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4818
果糖代谢缺陷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果糖是另一种从食物(水果、蔬菜)进入人体的单糖,在体内经过代谢可以转变为糖原、葡萄糖及脂肪。果糖在肝、肾及肠粘膜的果糖激酶催化下,转变成1-磷酸果糖。后者通过果糖-1-磷酸醛缩酶的作用,分解成磷酸二羟丙酮及甘油醛。果糖-1-磷酸醛缩酶也仅存在于肝、肾及肠粘膜。甘油醛通过甘油醛激酶的磷酸化作用转变成磷酸甘油醛。后者又可和磷酸二羟丙酮缩合成1,6-二磷酸果糖(作用酶为果糖-1,6磷酸醛缩酶),1,6-二磷酸果糖再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后者最终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此外,磷酸二羟丙酮还可循酵解一氧化途径转变成乙酰CoA,从而合成脂肪。果糖的代谢并不受胰岛素的影响。由于肝脏代谢迅速,口服后果糖浓度一般不超过25mg%。在新生儿期由于果糖激酶及果糖-1-磷酸醛缩酶相对成熟不足,血内果糖的清除较婴儿时期为慢。果糖在肠腔中以三种形式被吸收,即果糖、葡萄糖及乳酸。在临床上已发现有果糖激酶及果糖激酶及果糖-1-磷酸醛缩酶的先天缺陷。

    果糖激酶缺陷(deficiency of fructokinase):尿液中排出少量果糖,临床上并不引起症状,因此又称良性果糖尿症。多因尿液检查出有还原糖而被发现。尿液纸层析可确定为果糖。

    果糖-1-磷酸醛缩酶缺乏(deficiency of1-phosphofructaldolase,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本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部分杂合子也可有症状。临床表现和半乳糖血症十分相似,如呕吐、腹泻、黄疸、肝大、生长障碍以及出血、低血糖等,但这些症状的出现均在添加了蔗糖或果糖以后。

    果糖的代谢主要在肝细胞内进行已如上述,由于果糖-1-磷酸醛缩酶的缺乏,肝细胞内1-磷酸果糖堆积(图32-47),后者抑制了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作用,使正常从甘油、氨基酸等转变成葡萄糖的糖原异生作用受阻,从而产生低血糖。此外,过多的1-磷酸果糖还抑制了磷酸化酶的作用,阻碍了糖原变成葡萄糖,这是临床产生低血糖的另一原因

    【临床表现】

    因起病年龄而有所不同。若在新生婴儿的奶方中就加入蔗糖或果糖,则在进食后20~30分钟即出现严重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呕吐、抽搐及意识丧失。若未及时发现病因,持续性果糖血症可引起黄疸、厌食、生长迟缓及肝脾肿大。呕吐的次数及严重程度常随之增加,从而引起脱水。脱水及水肿是肝功能衰竭的早期表现。儿童或成人病例则在进入蔗糖后不久,出现严重腹痛、恶心及呕吐,多无低血糖,日久后多数自动拒绝甜食。

    【鉴别诊断】

    要考虑与幽门梗阻、胃肠炎、败血症及严重肝炎等鉴别。若呕吐为主要症状、应多考虑本病而非半乳糖血症。确诊可依靠:①从食物中摒除果糖后,临床症状于几小时内消失;②果糖耐量试验显示血葡萄糖及血磷急速下降,同时果糖、脂肪酸及乳酸等上升,但本试验易引起低血糖发作,宜慎用;③肝、肠粘膜中酶的测定。

    【治疗说明】

    必须终身不再摄入蔗糖及果糖。由于饮食的限制,维生素C量减少,宜予补充。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肝脏病变常属可逆。由于本病可在一家中出现,对发病家庭中的新生婴儿要严密观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