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24373
骨骱名称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31日 厚朴中医网
     骨骱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维持生理的重要组织。要诊断骨折与脱骱,首先必须了解人体骨骱正常的名称,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对这方面的记载虽然甚多,但很有分歧。

    一 头部

    人体肩、颈以上总称“头部”,一切感觉器官,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占人身极重要地位。头部外表的骨骼有以下几种:

    颠顶骨:位置在头部最高处。前面部分称为“囟骨”,小儿初 生末合拢时叫“囟门”,中间叫“顶心”。顶心左右有棱处称为“山角骨”,俗名“头角骨”。

    额骨:两眉以上、发际以下,总称“额骨”。两眉上面左右发际,称为“额角”。

    鬓骨:又名“颞颥骨”,在两太阳内,左右相同。

    鼻梁骨:在两目中间。上部为“鼻梁”,又名“山根”。梁下称“鼻柱”,是两鼻孔的分界骨。鼻之末端,名为“准头”。
, http://www.100md.com
    目眶骨:又名“睛明骨”,由额骨、颧骨等骨所组成。上面称“眉棱骨”,下面称“ 骨”。

    颧骨:面部两旁高起之骨,左右相同。其靠近鼻骨处,即为“ 骨”。

    曲颊骨:即“上牙床骨”,左右相同,如环形状。其后正当耳孔内者,称为“玉梁”。

    颊车骨:即“下牙床骨”,俗称“下巴骨”。两端岐出如钩,纳入曲颊骨,构成“颊车骱”。

    枕骨:又名“后山骨”,在头面后部。上面突出处,称为“脑杓”。下面耳后突起者,名“完骨”。

    颈骨:亦称项颈骨,位于肩骨上际,俗名“天柱骨”,共七节,上起颅骨底端,下至大椎骨,第一节名“蒙筋骨”第二节名“主动骨”,第三节名“连环骨”,第四节名“玉柱骨”,第五节名“托柱骨”,第六节名“神柱骨”,第七节名“项樽骨”。
, 百拇医药
    以上是头骨的外表,其藏于内部的如“舌本”“听宫”“腭骨”等等,均未列入。

    二、身部

    自项颈以下,包括脊、肋、胸部。

    胸骨:三块连合为一,位于身体前面上部正中,上起“缺盆”(喉下凹陷处),下至腹上部有骨处。下端尖削,名为“鸠尾”。

    肋骨:扁平半圆形的长骨,左右各十二条,背部都与脊骨连接,胸部与胸骨连接,惟最下二条较短,并不与胸骨连接,称为“季肋”,俗名“软肋”下即腹部,均起保护内脏的作用。

    脊骨:亦称“脊椎”“脊梁骨”,在背部正中,由十二块椎骨叠接,成为支撑身体的中柱。背部十二节自大椎起,下接“腰骨”。

    腰骨:共有五节,上起脊骨,下接“尻骨”。其横生于旁侧者为“腰翅骨”。
, http://www.100md.com
    尻骨:上接腰骨,是腰骨以下骨的总称,嵌在两“胯骨”中间,上粗下尖。末节名“尾闾”,亦称“尾桩”。

    三 上肢

    上起肩部,下至手指尖端的总称,左右相同,为人类处理日常生活及劳动的主要工具。

    锁子骨:横卧两肩与缺盆之间,内端与胸骨连接,构成“胸锁骱”,外端与“肩胛骨”的冈端连接,构成“肩锁骱”。

    肩胛骨:又名“膊骨”俗名“咸叉骨”在肩后,附于脊背,上端称“髃骨”,骨端凹形如臼,向后扁薄宽阔如翅状,总体呈三角形。向外中间有堤状棱骨,顶端称为“肩岬冈”,与锁子骨相接。

    肱骨:又名“需骨”,独根长形如杵。上端球形,纳入髃骨端臼内,构成髃骨骱,下端粗扁分二岐骨。

    臂骨:由“正骨”和“辅骨”组成,为上下叠并的二根长骨。正骨在下(小指侧),上端如鹅鼻形,故称为“鹅鼻骨“,又称为”肘骨“或”肘尖“,与肱骨下端内侧连接。辅骨在上(拇指侧),又名“缠骨”。上端接连于肱骨下端外侧,构成“曲秋骱”。
, 百拇医药
    腕骨:由大小不等的八块骨骼组成,分列二行,每行四块,除自相连接外,上行与辅骨下端连接,下行与掌骨连接,构成“手腕骱”。

    掌骨:又名“锤骨”即指骨的本节,系管状的五根平行骨,上连腕骨,下接指骨。

    指骨:形如竹节,亦称“竹节骨”,共十四节,左右相同。除“拇指”二节外,“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均为三节,各自连接,构成手指骱。

    四 下肢

    上起“胯骨”,下至“趾骨”左右相同,是支撑和移动人身的主要部分。

    胯骨:又名“髋骨”,在下肢最上部,两侧合成盆形,前面低下如盆的缺口,横在腹部末端,称为“下横骨”。后面各与尻骨连接,两侧有臼形凹陷,含纳“髀骨“上端,名曰:“髀枢”构成“臀骱”又称“大胯大骱”。下部坐处称为“坐骨”,胯骨与尻骨结合起来,总称为“骨盆”。
, http://www.100md.com
    髀骨: 为全身最长之骨,上端头大颈细,弯曲如杵,其弯曲之处如鹅头状,故名“鹅头骨”,与胯骨连接,中段圆柱形,下端膨大如槌,与膝部“髌骨”小腿部“胫骨”连接,构成“膝骱”。

    髌骨:即“膝盖骨”,扁圆如杏仁,尖端向上,复盖股骨与胫骨相连处的前方,以限制膝部向后弯曲。

    小腿骨:由“胫骨”与“劳堂骨”组成。胫骨在小腿内侧(大趾侧)前方,上端膨大,中段长管状,形较细,下端转粗,突起于皮内,称为“内踝”。劳堂骨在小腿外侧(小趾侧)后方,上端膨大,连接于胫骨,中部较细,下端粗扁,称为“外踝”。

    跗骨:以大小不等的七骨组成。最上面的一块连于胫骨与劳堂骨的中间,下接“蹠骨”,构成“脚踝骱”。其足跟随之骨,名“跟骨”。

    *骨:足掌部分之骨,为“趾骨”本节,计五根,与掌骨相同。后连跗骨,前接趾骨,构成“脚趾骱”。

    趾骨:计十四节,与指骨构造相同,节处亦称为“脚趾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