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79038
历代医事药事制度与传统中医药发展史略(一)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金久宁

    目前,随着“回归大自然”、崇尚天然产物之风盛行,传统医药研究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资源以其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对自然环境污染少、针对性强等优势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引起重视。中国的传统医药——中医药学,和印度的阿育吠陀医药学、中亚地区的尤纳尼医药学,并称为世界三大传统医药学,其中尤以中医药学历史悠久、保留最为完整、最具影响力而著称于世。

    为了向世人更好地宣传推介我们的中医药文化,让国人通晓祖国传统中医药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沿革,我们粗略地收集和整理了史料典籍中有关“中医药”方面的记述,在《中国药材GAP网》“中药纵横”栏目中陆续刊出,以飧读者。

    一、先秦医事药事制度

    上古

    炎帝神农氏始尝药立方书。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 百拇医药
    黄帝轩辕氏命歧伯尝百药,主典医病。 按:世纪帝使歧伯尝味百药,主典医病。

    中国医药最早出现的创始期,尚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述,后期一些史书的追述,都只是传说。

    据认为,“神农”和“黄帝”是中国医药的始祖,故而后世有“托古”的医药经典之作——《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

    周

    周制医师□疾医疡,以孟夏聚百药,以供医事。

    按《周礼·天官》: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剂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凡有疡者受其药焉。
, 百拇医药
    按《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聚畜百药。

    此外,《周礼》还记述了四时常见疾病,有“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之说。

    二、先秦中医药发展源流:

    药物的萌芽及医药的产生

    1.药物的萌芽

    药物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下,在生活劳动实践中逐渐被发现而形成,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肉食",渐渐变为动、植物皆有的"杂食",随着人类的繁衍,鸟兽鱼之类的动物性食物不敷日用,则尝试用草木(果实、茎叶、根茎)类植物性食物,草木多毒,肠胃一时难以适应,故而传说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以后误食有毒的植物也找到了化解之物,一些能缓解身体不适(如:腹泻、呕吐、发热)的天然物质也逐渐被发现,出现了药物的萌芽。
, http://www.100md.com
    2.“火”的发现和利用

    “火”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火的发明与医药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火的使用起到了治病防病的作用,战国时期古代著作《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骚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

    火的作用有:

    ①变生食为熟食,去掉了腥臊味,利于消化,减少了胃肠病;生食鱼虾蚌蛤,易患寄生虫病,熟食减少了寄生虫病的发生;火烤食物起了消毒杀菌的作用,减少了人类细菌性疾病;

    ②御寒保暖,减少了风寒引起的感冒和阴暗潮湿居住地导致的风湿病;

    ③抵御野兽侵袭,减少了与野兽搏斗所致的创伤;

    ④直接用火治病,使灸爇疗法成为可能。
, 百拇医药
    3.外治法的出现

    人类早期与野兽搏斗而致创伤,或因风雨侵袭而发生病痛,用手抚摩、揉按其相应部位,或尝试用泥土、树叶捣敷患处,形成了最初的"外治"法。随着火的发明和人类能打磨石器制作工具,外治法更有了"砭石、灸爇、熨、导引"等治疗方法。

    砭石:魏晋六朝全元起注《黄帝内经·素问·保命全形论》云:"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云:"箴所以刺病也,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可见砭石是一种尖状器,亦称为"箴石",用于刺激病痛部位,缓解病情。

    灸爇:《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火艾烧灼,谓之灸爇"。可见灸爇是用一种植物茎叶烧灼创伤部位的疗法,后经发现艾叶是最好的灸爇药物,《孟子·离娄》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熨:"熨"是用砭石或药物经热后熨治的一种疗法。后世发展用布包盐粒,或其它矿、植物炒热熨疗。
, 百拇医药
    导引:导引是一种活动关节,疏松肌肤,使周身血脉通畅的疗法。

    先秦典籍中的医药

    1.《诗经》与采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载有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许多篇章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社会风貌和劳动场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经》还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寻找食物、克服疾患的过程中,发现了有益于健康的药物。据研究统计,《诗经》中收载的药物达100种之多。如:

    荇,《关雎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即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O. Kuntze,龙胆科植物,多年生水草,夏天开花,黄色,嫩叶可食。

    苍耳,《苍耳章》:"采采苍耳,不盈顷筐"。苍耳,即今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全草主治风寒,近人用根治高血压,鲜品捣烂外敷以治乳疮等。
, http://www.100md.com
    芣苢,《芣苢章》:"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芣苢,即今车前草科植物车前草Plantago major L.,味甘,性寒;有清热利水之功,用于治疗尿道感染,水肿。

    蒌,《汉广章》:"言刈其蒌",蒌是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食疗本草》谓有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治痢之功。

    蘩,《采蘩章》:"予以采蘩,于沼于沚,以采蘩于涧之中"。蘩,即燔蒿,又名白蒿Artemisia annua L.,味甘平,治五脏邪气,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

    甘棠,《甘棠章》:"蔽芾甘棠",甘棠是棠梨,子有赤白美恶,白色味甘,赤色味涩。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尔雅》中的甘棠,即为棠梨,实酸甘涩,寒,无毒,止滑痢;枝叶止吐泻不止。甘棠即今棠梨(杜梨)Pyrus betuleafolia Bge.。

    梅,《标有梅章》:"有梅"。《本草纲目》谓梅即《神农本草经》之梅实。梅Armeniaca mume Sieb.。
, http://www.100md.com
    葭,《驺虞章》:"彼茁者葭",葭,芦也。李时珍《本草纲目》谓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根甘寒,无毒,治消渴客热,滞销便利,反胃,呕逆,不下食,胃热。葭即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葑,《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下体即根,葑菲之根茎皆可食。葑,蔓菁也,蔓菁,《别录》名为芜菁,唐《新修本草》名蔓菁,根叶苦,温,无毒;利五脏,轻体益气,治嗽,止消渴……。即今芜菁(蔓菁)Brassica rapa L.。

    蝱,《载驰章》:"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蝱,贝母也,主疗郁结之疾。即今贝母Fritillaria sp.。

    桑葚,《氓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葚,桑果实也,即今桑Morus alba L.。

    谖,《伯兮章》:"焉得谖草"。谖草亦即萱草,食之使人忘忧。即今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 L.。
, http://www.100md.com
    蓷,《中谷有蓷章》:"中谷有蓷"。蓷,一名茺蔚。即今益母草Leonurus artimisia (Lour.) S. Y. Hu,《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辛,微温,明目益精,除水气……。有活血调经之功,用于妇女闭经、经痛、月经不调、产后出血过多等症。

    艾,《采葛章》:"彼采艾兮"。艾,干之可灸,故采之。艾,即今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别录》列为中品。药用叶或全草,苦,微温,气芳香,温气血,止血……。

    果蠃,《东山章》:"零雨其濛,果蠃之实"。果蠃即栝楼(瓜蒌)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本草图经》称天花粉,苦,寒;无毒。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利大肠。

    2.《楚辞》中的药名

    《楚辞》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及其弟子所作的一部诗赋集,其中借物咏怀,反映了屈原怀才不遇、政治主张不被重视、忠贞报国之心难为的心境。诗赋中引用了许多植物名,亦是药名,也可反映当时流行或熟识的药物情况。如《离骚》中述及的药物名称有"江蓠"、"芷"、"椒"、"菌桂"、"茝"、"留夷"、"揭车"、"杜衡"、"木兰"、"菊"、"蕙"、"芙蓉"、"艾"、"榝"(吴茱萸);《九歌·云中君》中有"兰"(泽兰)、《九歌·湘君》中有"薜荔"、"杜若"、《九歌·湘夫人》中有"蘋"、"辛夷"、《九歌·大司命》中有"桑"、"麻"、"桂枝"、《九歌·少司命》中有"蘼芜"、"荪"、《九歌·山鬼》中有"女萝"、"葛"、"松"、"柏"。
, 百拇医药
    3.《山海经》中记载的药物

    《山海经》据认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部典籍。过去人们多把它当作古地理书籍进行研究,实际上它也包括着丰富的古代医药内容,其中记载的药物约130种。《山海经》记载的药物,一般则说明产地、形状、特点及其效用。如:

    萆(薜)荔:状如乌韭而生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薰草:麻叶而方茎,赤花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已厉。

    杜衡: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可以走马,食之已瘿。

    彫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沙棠: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栃木:方茎而圆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楝,服之不忘。

    此外,尚有"桂"、"蔓荆"、"苟(枸)杞"、"白芷"、"芎藭"、"藷藇(薯蓣)"、"芍药"、"满冬(门冬)"、"雄黄"、"蘼芜"、"桔梗"等等,但并没有产地、形状的记述。

    《山海经》记载药物的使用方法有内用法"服"(即用水服)和"食"(即直接食用);外用法为:佩带、坐卧、洗浴、豢养、涂抹、其它方法。

    《山海经》记载药物的用途有:补药、生育药、避孕药、美容药、预防药、毒药、解毒药、杀虫药、兴奋药、兽用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