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7
编号:10179168
前进发展中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2002年9月26日)

    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院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现代化科学产业(四川)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促进了四川中药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优化了四川经济结构,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现就基地建设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抓住机遇,推动基地筹建工作

    1997年,国务院十八个部委联合编制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纲要),引起了四川省的高度重视。四川自古就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全省共有药材资源500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人工栽培品种近200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年产量达10多万吨,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拥有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等一批在中医药研发领域有较强实力的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中医药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达2000多人。中药制药工业经过多年发展,中成药产值已从1990年的8000万元增长到1999年的41.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年均增长速度达56%,涌现出了成都地奥、迪康、绿色药业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中药企业。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为抓住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的机遇,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广泛调查研究及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等省级有关部门联合提出了建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的设想,并着手编制实施方案,启动了基地筹建工作。
, 百拇医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地筹建工作,省政府常务办公室和省委常委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实施方案》并下发了实施方案要点。同时,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对基地筹建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1998年11月,科技部正式批准组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1999年6月,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基地协议,基地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为推进基地建设,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是强化领导、加强协调,与国家五部(局、院)联合成立了基地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四川省科技厅);

    二是明确职责,确定了省级各部门在基地建设中的分工;

    三是组织制定了基地“一园四体系”实施方案,确定了年度实施计划;四是将基地建设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百拇医药
    二、强化科技引导,深入推进基地建设

    在基地建设中,我省始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借鉴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集科工贸、产学研为一体,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深入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和研究开发、药材生产、中药制药、配套服务四大体系的建设。

    (一)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建设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设在成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正逐步建成集研究开发、中试孵化和符合GMP标准的一批中药企业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产业园区,带动全省中药产业的发展。

    在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着力于园区科技创新和配套环境的营造,一方面引导一批中医药研究机构进入园区,以此为依托构建园区研究开发和中试孵化中心,另一方面设立了高科技风险投资资金,引进了信息、金融、咨询、GMP达标辅导等中介机构,为园内企业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引进医药项目25个,投资规模30.15亿元,到位资金14.9亿元,建成项目6个,在建项目9个;成都中医药大学产学研基地、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中试孵化中心、迪康药物研究中心、美大康药业、奇力制药等项目已相继建成并顺利运转,康益药业、迪康生产基地等即将建成投产。
, 百拇医药
    (二)研究开发体系建设

    研究开发体系是基地“一园四体系”的核心和枢纽,其建设将借鉴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按市场经济规律,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加大创新力度,创建全国一流的中药研究开发机构,逐步形成全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研究开发机构为核心,运行机制灵活的创新体系。

    经过三年的努力,基地研究开发体系建设已初建成效。一是按新机制筹建了研究开发7个中心,目前,5个中心已与企业实施联合,中药筛选评价中心、中药制剂研究中心、GLP中心分别与企业签订了股份制合作协议,实施了企业化运作。二是加大对中药科研的投入,仅科技厅三年共投入科技三项费3300万元,支持了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研究开发和能力建设项目。我省重点支持的30余个二类以上新药研究开发项目,已有10余个完成临床前研究,部分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带动了全省中药研究开发工作,1997年以来,全省已有61个中药新药获得批准进行临床试验,47个中药新药获得批准进行生产。我省自主开发的CO2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大孔树脂吸附等制药新技术、新设备研究项目,已应用于中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由地奥集团牵头开发的三大类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及成套设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 百拇医药
    (三)药材生产体系建设

    药材生产体系是中药现代化的源头和关键所在,我省以药材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强GAP、SOP研究制定和运作机制探索,逐步建立技术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的各类规范化药材生产基地,创出川产名牌药材。

    我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按照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作、带动农民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规范化药材生产科技示范区的建设,进行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技术研究及药材生产基地运作机制探索。目前,我省首批启动的川芎、附子、麦冬等13种药材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示范区面积4300亩,带动了药材生产面积20万亩,第二批15种药材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区也已顺利启动。这些示范区多数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公司加农户、种植园或企业承包办基地等模式运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了全省药材规范化种植工作的开展。

    (四)中药制药体系建设
, 百拇医药
    中药制药体系建设是体现四川中药产业优势的关键所在。其建设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着眼点,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GMP认证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等工作,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着力推动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全省已有46家医药企业通过了国家GMP认证,9户企业建立了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地奥集团、康弘制药公司等还先后建立了博士工作站。地奥、迪康、绿色药业等已加快了发展步伐,逐步向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发展。

    (五)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配套服务体系在整个基地建设中起着服务和支撑的作用,正逐步形成中医药信息、人才培训、技术产权交易、电子商务、营销服务、金融等服务网络,为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中医药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和药品电子商务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四川INTERNET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倍特集团等联合建立了四川中药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取得了国家首批药品电子商务试点资格,启动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工作。2001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百家药店网上联合招标活动;2002年千家药房网上联合招标采购正在进行之中,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 百拇医药
    经过三年的努力,基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园四体系”初具雏形。

    三、以基地建设为契机,促进四川产业结构调整

    中药基地的建设,有力推进了四川中药产业的发展。2001年,我省中药工业实现产值52.27亿元,增加值22.80亿元,销售收入45.94亿元,利税11.46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50.28%、53.65、58.02%和70.55%,对推动整个医药化工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省各地逐步认识到了中药产业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6个市州相继成立了中药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将中药产业确定为本地重点产业。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将四川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确定了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医药化工产业是其中之一。同时,我省将中药产业确定为医药化工支柱产业的重点,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中药为重点,发展中成药工业和生物制药工业,努力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这些都为基地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