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药知多少 > 中药常识
编号:10178930
何谓中药中的“君臣佐使”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张士舜

    “君臣佐使”是中医的组方原则。这种组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元代李杲在《脾胃论》中再次申明:“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清代吴仪洛进一步解释说:“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

    现代的解释,以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段富津主编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为准,叙述如下: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 http://www.100md.com
    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这种组方原则是科学的,有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君臣佐使”的名称,以封建皇帝、大臣、将佐差使等概念命名之,在21世纪的今天已甚不妥。如何重新名之,笔者抛砖引玉,就正于同道。

    君药改为主攻药(简称主药):主攻药,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最大。可1~2味药,或适当增加,但应均为主攻药物。在一个方剂中主攻药是最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 http://www.100md.com
    臣药改为助攻药(简称助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剂量小于君药。

    佐药改为辅佐制约药(简称辅药):有三种意义,一是辅佐、协助主攻药、助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制约。用以消除或减轻主攻药、助攻药的毒副作用。三是反方向制约而能增效的药物,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主攻药性味相反而可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辅佐制约药的药力小于助攻药,一般用量较轻。

    使药改为调和引导药(简称引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导向药,即引经药,即能引导方中诸药以达到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调和引导药的药力较小,用量要轻。

    笔者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用整体的、宏观的理论去解释人体产生的生理与病理现象,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整体调控的方法治疗人体疾病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方剂则是这种理论体系治疗疾病的最常用的手段。将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改用现代语言的名称,更容易掌握与记忆,同时也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这也是中医学的与时俱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