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编号:10173374
以科学的态度应对“非典”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35期
     发病人数明显减少,治愈出院人数不断增加……“非典”在我国逐步得到有效遏制的事实告诉人们:只要科学防治、理性应对、组织有力、措施得当,完全有能力控制并消除“非典”。

    “疾病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在“非典”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时刻,专家们的这一呼吁显得尤为及时。在这新的传染性疾病面前,表现出一定的担心、忧虑乃至慌乱,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紧张过度、如临大敌,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扰乱正常生活秩序,甚至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有的人偶尔受凉发烧、打个喷嚏,就成日忧心忡忡,害怕自己感染上“非典”;有的人不敢去医院,不敢逛公园,拼命吃板蓝根、服维生素C,甚至乱投医、乱服药。

    面对疫情,掉以轻心、满不在乎固然不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不可取。科学的态度,应当是“不恐病,不轻病”。“非典”虽然是新发的传染病,但也并不像人们误解的那样“染者必亡”。医学专家已一再指出,“非典”患者的死亡率总体上并不比一般肺炎高。

    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其病原体尚未找到。一些人因此很简单地得到结论:“非典”无法治疗。事实上,我国科技人员已在“非典”病原体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更为重要的是,“能否分离病毒性感染的病原体”与“能否治疗某一疾病”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虽然短时间尚未成功分离病原体,给确诊“非典”的性质带来一定困难,但绝不意味着此病“不能治”。事实足以消除人们的担心:目前我国已有多名“非典”患者治愈出院,约占总病例数的80%。

    以科学态度应对“非典”,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门的高效工作。面对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突发事件,政府和社会管理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及时、准确地公布有关信息,普及有关知识,组织群众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非典”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治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成立“非典”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和专家队伍,各项防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卫生部门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向社会公布最新疫情,并通过各种方式向群众介绍防治措施和疾病预防知识,力求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广大医护工作者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救治、护理病人。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高度评价我国的防治工作,认为广东省在对抗“非典”的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可以成为中国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的范例,应尽快推广到中国其他省份和世界各地。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非典”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疫情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要控制并逐步消除“非典”,恢复群众信心,仍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疾病是人类的天敌。在两者永恒的抗争中,人类之所以能不断绵延壮大,所赖以的只有科学。和历史上任何一种疾病一样,“非典”只会激发人类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破解医学难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非典”并不可怕。在这场人与自然的又一次对抗中,人类必将取得胜利。, 百拇医药(孙承斌 张景勇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