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73296
中医药发展的“三大背离”之二 中医科研方向的“背离”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32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中医科研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甚至较为严重,如科技含量低、成果转化率低、印证性科研、重复性科研、无效性科研和虚假性科研等。指导思想的背离、功利性趋向及有关政策的禁锢,是中医科研还没有走上正路的症结。

    一、指导思想的背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其有效应用于实践或指导实践后的作用,而停止于理论或试验室中的成果,不能够产生效益,它就称不上为生产力,更不能说是第一生产力。中医科研工作尽管从很早就已经开展,但从1978年才算真正列入中医工作计划,至今已有20余年。笔者认为,在近四分之一世纪里中医的科研工作还没有走上正路,这主要是指导思想的背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政策导向的偏离,从而使人们滋生了功利主义,而功利主义势必使研究人员产生浮躁的学风。

    中医科研工作中,科研项目科技含量低、成果转化率低是致命缺陷,究其原因,政策导向是主要方面。首先是科研经费的划拨制度。由于经费掌握在职能部门,而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又鲜有真正内行者,因此人情、“名人”、领导成为拥有科研经费的主流,而真正踏踏实实进行科研探索者,能够争取到科研经费的只能是微乎其微,这就使得一些人只忙于跑关系、走门子,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编织关系网中,而对科研项目的具体操作则成为附带工作,这也正是“无效科研”、“重复科研”和“抄袭科研”的主要原因。
, 百拇医药
    其次是中医科研的导向偏离了中医发展的轨道。无论是掌握着经费使用的职能部门的当权人士,还是临时被聘请为决定科研项目上下的“专家”,他们对中医科研项目先进与否、科学与否、能否立项,只看其有无所谓先进的“生化指标”和时髦的“标签语言”,至于其对中医发展的作用则在其次,而这些符合“标准”的项目又往往是中医印证性科研的主要来源。

    三是将职称晋升、分房、提职、提资等福利待遇也与科研挂钩。若是单纯的科研机构,这种政策可能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一种策略,但在教学、医疗等非专业科研机构,则是颠倒了轻重缓急。将科研成果与个人的名利、待遇紧密联系,这是一些科研投机者发生不轨行为的肥沃土壤,从而使科研的“名利性”愈来愈突出,使人们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为了“名利”而科研。在科研这块净土上,一旦渗入“名利”的污泥浊水,就难以使研究者安静下来进行科研,浮躁的学风随之而起,著作等身和大摞的获奖证书成为一些“学者”的追求目标,而将学科的发展置之度外。科学是严肃的,科研作为发展科学的手段更应该是严肃的,政策的导向使人们背离了科研的宗旨,其结果也必然是与发展学术的愿望背道而驰。
, 百拇医药
    好在目前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科研中存在的弊端,开始了科研体制的“一改二转三进入”的改革,这将改变只着眼于眼前“名利”、无长远打算的“仕途经济”的科研观念。同时深化用人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密切经济和科技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经济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的真正含义,这将使中医科研工作走上正常轨道。

    二、科研工作的徘徊

    尽管整体的中医药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一些发展,但就科研本身而言,还有许多具体而普遍性的问题,例如研究报告含有水分、研究课题抄袭、研究内容重复和研究成果缺乏效益等,这些因素影响和阻碍了中医药科研的发展,致使中医药科研工作徘徊不前,不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科研报告中的水分

    科研报告是对一个阶段性科研成果或整体性科研成果的总结概括,它包含了对研究过程的真实记录和根据研究结果所作出的推论或结论,因此它要求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推导合理、结论准确,来不得半点虚假,掺不得半点水分,但目前在一些科研报告中却存在着许多人为的虚假内容。
, http://www.100md.com
    1.改动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是实验中的实时记录,它如实反映了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后所选效应指标的变化,是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依据,因此在衡量一项科研项目时原始数据极其重要。但是在一些科研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了理想的结果而修改的数据,研究结果不是从真实的实验数据中得出,而是为了理想结果而改变实验数据,这样含有水分的实验数据不可靠,其得出的结论当然也不可信。

    2.放大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将经初步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的处理因素,转移到新的受试对象上,或是将已有的初步成果再进一步验证,因此其样本的大小与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成正相关性。有些研究报告将临床实际研究中的应用例数扩大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由于样本的扩大,使标准误缩小,含有的水分掩盖了研究成果中的不成熟部分和消极因素,加大了成果进一步应用推广失败的可能性和后期推广中的危险性。

    3.非研究的研究成员:研究成员是在课题进行中以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对研究主体施加劳动的主动者,是以对研究课题的贡献大小而排名的。而现在的一些科研报告中,研究成员存在着多种虚假情况,其一是排名的顺序不是以在课题研究中所付出的劳动和重要程度为依据,而是以其能否要来课题、要来经费、要来较高奖次为排序根据;其二是以职务的大小为排序的依据;其三是以虽然在课题研究中没有付出劳动,但为挂名而赞助的金额多少为排序依据。如此以来,可谓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只是无法区别出谁是真正具有科研能力和水平的科研人员,所以以此作为晋升、提职的依据,是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
, 百拇医药
    4.失实的用户证明:为了证实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和实用价值,在报奖时需要出具用户证明,但目前一些研究报告中的用户证明有虚假和夸大现象。个别课题研究者或个别单位出于某种原因,提供虚假的或者夸大了事实的用户证明,给真实评价科研项目带来了困难。

    (二)研究成果的抄袭现象

    科研成果的抄袭现象是科研工作中的一种极其恶劣的表现。有人沽名钓誉,为自己的职称、名誉等寻找支撑点,其不良动机必定导致其不择手段地进行抄袭。抄袭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国内发表的成果中抄袭:从报刊杂志发表的科技文章中,选择适宜自己的内容,拼凑科研总结报告,窃取别人的科研成果,事实上其本人根本不具备该水平的科研能力,其所处环境也不具备该水平的科研条件。这种抄袭的科研成果在其所在地区尚不具备有完整的检索系统和缺乏高水平专家权威识别的情况下,极具欺骗性。

, 百拇医药     2.从国外的过时成果中抄袭:由于我国一些领域的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因此就有人投机取巧,利用出国交流或者留学的机会,将国外一些过时的科技成果带回国内,并以此立项或申报奖励。当然,在不违反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上,将国外的一些成果拿来推广和应用,也是推动科技工作的良好措施,但以此邀功钓誉,目的不在于推动科技发展,而在于谋取私人利益,这就违背了“引进科技”的宗旨。

    3.从国际互联网上下载: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讯业的发达,使信息产业成为当前重要的经济形式。信息无远近,知识无国界,互联网为信息的获取构建了便利的通道,因而个别的科技投机者就从国际互联网上下载信息,将网上已经公布的信息、资料下载后,作为自己的科研成果,骗取立项资金或成果奖励,这既违背了科技工作的职业道德,也违反了知识产权法。

    4.已有成果的改头换面:在科研投机的诸种现象中,将已有成果改头换面,再次申报奖励的行为亦极为恶劣。其将已有的成果内容进行调整,更换题目,重新申报,作为自己的又一课题,或将别人的成果换上自己的名字,改变申报途径,更换申报单位,报请不同的奖励。这种情况虽然增加了个人或单位立项、鉴定、获奖数目,但从实际上并没有为科技工作做出贡献,反而将严肃的科学技术研究视作获取名利的“金钥匙”和“敲门砖”。
, http://www.100md.com
    (三)研究内容的重复现象

    科学研究犹如登山,每一步都要向上前进一个层次,每一个课题都是在前一个课题基础上的创新,因此,重复研究是科研工作中的又一种不良现象,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一个方向、同一个命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研究者间重复立项,重复研究,其弊端一则给国家原本短缺的科研资金造成浪费,二则使科学研究水平停滞不前,三则可使科研人员不思进取,不努力去开拓新领域,发现新命题。这种状况固然与个别科研工作者的投机偷懒行为、与一些科研人员对本学科研究工作的现状及前沿不了解有关,但地区、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闭塞,信息检索系统的不完善,专家评审制度的不健全,审批制度的不严密等等,也是造成科研立项、报奖重复的主要原因。

    (四)科研成果的无效现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医科研成果(尤其是临床应用型成果)只有在转化为产品后,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因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是衡量科技成果价值的主要指数。没有市场,没有应用前景的“屠龙之技”,是不能作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前有一大部分科研项目,通过鉴定、报奖后,只能用于职称的评定或者是确定荣誉、待遇的砝码,然后就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一些技术含量偏低的科技成果,虽然转化进入市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终因其不具备高、精、尖的技术水平,因而在昙花一现后便销声匿迹了。对于科技成果来讲,有水平才能有市场,有规模才能有效益,所以粗浅的、重复的、抄袭的科研成果永远不会产生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这些由于学风的浮躁或在严重功利思想指导下炮制的低水平、多重复、已过时的科研成果,不仅无效益可言,而且也浪费了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http://www.100md.com
    (五)印证性成果的泛滥

    中医科研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回顾20余年来中医科研所走过的轨迹,不难发现,印证性的工作占据了中医科研的绝大部分。无论是对基本理论正确性的印证,还是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印证,都没能够对中医的发展有突破性贡献。例如在中医科研领域最为著名的关于肾阴肾阳的研究,从肾上腺髓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关系、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关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关系以及脑垂体和甲状腺等方面,耗费巨资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研究,而其结果则只是印证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已经做出的结论:阴阳平衡。“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对中医治法的一种发展,而对其理论研究也只不过证实了“心主血脉”、“气为血帅”的中医基础理论中最基本的论点。这些堪称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高、精、尖成果,尚属印证性结论,其他一般性成果的价值,可见一斑。, http://www.100md.com(梁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