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256726
少食何以能增寿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03期
     民谚谓:“每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古代流行于民间的《三叟长寿歌》中一位百岁老叟亦称“量腹节所受,定能得高寿”。

    早在2000多年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强调“饮食有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把节制饮食放在养生大法之首。唐代王冰在此文注释中说:“谨于修养,能长寿延年。度百岁,谓至一百二十岁也。”由此可见,节食养生,可谓效果不凡。

    自古道教寻求“修道成仙”,多崇尚“辟谷”之法。“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粒。长时间不食米谷显然是不行的,倒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中的“少食为根”点到了妙处。《太平经》云:“守一之法,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又说:“故少食以通肠,以其成道之人。”认为只有少食、少污秽,才能使腹软、肠洁、气畅,从而可固根本、保健康、享高寿。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寿高101岁(公元581~682年),他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应把握在尚饥非饱之间的状态。他认为,饱食可结积聚之痰,多饮可酿痰癖之患。故提倡,养生以少食为佳,最好是“早饭清清一碗粥,夜饭少吃莫教足。”
, http://www.100md.com
    多食有害,已然众所周知。故《内经》曾明确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明代的敖英还认为,“多食之人有五患”。哪五患呢?一是大便增多;二是小便多浊;三是干扰睡眠;四是身体困重;五是食难消化。久而久之,健康人也就成了病人。

    那么,少食就真的可以健康长寿吗?现代医学也对此做过一系列的研究。早在1939年,国外就有人从动物鼠的实验中发现,限制鼠饮食的摄入(但保持其一定体重),可比自由饮食组的寿命延长。近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阿瑟·埃弗里特的实验证明,食物减半的老鼠和食物消耗正常的老鼠相比,前者老化速度仅为后者的1/3;瑞士的研究人员用减少热量摄入等特殊措施,使老鼠、果蝇的寿命延长了1.2倍;洛杉矶大学沃尔福德教授又从老鼠身上获得了“饥饿能使人青春永驻”的科学证明:喂食很少的老鼠的寿命比那些能吃多少就喂多少的同类高出一倍。沃尔福德认为,人类若采取这种“永保青春的饥饿饮食法”,一般可望活到120岁,而且还能保持精力充沛。

    少食的保健作用,还在于它能防治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肥胖症、癌症、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日本国立循环系统疾病研究中心的川实先生,曾选择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妇女17人,让她们逐渐减少饮食量,从开始两周每日摄取热量6270~7100千焦,一直递降至每日摄取热量3340千焦。结果发现,减少饮食后,17名肥胖妇女的血压平均值下降了6mmHg(未使用任何降压药),同时,化验表明,她们血液中与血压下降有关的血管舒缓素含量增加了31%,前列腺素含量增加了34%,还使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日本学者甲田光雄研究少食疗法40余年,他曾用少食疗法甚至断食法治愈许多顽固性哮喘、荨麻疹、特异反应性皮炎等病症,并从中得出结论:少食是改善过敏性体质的真正秘诀。

    一些长寿老人的养生经验也证实了“少食有益于健康。”有资料说,前苏联长寿研究会通过对4000名长寿老人的调查,发现寿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少食,每餐只吃半饱;日本学者对3172位百岁寿星进行调查,也证实这些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是每餐只吃七、八成饱。据报载:我国曾有一位寿星张克济,他年逾九旬时仍能生活自理,看书写字,他的饮食准则就是:“从不贪吃、多吃,总以七八成饱为度。”俄罗斯一位风度优雅、充满活力的九旬老人尼基福罗娃,其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每周至少要有24~36小时保持饥饿状态。”看来,“节满意之食,少爽口之味”,确实可以保强健之体,增遐龄之寿。, 百拇医药(王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