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医案研究
编号:10333941
一针见效急症治验数则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1日 清阳客栈
     井冈山师范学院 (吉安 343009)

    原载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中医临床救治危急病人,其便捷者莫过于针灸,针灸常使我们摆脱基层医疗急救条件不全,病员转送不便的困境,不失治疗时机,即时收到止血、止痛、止吐、退烧、镇惊、定喘、抗过敏、复苏等效果,使病人转危为安,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本文介绍一针见效急症治案四则,供同道参考。

    1 暴喑案

    邓某某,女,干部家属,1974年8月5日。代诉患者上午10时觉胸中烦闷,咽部不适,说话困难,声音嘶哑,约半小时后完全失音。检查见患者用手抓胸部颈部,烦躁不安,面色红赤,不能发音,咽部充血,舌红,脉数弦。时值夏天,证属暑热上壅之暴喑。急用2寸毫针刺涌泉穴,大幅度捻转提插,初见患者眼泪流出,运针10秒左右患者“哎哟”一声,声音嘶哑,运针3分钟左右患者语言如常人,10分钟后起针,病告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 百拇医药
    按: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今因暑热壅于上,致口热、舌干、咽肿、暴喑。涌泉穴位于足底中,足趾屈时呈凹处,足少阴肾经所出之“井”穴。针之以下治上,引喉咙舌本之壅热以下泻,且升少阴肾之精液以上滋,阴升阳降,阴阳平衡经脉畅通,故胸闷除,声音出。

    2 急喘案

    彭某某,男,9岁,职工家属,1984年2月15日晚。哮喘宿疾,近日张口抬肩,脸色灰暗,口唇发绀,甚为痛苦。急用2寸毫针刺入鱼际穴约1.5寸,快速捻转提插,约1分钟哮喘得到控制。留针15分钟间断运针3次,患儿全身微汗出,哮喘平息。

    按:手太阴肺经“是动则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今患儿哮喘宿疾感邪而发,既因于内亦因于外,鱼际穴位于掌侧面鱼际部赤白肉际间,第一掌骨中点外,为手太肺阴经之荥穴,主治咳嗽、气喘等,临床上用来治疗哮喘,多能一针见效,数分钟内达到喘平气顺的良好效果。行针时应注意针尖白肉际处刺入与第一掌骨垂直推入,向掌心方向透针,宜穿透整个鱼际,针尖勿向掌背歪斜。
, 百拇医药
    3 胆绞痛案

    刘某某,男,54岁,副教授,1993年11月8日。经常发作性右上腹部疼痛,经B超提示患有“胆石症”。今日午饭后右上腹部疼痛阵阵加剧,伴呕吐就诊,诊时见患者一会儿弯腰缩腹跪于床上,一会儿在床上翻滚呼号,全身汗流如洗,拟诊胆石症所致胆绞痛。用2寸毫针急刺患者背部胆俞穴,45度斜刺约1.2寸,行大幅度捻转,1分钟左右疼痛减轻,约行针3分钟病人安静,大汗收敛,留针20分钟,间断行针4次,胆绞痛解除。

    按:胆俞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的腧穴,所以胆俞能治胆病之胁痛、口苦等,临床反复验证其治疗胆石症引起的胆绞痛,可立刻解除病人的痛苦。胆绞痛的病人一般都在胆俞穴处有明显压痛,危急时用指压或用拳击该处也能达到止痛的目的。

    4 过敏性休克案

    李某,女,32岁,1995年3月6日。患者发热、咳嗽到某诊所就医,做青霉素皮试呈阳性反应,改用小诺霉素并输液,约20分钟左右患者诉难受,要求拔除输液。患者由其丈夫背来笔者住处求治。当时见患者面色苍白,全身汗出如洗,呼吸急促,诉胸口堵闷,烦躁不安。血压80/40 mmHg,脉搏快而无力,左前臂内侧(做青霉素皮试处)见一不规则略大于五分硬币且高出皮肤的红斑。拟诊青霉素过敏。急用毫针针刺内关穴,中强刺激,快速捻转提插,令患者配合深呼吸。约5分钟胸口堵闷除,汗收敛,血压100/60mmHg,治疗15分钟症状消失,观察1小时一切正常,患者步行回家。

    按:内关为手厥阴“络”穴,位于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挠侧腕肌腱之间,可治心痛、心悸,有扩张血管、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作用,可调整心率,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血压,抗休克。笔者曾针刺内关穴为主救治乌头碱中毒、血压下降、心率紊乱患者获得成功。, 百拇医药(邹复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