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4815
过早博动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过早搏动(premature contraction)简称早搏,又称期外收缩(extrasystole)或期前收缩(presystole),是小儿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各种心律失常的37.7%。按其起搏点的部位,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交界性)及室性,其中以室性最多,房性次之,交界性较少见。常规心电图检查健康学龄儿童2.2%发生早搏,而心脏病患儿为4.3%。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18%~50%健康儿童有室性早搏,新生儿期及少年期(13~15岁)最多见。

    心电图可区分房性、交界性及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①期前出现的房性异位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②P-R间期在正常范围(>0.10秒)或有干扰性P-R间期延长。③异位P波之后的QRS波与窦性QRS波相同,如发生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形态有变异,如异位P波发生过早,房室交界区尚处于绝对不应期,则P波之后无QRS波,称为未下传的房性早搏。④代偿间歇多为不完全性。
, 百拇医药
    交界性早搏:①期前出现的QRS波,其形态与窦性QRS波相同。②逆行性P波,PⅡ、Ⅲ、aVF倒置,PaVR直立。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前,其P-R间期<0.10秒;如在QRS波之后,则R-P间期<0.20秒;也可嵌入QRS波之中,而无逆行P波。③代偿间歇多为完全性。

    室性早搏:①提前出现的QRS波,其前无P波。②期前的QRS波增宽(年长儿>0.12秒;婴幼儿>0.10秒)、畸形,其后的T波方向与之相反。如起搏点在房室束邻近,则QRS波接近正常。③代偿间歇为完全性(图26-74(1)(2)(3))。

    在心电图同一导联中,早搏形态不同,联律间期不等,为多形性早搏。每间隔一个窦性搏动之后出现一个早搏称二联律,每隔2个窦性搏动之后出现一个早搏为三联律,如此类推,四、五联律等。早搏每分钟在5次以上称为频发早搏,5次以下为偶发。
, 百拇医药
    【病因】

    早搏常见于健康小儿或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由于过劳、精神紧张、胃肠道疾病、胆道感染或植物神经紊乱等所引起。有的找不到明显病因。心脏病患儿更易发生早搏,如风湿性心脏病,各种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等。Q-T间期延长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及左室假腱索常发生室性早搏,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常出现室性早搏。其他药物如奎尼丁、肾上腺素、锑剂中毒、低钾血症及缺氧等也可引起早搏。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常出现早搏。多形性,成对或连续出现3个室性早搏,多见于严重心脏病患儿。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年长儿可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跳不规则或感到胸前撞击,心脏突然下沉或停顿。心脏病发生早搏症状多明显。心脏听诊发现两次距离很近的心搏之后有较长的间歇,与脉搏间歇一致。早搏的第1心音多数增强,第2心音减弱。

, 百拇医药     【诊断说明】

    早搏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在健康儿童较常见。仅有室性早搏,并非有心脏病。如何评估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应了解患儿有无伴随症状,如心慌、头晕或晕厥发作,以及有无心脏病,需进行必要的检查。根据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可分为6级:0级:无早搏;1级:早搏<2次/min或<30次/h;2级:早搏>2次/min或>30次/h;3级:多形性早搏;4级A:联律性早搏或连续2个早搏;4级B级,连续性早搏在3个以上;5级:R波落在T波,即室性早搏发生在心室的易损期,易引起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健康儿童发生的室性早搏为形态一致,联律间期相等,多数属于1级、2级,偶有4级A,不导致室性心动过速,为良性早搏。多形性,成对发生或连续3个,及R波落在T波上的早搏为复杂性室性早搏,可能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注意心肌损伤型ST-T波改变,心室肥厚的电压标准及Q-T间期测定,校正Q-T间期应<0.44秒。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腔大小,室壁及瓣膜情况,心功能改变,有助于诊断二尖瓣脱垂、左室假腱索、扩张型及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等。运动试验观察运动后室性早搏减少、消失或增多,或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有无ST-T波改变,随心率增快后Q-T间期有无延长。形态单一的室性早搏,包括二、三联律或并行性早搏,运动后早搏消失或减少,经上述检查均未见异常者,预后良好,经过一段时间,早搏可自行消失。复杂性的室性早搏则尚应进一步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可获得更为精细的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形态学变化,以了解轻微的心肌疾病。
, http://www.100md.com
    【治疗说明】

    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去除引起早搏的各种病因。良性早搏无自觉症状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家长及患儿不必要的顾虑,并定期随访,常持续多年方能消失。不需用抗心律失常药,因抗心律失常有致心律失常副作用,宜权衡利弊,如对正常心脏的患儿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一定正确。洋地黄中毒引起早搏应立即停服洋地黄,并予口服氯化钾75~100mg/(kg·d),分3次。或静脉滴注0.3%氯化钾葡萄糖溶液。苯妥英钠及利多卡因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效果较好。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及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引起室性早搏可服用氨酰心安1~2mg/(kg·d),分2次服,可能有效。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发生早搏用心得安治疗,并避免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等。频发室上性早搏有发生室上速倾向者可服用心得安、异搏停或地高辛。曾报道89例病毒性心肌炎早搏,除1例死亡外,均在1个月至9年内自行消退或好转,并认为一般不需用抗心律失常药,仅对下列情况适当用一段时间:①室早成对出现。②并行性早搏或早搏发生在心室舒张早期,因而联律间期过短,以防发生R波落在T上。③频发早搏而影响心输出量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