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52075
从毒剂事件看“受伤的孩子”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19日 SINA新闻
     齐齐哈尔8·4事件,距离今天已经14天了,然而受伤的人数仍在增加。看来,想让一件有着很深渊源的事情做个了断,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首先,我们还是对8·4事件做一个介绍,对于我们提供的图片和影象给予一定的解释。

    这名孩子名叫王磊,十四岁,是齐齐哈尔市的一名中学生,他没招谁没惹谁,就因为放学回家后帮父亲用泥土平整了一下屋前的地面,就住进了医院。这泥土本应无事才对,可

    偏偏这次出了事。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泥土取自发生怪事的一个工地。

    5个重金属铁桶在工人施工的时候突然出土了。其中有一个铁桶不小心被工人的挖掘机捅破了。于是,一股奇臭难闻的液体就喷出来,足足喷了6米高!据说那液体闻起来有点像芥末的味道。闻到这种味道,事情变的严重起来。据说当时在场的人,包括那个开挖掘机的司机,只沾了点零星的液体雾气就开始头痛、眼痛、呕吐而进了医院。还有刚才说到的那位王磊同学和他的父亲,他们进医院也就是因为接触的泥土被神秘液体喷洒过。而图片中重伤的那两个人,是锯桶的打工者,他们是与神秘液体全面接触的人,于是他们成为了医院中中毒最深的人。
, 百拇医药
    究竟这液体是什么呢?

    它叫芥子气,它能刺激人身上的器官,并引发器官的水肿溃烂。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军首先使用芥子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死亡率占毒剂总伤亡人数的80%以上,所以芥子气也叫做“毒剂之王”。在1945年以前,齐齐哈尔市市区曾经驻扎一支研究化学武器的侵华日军部队,而这次毒剂泄漏的地点,正好是当年侵华日军的弹药库。也就是说,那毒剂就是侵华日军遗弃的。

    谁能想到这毒剂埋在地下60年了,现在居然还能鬼使神差的重见天日,出来害人。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战争遗留物,还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灾难呢?

    在越南,许多越南人因为美军在越战期间使用一种名叫“橙粉”的化学武器而产生后遗症。许多孩子的身体无法独立站立,他们必须依靠木架来支撑自己的身体,而有的孩子身上则出现大片的黑斑。
, 百拇医药
    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向伊拉克投下了94万多枚贫铀弹。战后,一些受过辐射的人生下的孩子头发脱落,眼窝深陷,皮肤呈灰白色,身体瘦削得只剩下皮包骨。同时由于没有相应的药品和有经验的医生,患儿的生存率不足10%。

    柬埔寨每月约有三百人被地雷炸死炸伤。根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第二次后,全球埋有4亿颗地雷,平均每22分钟就有一人因地雷而伤残或丧生。每年有两万六千多人受到地雷的伤害,90%的触雷伤亡人员是与战争无直接关系的平民,其中又有80%是妇女和儿童。

    上个月,越南4名儿童在厨房做午饭时发现了一枚手榴弹,为了卖废铁和炸药,他们试图拆卸手榴弹,结果造成爆炸。4名儿童死亡。在越南,越战炸弹爆炸时有发生,因拆卸不慎引起的爆炸每年造成上百人。

    今年,美伊战争之后,在伊拉克北部的石基尔库克,因为遗留武器爆炸而造成的儿童伤亡人数仅今年4月下旬就达到了133人。从4月9号据伊拉克方面估计,被遗留在伊拉克境内的未爆炸导弹、炸弹和地雷超过37万枚。
, http://www.100md.com
    战争留下的惊人数据也许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您是否也注意到了,那些有关战争遗留事件都与儿童息息相关?因此,本期节目我们讲述的重点就是那些受到战争伤害的——儿童。

    电影《醉马时刻》是根据伊朗边境小镇的真实故事而改编的。电影中的演员也大多来自那个边远的小镇。故事是关于一个12岁的伊朗少年的,他的母亲病逝,父亲因误踩地雷而死。小小年纪的他成为了家中5个孩子的支柱,早早的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在那个边境小镇靠走私货物赚钱。在电影公映后,导演???说片中一个在货车上唱歌的孩子,在电影拍完后不久就因为误踩地雷而失去了双腿。

    电影描述的是关于战争遗孤的故事。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孩子还有许许多多。比如日本人在抗日战争期间,遗留在我国的孤儿,回到日本后得不到足够的生活保障,去年就联合组成原告团,状告日本政府;比如波黑战争期间,许多妇女被另一个种族的男人强奸后生了孩子,就马上把孩子遗弃掉;比如二战的时候,德国纳粹分子一边宣称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对他们进行血腥屠杀,一边竭力地培养所谓的优秀人种。他们鼓励纳粹军官和所谓的具备优秀血统的妇女生孩子。出于压迫或者志愿,那些妇女生下了纳粹军官的私生子后,就将孩子们遗弃在了纳粹的指定地点由专人照看。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些当时富有特权的孩子在二战结束以后,被送到了孤儿院。他们遭受白眼、嘲笑、侮辱和殴打;逢人都管他们叫“纳粹猪”。
, 百拇医药
    挪威最大的精神病医院的院长说,这些孤儿,有80%以上智力发育程度低于同龄人,因为他们长期受精神和肉体上的虐待。

    两个经历的纳粹屠杀的孩子如今已是年迈的老人,他们回忆起童年的事情依旧那样的惊恐。战争已经结束这么久了,可是恐惧却深深的烙刻在了他们的心里。年过花甲的厄苏拉说,她永远忘不了8岁那一年的生日。那一天准备好了鲜花和蛋糕,却看不到一个朋友来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厄苏拉感到特别沮丧。父亲告诉他,那年,希特勒上台了,和他们一样的犹太人受到了排挤。他们度过了漫长的不安的日日夜夜,一天晚上,厄苏拉突然做了个梦,她梦见父亲被人给抓走了,厄苏拉感到害怕啊,她害怕失去父亲,害怕再也见不到父亲。可是就在第三天早上,父亲果真被纳粹分子抓走了。在被捕的时候,父亲由于反抗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就在这个时候,英国政府允许一万名犹太儿童在没有成人陪同的情况下到英国避难。厄苏拉因为失去父亲,家庭困难,就被同意转送到英国。在火车站里,在离家的那一刻,母亲焦虑扭曲的表情让她感到吃惊。就在这一年当中,许许多多和厄苏拉一样的孩子颠沛流离,与父母分开。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叫海蒂的孩子,她恨自己的父母,责怪他们把她当作吉仆塞人一样四处流放。可就在火车开动的时候,海蒂后悔了。然而海蒂就这么离开了。她没想到那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父母。在英国,海蒂与父母保持书信往来。在信中,父母从来没有说自己的难处,她鼓励海蒂要坚强,可终于有一天她收到了父母的最后一张明信片。从此,父母音信全无。海蒂虽然得知父母所在的集中营被纳粹血洗,可她至今为止仍相信父母依然在世,只是在别的地方生活。
, 百拇医药
    厄苏拉和海蒂可谓是尝尽了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战争虽然已经结束很久了,可是那时的惊恐却无法被忘记。

    说到惊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照片。

    一双举世闻名的眼睛。一种震惊世界的惊恐。是不是很眼熟?这张发行全球的著名的照片叫做《阿富汗少女》,拍摄于1984年,拍摄地点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难民营里而拍摄者是一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名摄影师,名叫史提夫。这个史提夫在美国的911事件发生之后,也就是2001年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愿望:前往阿富汗寻找17年前拍摄的那个少女。

    在全美国的人都处在对恐怖分子的惊恐当中,惟独这个人却去寻找一双阿富汗的惊恐的眼睛。

    但是这茫茫人海,哪里找去?您想想17年过去了,那女孩一定变成妇人了,况且在那个充满战火的地方,这女子是死是活?这些都是疑问。可是那个摄影师偏偏不放弃,他奔赴阿富汗,联系了当地熟人,寻找当年阿富汗少女的学校,用美国联邦调查局分析案件的手法分析真伪。虽然他三番五次找错了人,但最后史提夫终于找到了那个少女。当他见到少女的时候,发现这少女变了:苍老了很多,眼睛也没有那么清澈了,可有一点却没有变:她的眼神中依然还带着原来的惊恐!少女说,17年前,她之所以惊恐是因为,在拍这张照片的几天前,她家的房子被战机轰炸了,父母被炸死了。祖母带着她和哥哥趁天黑把父母埋葬了之后,就开始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岭,冒着被轰炸的危险投奔难民营。他们到达难民营以后,就遇上了史提夫。现在她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孩子没机会上学,生活依然饥寒交迫。
, http://www.100md.com
    史提夫为什么寻找这双眼睛,我们谁也不知道。但估计他是希望这双眼神能让我们读到点什么。可是读懂了以后,我们又会去想:惊恐之后的孩子会怎样?我没想出什么高明的答案来。但是我确实看到了这样一些事情:让幼小的孩子直接在战争中接触暴力和鲜血,恐怕不是件好事。

    就这个孩子,您看看她满嘴的鲜血,哪儿来的?

    是因为抱着她的妈妈在战火中被人打死了以后,她躺在妈妈的怀里吸的妈妈的血。这段经历,这些童年的记忆对于他们将来生活将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有报道说,目击911事件的一些美国孩子常常会感到烦躁不安,甚至夜游。而且他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我要用铁锤打他们。”“我要剁掉他们的手脚。”“我要用20厘米口徑的枪打本拉登,让他脑袋开花,再把他投入太平洋变成浮尸。”

    有人预测,巴以冲突的时间越长,孩子们直接参加战争的可能性越大。在巴勒斯坦,壁画上,电视里,书本中,到处都在宣扬暴力和杀人行为,并且称这些行为是英雄主义。墙上的暴力涂鸦作品时刻提醒着他们无法完成学业。孩子们深受影响。他们常常画飞机朝天上开火,血淋淋的人,毁坏的家园。当地专家说,战争毁坏了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过去扔石头,现在开始使用自杀炸弹。这位专家还说,今天的自杀炸弹就是昨天的孩子。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今天的孩子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节目结束的时间快到了,而我们今天的故事也说完了,但是我知道,受伤的孩子还在痛。许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可没想到它的痛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社会记录》8月18日播出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 首播:23:40 重播:4:40 15: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