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0191809
我首次大规模危机心理援助行动提示自身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21日 医业网
     《健康报》2003年7月21日:

    今年4月中下旬,北京市民对非典出现恐慌情绪时,北京的心理咨询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纷纷开设心理热线,为市民提供消除恐慌情绪的心理咨询服务。国内首次大规模的危机心理援助行动由此开始,我国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也接受了一次锻炼和考验。

    心理关怀的疑问:“我们到底能做什么”

    “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我们的工作发挥了多大效用?”这是心理学者和精神科医生在非典之后回顾自己工作时的诘问。

    提出这些疑问的,不只是专业人员,还有一些社会人士和医院管理者。

    研究发现,当人们面对突发灾难时,危机心理如不能及时缓解,会导致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失调,会产生社会性的恐慌心理和行为。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灾害和危机对人的危害,帮助人们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促进社会安定。

    灾害性事件危机心理干预在中国刚刚起步。两个多月来,心理卫生工作者面对着很多矛盾,首先要让社会了解危机心理干预并非易事。此外,这是第一次调动全北京的心理学者和精神科医生,通过广泛的宣传、咨询,疏导公众的恐慌心理。他们中一些人还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进入病区,对患者进行心理援助,对高度应激状态下的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调整,这些工作都与平日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所不同,大家能做到什么程度,专业人员也在探索。

    一位心理治疗师告诉记者,4月底,他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希望能派他们进入定点医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