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193386
中外医药快讯(2003.07.28)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88期
     日本将实施受精卵“着床前诊断”临床研究

    据《读卖新闻》晚刊23日报道,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医学系决定实施受精卵“着床前诊断”临床研究,并定于9月向日本妇产科学会的伦理委员会提出申请。

    “着床前诊断”已开始在欧美流行。但实施受精卵“着床前诊断”临床研究到目前为止在日本尚无先例。

    所谓“着床前诊断”,是指体外受精的卵子在移入子宫前,提取开始分裂的受精卵的一部分进行基因检测,确认未来的婴儿有没有遗传性疾病。如果胚胎着床后再发现异常情况,孕妇会忍受中止妊娠的痛苦,借助“着床前诊断”可以避免这一情况。

    报道说,日本首例胚胎“着床前诊断”临床研究将由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铃森薰教授等人负责,申请诊断的是一对30多岁的夫妇,丈夫患有神经性营养障碍。得这种病的人肌肉萎缩,还可能有呼吸障碍等并发症,而遗传上这种疾病的胎儿容易成为死胎,或在出生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 http://www.100md.com
    海南为一断臂15小时患者再植手术成功

    海南省人民医院为一位断臂缺血15个小时患者进行断臂再植手术成功,患者李某已经在近日康复出院。据国内文献记载,这是目前国内断臂缺血时间最长的一例成功再植手术。

    今年6月,李某在工作时手臂被卷进皮带机,从机器内强行抽出来时左肩臂部神经、血管、肌肉全部撕脱断离,整条胳膊与肩膀只剩一点皮相接,左侧胸部严重塌陷,8根肋骨骨折。李某被送到海南省人民医院的时候,由于失血过多已经休克。

    海南省人民医院立即组织抢救,进行断臂再植,整个手术进行了6个小时。据海南省人民医院显微手术外科柴益民主任介绍,这项手术的挑战性比较大,主要是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此次手术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清洗处理得很好,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医学理论上讲,肢体断裂超过8个小时再植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国内文献记载再植成功的最长时间是12小时。李某断臂缺血15个小时又再植成功尚属首例。(郭得印 郭嘉玮)
, 百拇医药
    经常吃鱼可降低心脏病患者死亡率

    据芬通社23日报道,芬兰库奥皮奥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经常吃鱼可以降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在过去5年里,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对400余名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或曾患过心肌梗塞等多种心脏病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在这些心脏病患者中平时吃鱼的人死亡率比从不吃鱼的人低63%。

    进一步研究表明,从鱼肉中摄取的n-3脂肪酸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心律失常造成猝死的危险。此外,n-3脂肪酸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并可以降血压、加强血管壁的功能。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心脏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鱼,最好每周吃鱼2次。(赵长春)

    缺少雌激素受体会导致骨质疏松

, 百拇医药     科学家在本周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更年期之后的女性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重要的雌激素受体。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称为“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雌激素调节蛋白分子,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很重要。缺少这种受体,雌激素就难以产生作用。科学家以体内缺少“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实验鼠进行实验,发现它们的骨骼在承受强力时,骨细胞没有增生。从这种实验鼠体内提取骨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也显示张力并未能使骨细胞增生。

    正常情况下,当骨骼受到机械张力作用时,会有新的骨细胞产生,帮助承受负荷,保持骨骼强度。以往的研究发现,在女性体内,雌激素对于这一过程十分重要。

    科学家说,这一发现表明更年期后的女性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体内缺少这种受体,这将有助于治疗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王艳红)

    日本将进行结肠癌疫苗临床试验
, 百拇医药
    据《朝日新闻》网络版报道,日本东京大学计划本月内开始一种新结肠癌疫苗的临床试验。该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田原秀晃教授等研究人员将对6名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这些患者在手术和药物治疗都无效后同意参加疫苗试验,研究所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试验。

    新疫苗利用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成果,强化了免疫系统的功能攻击癌细胞。专家希望通过试验证实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以确定新的结肠癌疗法。

    在癌症疫苗疗法中,免疫系统以癌细胞表面的肽为攻击的“标记”来寻找攻击癌细胞,但这种“标记”很难确定。东京大学研究小组用新方法对癌细胞的特征在基因水平上实施“地毯式搜查”,他们比较了结肠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约2.3万个基因的区别,又和肝脏细胞等30多种细胞作了比较,发现了结肠癌细胞特有的明显的“标记”。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结肠癌疫苗,已经在细胞实验中证实对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田原教授认为,如果通过临床试验确认新疫苗安全有效,癌症疫苗疗法的可行性就会大大增加,疫苗将来还可作为癌症手术后抑制复发的药物。(何德功)
, 百拇医药
    德国科学家发现丙肝病毒入侵人体机理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说,他们发现了丙肝病毒借助某种独特的分子入侵人体、进而引发肝病的机理。

    这个中心23日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上述发现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病人在自体免疫系统似乎依然正常的情况下,却会受到丙肝病毒的入侵患上慢性肝炎并逐渐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

    癌症研究中心的彼得·克拉默尔教授介绍,他与同事们在研究中发现有一种名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的分子,在丙肝病毒入侵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种分子能够抑制免疫系统内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使人体对病毒“防线失守”。

    科学家解释说,自然杀伤细胞在人体内起到如同“警察部队”的作用。它能够识别出那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然后将它们杀死。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的分子能够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使免疫系统给“入侵者”放行,丙肝病毒得以顺利进入人体,并在肝脏细胞内增殖。克拉默尔教授说:“丙肝病毒能够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将其功能关闭。”
, 百拇医药
    医学统计数据显示,50%~8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会变成慢性肝炎患者,并可能在20~40年后发生肝硬化或者癌变。目前德国有35万丙肝患者,全世界则有1.7亿患者。科学家希望,基于上述发现能开发出疫苗或者特殊的治疗方法。(潘 治)

    科学家研究动物尾巴发育获新发现

    科学家在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对斑马鱼进行试验,培育出了长两条尾巴的斑马鱼胚胎,由此新发现了动物胚胎里控制尾巴发育的一个区域。

    所有的脊椎动物在胚胎期都有尾巴,但有的动物发育成熟之后就没有尾巴了,尾巴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尾巴的形成与脊椎动物身体体轴的形成有关,体轴是贯穿头部、躯干和尾部的轴。20世纪20年代生物学家施佩曼发现,脊椎动物胚胎里有一个区域掌管着体轴发育,这个区域被称为“施佩曼组织区”。人们一般认为负责尾巴发育的区域也在这个区域里。
, http://www.100md.com
    法国遗传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说,他们对斑马鱼的研究发现,胚胎里有一个独立于施佩曼组织区之外的区域,控制着尾巴发育。

    斑马鱼是一种淡水小鱼,繁殖周期短,适应力强,是生物和医学研究里广泛使用的模式生物。科学家从斑马鱼早期胚胎里一个不属于施佩曼组织区的区域中取出细胞,移植给其他胚胎。结果接受移植的胚胎长出了两条尾巴,多余的那条尾巴包含着移植来的细胞。

    科学家还发现,在接受移植的胚胎里抑制施佩曼组织区的作用并不影响多余尾巴的发育。这表明,控制尾巴发育的区域并不在施佩曼组织区里。不过移植产生的多余尾巴缺少脊索,是不完整的,表明施佩曼组织区仍参与尾巴的正常发育过程,研究还显示有三类蛋白质在尾巴发育过程中起着生长因子的作用。同时用这三种蛋白质刺激细胞就可以模拟尾巴控制区域的作用,使受刺激的细胞周围的组织发育成尾巴。(王艳红)

    天津:新法治疗脉管炎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日前采用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治疗脉管炎,取得显著疗效,使这一病症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经治疗的7位患者情况良好。

    据该院血栓血管病中心的黄平平副主任医师介绍,“脉管炎”医学上称为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等,发达国家的最新资料报告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疗法、血管搭桥和介入手术等,但费用昂贵,且致残率很高,病人非常痛苦。

    血研所所长韩忠朝教授领导的攻关小组,从6年前起开始了利用血管生成新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探索。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某些血管新生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可以转化成血管。根据这一特点,如果把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下肢缺血区域,则可促进新血管的生成。他们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将骨髓或脐血的干细胞植入裸鼠梗塞肢体后可促进局部的血管生成。据此,从去年底他们开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 http://www.100md.com
    48岁的蔡某,3年前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双腿剧烈疼痛,双足溃疡深达肌腱,用各种办法治疗都没有效果,医生建议截肢。住进血研所血液病医院后,医生为他进行了干细胞移植。他们用生物制剂把患者骨髓中的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用分离机采出并配成干细胞混悬液注射进他的双腿。1个月后,患者双腿新的侧支血管形成有了明显增加,疼痛有了显著改善,溃疡也逐渐愈合,没有出现任何移植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最终成功地挽救了患肢。 (张建新)

    德科学家说贝塔干扰素抑制非典病毒效果明显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科学家在26日出版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说,贝塔干扰素抑制非典病毒增殖的效果比阿尔法干扰素和伽玛干扰素都要明显,将贝塔干扰素和其他药物结合使用可能使治疗非典的效果更佳。

    法兰克福大学医院的科学家介绍说,他们取用分别来自德国和中国香港的非典病毒样株,用阿尔法、贝塔、伽玛3种干扰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贝塔干扰素能够最有效地抑制非典冠状病毒的增殖,而阿尔法、伽玛干扰素的效果则稍差。目前,这种药物被普遍用于治疗乙肝和丙肝。
, http://www.100md.com
    参与研究的普拉卡什·钱德拉博士说:“一些医生已经在临床中使用干扰素治疗非典,尤其是阿尔法干扰素,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应该用贝塔干扰素来取代。”

    他同时介绍说,此前医生们在临床中治疗非典普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病毒唑迄今依然没有表现出疗效,也许将病毒唑和贝塔干扰素结合起来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

    今年6月,法兰克福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甘草皂苷可以有效抑制非典病毒的增殖。钱德拉认为,将甘草皂苷和贝塔干扰素结合使用可能是最理想的非典治疗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7月5日宣布全球已控制住了这次非典疫情。但科学家表示,尽管非典病毒已暂时消失踪迹,但他们的工作依然有积极意义,此外,如果不彻底弄清非典病毒的根源,疫情很可能今后再次出现。(潘 治), http://www.100md.com(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