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编号:10186434
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有新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9日 中国医药报
     先天性高肩胛症是小儿矫形外科的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又称Sprengel畸形,其发病原因不明。部分患儿由于患肢的活动功能严重受限或高耸的肩胛骨影响患儿的外形美观而需要接受手术矫形治疗。治疗此病经典的手术方法包括Green术式和Woodward术式。前者采用肩胛骨周围肌肉软组织松解、肩椎骨切除、肩胛骨下移固定,解决双肩不等高的外观及肩关节功能障碍;后者则将斜方肌起点进行下移来解决上述问题。但这两种术式的术中创伤较大、出血多,手术尚存在并发臂丛神经损伤致臂丛神经瘫的可能,手术风险较大。该文介绍的新方法,克服了以上缺点,为先天性高肩胛症患者的康复带来希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张自明、王晓林等人,近期通过对26例(27肩)高肩胛症患儿实施肩胛骨部分切除矫形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发现这种方法安全有效。

    该院近六年来,共收治先天性高肩胛症患儿28人。其中男16人,女12人。左侧受累19例,右侧受累8例,双侧受累1例。手术时患儿年龄17个月~14岁,平均5.5岁。所有患儿中,除1例患先天性肌发育不良者放弃手术,1例于术前决定放弃手术治疗外,其余26例(27肩)均进行肩胛骨矫形术治疗,1例双侧病变患儿因伴有T3半椎体畸形同时进行双侧肩胛骨矫形及脊柱后路T2~T4椎体融合术。手术方法:患儿俯卧位,常规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肩胛骨脊柱缘分别切开斜方肌、提肩胛肌、小菱形肌、大菱形肌,在肩胛冈处切开骨膜,自骨膜下将冈上肌和冈下肌分别向上、下剥离,暴露肩胛骨内上部分,用骨刀或咬骨钳自肩胛冈中点由内向外截除冈上部分,保留肩峰部分不受损伤。若发现肩胛骨和脊椎之间存在任何形式的连接,则一并切除。术中即刻评价双侧肩胛骨上缘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患侧上肢外展上举活动不受限后,冲洗伤口,逐层关闭切口。术后两周拆线,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 百拇医药
    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所有患者术前患肩外展上举功能明显受限,平均113.52°±27.80°,术后外展上举功能改善至平均145.60°±16.43°,平均功能改善32°。随访10个月~7年,平均3.9年,除1例患儿术后患侧上肢外展上举100°,并发翼状肩畸形,其余患儿未见畸形复发及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在这些患者中,术前患侧上肢外展上举功能未超过120°者17肩,术前平均95.88°±17.34°,术后改善至平均142.65°±19.29°,平均改善47°;术前患侧上肢外展上举功能超过120°者10肩,术前平均143.50°±10.55°,术后改善至150.50°±8.64°,平均改善7°。

    该院采用的这种方法主要是松解肩胛骨周围挛缩组织,去除肩椎连接,截除肩胛冈上方高出对侧肩胛骨水平的骨质,保留肩峰,关节盂不受损伤,术中即刻评价肩外展上举功能,保证肩外展上举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无需石膏固定,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本组患儿术后随访最长7年,除1例患儿术后效果欠佳外,其余患儿畸形未见复发,肩关节功能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研究人员尚将该系列患儿分为两类:其一为术前患侧肩关节外展上举不超过120°者,其二为超过120°者。前组患儿术后功能平均改善47°,后组平均改善7°。从中可以看出术前缺陷以功能为主者,术后功能改善明显,而术前缺陷以外观为主、功能次之者,术后功能改善可能不显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