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信息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 最新动态
编号:10181493
“非典”与“流感”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51期
     1957年,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一带暴发流行原因不明的急性感冒,后来被称为“流感”,导致数千人相继病倒,世界卫生组织(WHO)发现的第一例“流感”患者是来自中国广州的旅游者。在随后的数月,世界各地患“流感”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引起了WHO的高度重视。使WHO官员们不得不立即召开“非常会议”,立即邀请中国加入WHO,正因为新中国中央政府对那次“流感”的高度重视,使疾病的蔓延很快得到控制。并从大量临床资料中,对“流感”的传染病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理论性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对新中国中央政府给予很高评价。后来,世界范围内对“流感”的监测、诊断、治疗形成了完善的医学理论。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同样的“流感”暴发流行再也没有发生过!人类战胜“流感”病毒的成功经验对我们今天树立战胜“非典”病毒的信心非常有益。

    “非典”与“流感”同属呼吸道暴发流行的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情来势凶猛,有一定的死亡率,发病突然、起病急,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乏力和关节、肌肉酸痛均为伴随症状。死亡原因以呼吸衰竭和伴有其他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糖尿病等)多见。但“非典”病例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摄片呈片状阴影进行性加重(病程短)。此明显区别于典型肺炎和肺结核。另外,“非典”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急性炎性感染征,但血象不高甚至白细胞偏低,抗生素治疗无效。该病的诊断标准只有临床标准。故大多数“非典”患者都是从疑似转向确诊。甚至酶联免疫诊断仍存在局限。从理论上讲,该病毒可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查见,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WHO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十一家生命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揭示“非典”的罪魁祸首为“冠状病毒变异型”。

    我们现在都了解,战胜“非典”必须依靠科学。从流行病学角度,政府已制定出一系列的隔离措施,有效地切断了传染源。“非典”的传播途径还没有完全明确,大量患者和医务人员受染患病给人们敲起警钟:该病毒“毒性”强,繁殖快,现在尚无有效药物控制其生长、繁殖,更谈不上杀灭病毒。但是最近有报道,已有大批患者痊愈出院,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我们也知道许多疾病存在自限性。目前的“非典”传染性很强,患病率很高,危害性极大,决不能听之任之。人类经历过种种磨难,最终都逐一战胜,鼠疫、麻风、天花乃至苏南地区的血吸虫病,只有依靠科学,依靠政府的正确指导,才能遏制这些疾病的流行。目前“非典”的冠状病毒变异型易感性很强,但随着人类的共同努力将会有效控制其感染,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有有效的措施不再让“非典”肆虐妄为。我们也有信心会制造出有效的药物和疫苗。

    人们目前对“非典”的恐惧正像人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对“流感”一样谈虎色变,但是当今还有谁还对“流感”存在恐慌呢?随着人类机体对“非典”免疫性的普遍增强和“非典”冠状病毒在遗传后代中毒性的逐渐减弱,再加上不久的将来抗“非典”的药物和疫苗的出现,终有一天人们会把“非典”与“流感”一样归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