既能够消除抽搐又保留面神经功能。比较常用的手术有如下几种。

    1.颅外面神经手术 包括封闭、射频电凝和神经切断术等,手术较简便,均有程度不等的破坏性,因此手术后不可避免地将有永久的或暂时的面瘫。①面神经封闭术: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处,用90%酒精注射面神经主干,注射剂量0.5~0.7ml。此法现已少用。②经皮面神经射频电凝术:额部皮肤作参考电极接头。局麻,用带针芯的绝缘针穿刺病侧茎乳孔,当针尖进入茎乳孔,引起抽搐停止或轻微的面肌无力,表示已刺中面神经,拔出针芯换上控温电极。先用0.1~0.3V的电压,此时出现面肌肌力减弱,表示电极已与面神经接触,随后将温度升至55℃,持续10秒钟。电凝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完全性面瘫,但多数病人在1~4个月后,面瘫逐渐恢复,抽搐也随着复发。该方法近期疗效尚满意,适用于不愿接受开颅手术或不宜开颅手术者。③面神经主干或分支切断术:通过切断神经达到阻断神经冲动,从而消除痉挛。在茎乳孔处暴露并切断面神经主干2/3或全切断。面神经全切断者,同时行面-副神经或面-舌下神经吻合术(见周围性面瘫节)。
, http://www.100md.com
    2.显微血管神经减压术 为目前较理想的手术。它既能消除引起面肌抽搐的病因,又能保留和改善面神经功能。方法如下:全麻,侧卧位,病侧朝上,颈部肩夹角应大于100°,并前屈,头抬高15°。如果有条件,术中应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护,可以减少术后听力减退的发生。静脉快速点滴20%甘露醇500ml加地塞米松10mg。于乳突后发际内切口,长7cm,形成3~4cm直径骨窗,外侧上方暴露横窦和乙状窦始部,下方近颅底,"十"字形切开硬膜,上缘外侧各作一斜切口,以利显露。暴露面神经的方法有2种:即从小脑外上侧入路(同三叉神经显露见59.1)或从小脑外下侧入路。本文介绍后种入路。用明胶海绵保护小脑表面,用1cm宽的脑压板牵开小脑外下部,电凝切断1~2支桥静脉,打开小脑延髓池侧角,吸去脑脊液,先探查桥小脑角有无其它病变,然后辨认副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靠小脑侧分离蛛网膜,进一步翻起小脑,显露第四脑室侧突脉络丛,抬起小脑绒球,此时可见到脑干和邻近的面神经。几乎所有的动脉都压迫在面神经出脑干5mm之内,压迫血管有推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其分支,少数为静脉。多为单支压迫血管,少数为多根血管从不同方向压迫面神经。在显微镜下将压迫血管小心分开,并用明胶海绵和涤纶片(1×0.5cm)嵌于血管及面神经之间,并用涤纶片把面神经包绕。当有多支血管同时压迫面神经,则需全部予以分离相隔。如有静脉压迫,难以分开时,可用双极电凝小心电凝后切断。手术时不可损伤供应脑干的穿通动脉。本法疗效可靠。常见并发症有感音性耳聋、眩晕和暂时性面瘫。,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