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探讨
编号:10254188
医学模式转变背景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3日 科学时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下述一些因素发生了变化。

    ①疾病构成变化(疾病谱、死因谱变化):过去严重威胁人类的单纯生物病原因素明显的急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结核病等已被控制甚至消灭,社会心理多因素作用或影响明显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免疫病、遗传病及外伤逐步成为人类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万人死于这些疾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从而使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染病和普通病转变为重大的慢性及退行性疾病。

    ②人口结构变化:随着人类寿命的明显延长,老龄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到2000年和2020年也将从目前的8%分别上升到10%和15%以上,“健康的长寿”将成为社会的迫切要求,老年卫生保健将成为重大的卫生任务。随着世界性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除非人类寿命的延长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同步,否则社会的、经济的和道德伦理的医疗保健支持体系将不堪重负。探讨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发生机理和预防对策,以及老年病的防治,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 http://www.100md.com
    ③社会心理因素变化: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被淘汰感、落伍感、失落感的增强,工作紧张、知识和技术压力、活动范围缩小、生活节奏加快、居住及交通拥挤、人际关系紧张、人为灾害频仍等种种客观压力导致身心经常处于应激状态、疲劳状态和精神空虚状态,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如吸烟、吸毒、酗酒和家庭瓦解等发生频率增加,使精神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忧郁症、高血压、衰弱症和外伤等逐渐成为棘手的医学问题。因此,社会、心理因素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④环境因素变化:城乡工业化,居住城市化,大气、土壤和水等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频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等对健康和疾病已经并正在产生严重影响,将使过敏性疾患和病毒性疾患日趋流行,这些疾患用传统疗法不能奏效。随着太空、海洋、高原和极地的开发,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疾病防治将提到日程上来,因此环境科学及有关因素将受到极大注意。

    ⑤健康概念变化: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提出了身心健全与环境和谐一致的完善的健康概念,但限于以往的经济、文化、医疗水平,人们往往把健康仅仅看做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现在除了疾病防治之外,人们对无病情况下的保健需求日益增加,并追求身体、精神与社会的健全完满和谐状态。医疗并不能保证人类的健康。医学将逐步由医疗向保健和预防转变,作为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健康(医)学”、“保健体系”和“预防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 http://www.100md.com
    ⑥卫生需求变化:温饱时期的主要要求是有医有药,防病治病,生存兼发展;小康时期的主要要求是预防保健,身体健康,以发展为主;中富时期的主要要求是身心保健,延年益寿,发展兼享受;富裕时期的主要要求是身心健全,环境和谐,以享受为主。

    ⑦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性增强:医学属于应用科学,没有技术、方法、手段的革新和应用就不可能有医学的发展提高,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理论和方法与医学的结合使医学获得日趋细微、高效、快速、精密、简便的手段和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的水平。当今掀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击医学这块阵地,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被引入,如今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器官、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等,对传统的医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提出了强烈的挑战。

    医学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技术(工程)”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把医学引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复杂的研究层次。现在,人们对医学的要求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服务,还要提供与高质量生活相适应的服务,如心理咨询和治疗、劳动保护、营养咨询和特殊护理等,以增进健康。(麻晓东整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