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0192184
樊正伦教授畅谈《黄帝内经》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日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一)关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的医学文献。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这部医学文献汇集了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以及古代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医者的医疗理论知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

    《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9卷,共18卷,各有81篇,内容非常丰富。《素问》是集各医家医论,着重论述基础理论的著作,全书阐述阴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医学原理。原书的第七卷早佚,唐代医学家王冰注释《素问》时以“旧藏之卷”补入。《灵枢》,又称《针经》,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对针灸作较多论述的医学基础理论著作。

    隋代医学家全元起,精通医学,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有“患者仰之,得元起则生,舍元起则死”的赞誉。也是中国医学史上较早也较有影响的《素问》注释者。

    唐代医学家王冰,积20年时间,注释《黄帝内经素问》9卷。王冰是继全元起之后对《内经》又一次进行整理注释的医学家,对保存和传播古代医学文献作出了很大贡献。

    北宋医学家林亿等人,“校注《黄帝内经素问》,正其讹误6000余字,增其注义2000余条。”他们的校注本名《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这是现存《黄帝内经素问》的最完善的注释本。

    《灵枢》是我国古代人民从实践中发现并总结记录下来的关于人体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及用针灸治病的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原书在晋、唐时期流传并不广,经宋代医学家史崧以“家藏旧本校刊”后才广泛流传开来。

    明代医学家马莳,又对《素问》及《灵枢》重新分卷注释,编辑成《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各9卷。

    以上关于《内经》的注校本也与《内经》一样成为中医学的经典文献,是研究中医者必读的基础医书。诚如近代著名医学秦伯未教授所言:“我们研究祖国医学,先要学习《内经》,然后可以顺流而下地贯彻到其它医书,不如此,便象失掉了钥匙,无法打开中医宝库的大门。”

    秦伯未教授为扶掖后学,撰写了《内经知要浅解》以帮助初学者由学习李中梓的《内经知要》入手,先对《内经》有一个概括的认识继而深入学习《内经》。

    秦伯未教授说:“《内经知要》是中医古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的简化本。”“李中梓选择了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经络、治则、病能等8篇,取名《内经知要》,作为研究医学的入门本子。知要的来历,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意思是《内经》全书有一个思想体系,明白这个体系,一句话便可说完。如果抓不到中心,那就散漫复杂,难以理解了。

    我们要学习研究《内经》,可以先学习一些关于《内经》的入门书籍,比如,可先学习李中梓的《内经知要》。要能较快地掌握《内经知要》的知识,我推荐大家先学习秦伯未教授写的《内经知要浅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