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2798
《四部医典》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8日 蒙医药信息网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

     藏医经典文献《四部医典》述要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所 苏礼

    成书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的《四部医典》,是我国藏医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宇妥·贡布(即宇妥·宁玛元丹贡布,708—833年)是古代西藏地区著名医学家。他青年时被选拔跟随从大唐定居西藏的名医东松嗄瓦学医,后被吐蕃王朝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赞任命为首席侍医。他善于学习,曾多次到祖国内地以及临近的印度等国家学习医药知识,同时勤奋实践,积累了奉富的医疗经验。在广泛汲取《月王药诊》、《紫色王室保健经函》等藏医典籍精华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著成了这部藏医学的巨著——《四部医典》(一译《医方四续》,藏名《据悉》。到公元十一世纪,经老字妥的后代新宇妥重新编纂增修,广泛流通,流传至今。

    《四部医典》由四部组成。第一部为“根本续”(藏名“扎据”),为总论部分;第二部为“论说续”(藏名“协据”),讲述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发病途径、治疗原则以及外科医疗器械等;第三部为“秘诀续”(藏名“门阿据”),论述各种疾病的分类和治疗;第四部为“后绪续”(藏名“亲玛据”),论述脉诊、尿诊等诊断知识,药物功能,针灸以及艾灸、放血、外敷等治疗方法和技术。
, 百拇医药
    《四部医典》总结了藏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临床实践,其中包括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临床各科、诊断治疗、药学知识等,充分体现了藏医学的独特内容和民族特色。在生理方面,《四部医典》认为,人体包括三大因素,七种物质,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即“龙”主呼吸,“赤巴”主身体的热能,“培根”主体液;七种物质即血、肉、脂肪、骨、髓、精、饮食精微;三种排泄物即大便、小便和汗液。《四部医典》中还指出,妇女怀孕的孕期为三十八周,其胚胎发育则要经历鱼期(水生动物)、龟期(爬行动物)及猪期(哺乳动物)。

    在解剖学方面,《四部医典》把人体脏腑分成心、肝、脾、肺、肾五脏;胃、肠、十二指肠、胆、膀胱、三姆体(类似中医所说的“三焦”)六腑,全身有骨360块,牙齿32枚。在脉络方面,把连接人体内外的“白脉”、“黑脉”通称为“联接脉”。认为脑为白脉之海,白脉象树根一样,分布全身,主持感觉和运动,大致相当于神经系统;黑脉属于医生放血治疗的某些部位,实际上是指静脉。

    问诊、望诊和触诊是《四部医典》中所介绍的藏医三种主要诊断方法。问诊主要询问患者的疾病起因、发病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用药情况、饮食起居等;望诊则包括观察患者的神色、体型、痰、大小便、舌质、舌体情况等。一般来说,舌质红属于“龙”型,舌苔黄垢属于“赤巴”型;舌苔白滑属于“培根”型。藏医用观察尿的色泽、泡沫、沉淀、臭味等做为诊断依据,也颇具特色,称之为“尿诊”。触诊主要是切脉。切脉所用的部位在腕后高骨下约一寸左右或稍后一些,称之为“寸、甘、恰。”其脉象有浮、沉、迟、数、洪、弦、滑、细等说法,和中医之脉诊颇为接近。

    《四部医典》把藏医的治疗方法分为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四大方面,一般小病轻病,都可用调整饮食、起居的方法予以解决。而对久病、重病则需采取药治或外治法予以治疗。《四部医典》收载了465味药物,443个藏医方剂,藏医所用的药物以西藏当地所产的动、植物、矿物药为主,剂型以散剂和糊丸剂为主,汤剂使用较少。从《四部医典》有关记载来看,藏医的外治法丰富多采。诸如以药水擦身、按摩、拔牛角罐、艾灸、火灸、热敷、冷敷、药物薰洗、腹腔穿刺、静脉放血等等,从而适应了多种疾病的治疗需要。

    《四部医典》为藏医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又是历代学习藏医学的必修课程,在国内外有相当大的影响。宇妥.宁码元丹贡布也因之被誉为藏医学的“医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