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0193004
眼科学“演员、导演”:赵家良二十年防盲路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28日 医业网
     《健康报》2003年7月25日:

    我站在惊涛拍岸的海边,我站在群峰环抱的山巅,我遥望着东方,我期盼着,期盼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我期盼着光明洒向人间。……

    只因为我们行走在追求光明的路上,愿将“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变成现实,只因为我们肩负着这神圣的使命,我们歌颂光明,我们追求光明,我们的行动,诉说着对光明事业的忠诚,我们的行动,显示出光明使者的价值,我们的行动,一次又一次向世人宣示着,希波克拉底的医生誓言。

    ——选自赵家良《光明颂》

    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全国3000多名眼科医师在8个分会场听取眼科学最新进展。会议邀请到了国际眼科学会联盟副主席、著名的美籍华人眼科学家曹安民教授,国际防盲协会秘书长GullapalliN.

    Rao博士,世界上惟一一位因为视觉研究而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维索教授等40余位国际眼科界重量级专家前来讲学。

    这次大会的召开成为我国眼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而它的总策划、总导演就是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赵家良教授。

    在中国眼科学发展的大舞台上,赵家良既是演员,也是导演。

    □每一次在农村吃尽苦头的时候,他都想:下次再也不来了。但当新课题出现时,他又默默地打点行囊,坚定地踏上防盲、流调的征程

    赵家良上大学期间正好赶上“文革”。在农村,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教学改革”使他巧遇恩师胡铮教授,正是这位眼科名师,引导他走上了眼科学事业的道路。

    已是88岁高龄的胡铮教授忆起当年,脸上总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赵家良当时任班长,很能吃苦,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总是天不亮就把班里的同学叫起来到田里干活,早去早回,好留出更多的时间听老师讲课。”

    1970年,赵家良从中国协和医大毕业后,到陕西一个县医院呆了8年。中国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对治疗眼病的渴求深深触动了他。“文革”结束后,赵家良以“答案与教科书上一字不差”的惊人成绩考取了胡铮教授的研究生。

    1983年,赵家良跟着恩师开始了他艰难的防盲之旅,一干就是20年。

    防盲治盲是眼科学的核心内容。我国有盲人500多万,每年新增的盲人约为45万,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位新盲人出现,而其中80%的盲人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上世纪80年代初,被“文革”中断的我国防盲事业刚刚重新开始。当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我国的盲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赵家良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到北京郊区顺义进行“眼病流行病学调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