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企业天地 > 企业采风 > 正文
编号:10182475
莫名商机中的北生药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27日
     “非典”恐慌将成历史,备受追捧的丙种球蛋白和胸腺肽等药物也被宣布“失效”,股市热潮和产品热销将会如何0p, http://www.100md.com

    “4月上旬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市场有异常变化,” 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56,以下简称北生药业)董事长助理何建江说,“经销商催货的电话不断,提着现款、打来预付款、开车来厂的经销商突然猛增。”0p, http://www.100md.com

    “非典”疫情在中国的大规模暴发已持续一个月有余,一个多月期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药品抢购狂潮足实令参与者们感受到“非典”的威胁和恐慌,而医药公司的商机就这样扑面而来。0p, http://www.100md.com

    ■ 预防类药品“天上掉馅饼”0p, http://www.100md.com

    “当时经销商们的需求集中在少数几个预防‘非典’的药品上,” 何建江说,“主要为丙种球蛋白、重组人干扰素α-2b、胸腺肽、申迈奇(克拉霉素)等六七种产品,这些产品一下子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0p, http://www.100md.com

    丙种球蛋白、干扰素α-2b、胸腺肽均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品。4月2日,前卫生部部长张文康首次披露了中国的SARS疫情。同一天,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公布了《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其中在“推荐治疗方案”里专门提到“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可以作为治疗方案的一种。有关人士分析,此举颇有安抚人心的意味。0p, http://www.100md.com

    4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再次肯定了该方案,并在免疫治疗中特别提到胸腺肽和免疫球蛋白这两类药品,更有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品。0p, http://www.100md.com

    作为国家级卫生单位,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此举带来的社会反响是巨大的,当时社会公众一度处于对“非典”的恐慌情绪之中,对预防“非典”类药品的渴求一发不可收。0p, http://www.100md.com

    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以及各级企事业单位,不惜重金纷纷集体购买这些药品。记者在北京了解到,总后、中央警卫局、中央电视台、中国证监会等国家级单位均向有关企业购买了胸腺肽五肽,其他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如法炮制。0p, http://www.100md.com

    北京二炮研究所吴女士就参与了该所胸腺肽五肽的采购,据她了解,所里同事对购买胸腺肽五肽欲望非常强烈,为了保障非常时期仍然战斗在一线的100多名科研人员,不要有任何人掉队,在总后货源紧张的情况下,所里专门赶赴遥远的海南一家生产企业求购。

    这种突然暴发的需求,使丙种球蛋白、干扰素、胸腺肽等药品立即成为紧俏药品,各地药品经销商迅速告急,网上求购胸腺肽等预防“非典”类药品的消息一时间随处可见,有些需求单位无奈之余,只好提着现款直奔生产企业。vaa, 百拇医药

    ■ 横空而出的“抗非概念股”vaa, 百拇医药

    据北生药业介绍,公司大量药品送到全国各地,“救死扶伤”同时,商机浮现。公司董事长何玉良立即中断外地的一个上亿元项目的考察,赶回广西北海,他要求经销商决不许拿着公司的产品去牟取暴利。vaa, 百拇医药

    同时,北生制药的丙种球蛋白、干扰素α-2b、胸腺肽等产品销量直线上升,何建江介绍说,4月份胸腺肽的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vaa, 百拇医药

    何建江说,本来公司的这些免疫力产品,只能随行就市,市场需求多少就去生产多少,这回公司头一次摆脱了被动局面,开足马力实现了满负荷生产,不仅如此,公司还压缩了其他产品的生产,全力确保那些供不应求的产品的生产。生产车间里热闹非凡,机器24小时不停机,工人则三班倒。vaa, 百拇医药

    何建江介绍说,“鉴于旺盛的市场需求,公司对全年的生产计划和销售政策做出调整,大幅提高重点产品的产值,如胸腺肽的产值比计划增长183.57%,干扰素(300万单位)比计划增长73%,而申迈奇则比原计划提高了200%。”vaa, 百拇医药

    证券市场对相关“非典”信息也做出快速反应,医药股行情此起彼伏,各种“抗非概念股”横空而出。vaa, 百拇医药

    北生药业的股价也迅速走入上升通道,先后突破17元、18元的大关后,终于在4月28日达到最近一年多的高点18.25元,涨幅远远超过同期大盘走势,于是,公司被贴上最正宗的“抗非概念股”标签。vaa, 百拇医药

    4月25日,媒体披露一则消息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启动防治非典“绿色通道”后批准的第一个药品--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近日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消息让医药板块再度活跃, 4月28日开盘之后,医药股几乎将涨幅榜完全占据,海王生物(000078)、太极集团(600129)、健特生物(000416)、桐君阁(000591)、九芝堂(000989)、国药股份(600511)、长春高新(000661)、大连国际(000881)等均有较大的涨幅。vaa, 百拇医药

    ■ “一一失效”的预防药物

    就在4月2日公布非典防治技术方案的同时,卫生部也强调,由于该病病因尚未查明,其技术方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修改和完善。也有专家认为,在“非典”病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匆忙推出该治疗方案,难免有不够严谨之嫌。@:, http://www.100md.com

    4月29日,卫生部紧急发布了《公众预防非典指导手册》,提出了最有效和最无效的预防措施,丙种球蛋白被明确定义为无预防效果。5月3日,卫生部进一步将增强免疫治疗的方案修订为,“重症”适用方案。专家认为,这表明卫生部终于承认,增强免疫的治疗方案不适用于预防“非典”领域。@:, http://www.100md.com

    有效,还是无效,随着医学对SARS病毒的进一步了解,人们开始对预防非典类药品的疗效产生怀疑。@:, http://www.100md.com

    针对胸腺肽,有关医学专家指出,它是由动物胸腺提取的肽类激素,有一定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适用范围是胸腺发育不全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注射方式应用胸腺肽,属预防“非典”的无效措施。@:, http://www.100md.com

    而针对丙种球蛋白的无效作用,经专家的广泛宣传,盲目抢购的风潮已经过去。@:, http://www.100md.com

    那么,目前是否还有有疗效的预防药品呢?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吴明江对记者说,关于SARS的治疗,更多的是从临床经验中得来的,他表示,如何治疗SARS,学术上也是有争议的,在此情况下不应该也给不出准确的方案。@:, http://www.100md.com

    北京协和医院西院感染内科赵彬教授更是表示,在SARS的病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不可能有真正的预防类药品。@:, http://www.100md.com

    ■ “商机高峰期”慢慢过去@:, http://www.100md.com

    原先被权威部门推荐具备预防非典作用的增强免疫类药品,到最后一一被澄清其预防疗效,预防非典的药品市场已经进入了后非典时代。@:, http://www.100md.com

    “申迈奇被抢购的情形,今后将很难再出现,”何建江表示。申迈奇是北生药业生产的一种药品,就因为产品说明书中标明了“可以治疗非典型肺炎”的字样,该产品的销量就大幅增长。何建江说,该产品说明书早在几年前就被药监局核准。显然几年前就已生产的申迈奇产品,并不能医治现在肆虐的“非典”。@:, http://www.100md.com

    但公司仍然对申迈奇的生产计划大幅调高,令人不得不产生疑虑,公司增产的那部分是否将面临着被积压的风险?@:, http://www.100md.com

    而公司已然将丙种球蛋白、胸腺肽和干扰素等的产量大幅提高,何建江表示,尽管有专家的澄清,丙种球蛋白却很奇怪地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http://www.100md.com

    2002年北生药业胸腺肽的销售收入仅为2822万元,市场份额并不大,但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生产企业之一,符合生产条件。在4月份市场需求最为疯狂的时候,许多未经过药监局批准的一些无名小企业也纷纷生产相关产品。@:, http://www.100md.com

    从国家权威部门提出非典的预防方案以来,已历经三十几天持续的抢购高潮,何建江表示,这段时间足以令一个中等规模的生产企业完成该产品近半年的生产销售任务。@:, http://www.100md.com

    而预防非典药品市场的热闹场面似乎还未结束,近期西南药业(600666)的动作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该公司股价亦呈现出跳空高开走势,原因就在于,该公司斥资6000万元受让了“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及注射液全套技术。但是有关专家指出,这一技术仍然是在预防非典方面做文章,是否真有预防“非典”的作用很难定论。@:, http://www.100md.com

    何建江说,预防药品市场远比治疗药品市场大,而公司自上市以来就在致力于将预防药品市场做强做大,目前公司已经紧急投入科研资金2000万元,争取尽快在产品原有性能上、剂型上得到突破和提高,以便在未来的“非典”预防市场中分得一份额。@:, http://www.100md.com

    证券市场中的医药类股票,股价波动趋于平缓,“抗非典概念”留待未来检验,5月20日北生药业已回落到16元附近。经历了一个多月之后恐慌,一切都变得更为理性。-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