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受孕避孕 > 完全避孕 > 新闻
编号:10338594
避孕套史话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9日 七彩谷
     鸦片战争后,国门打开,少数中国人因种种机缘,或考察游历,或奉命出使,或留学求知,亲赴英、美、法等国。在第一批由清政府派往欧洲游历的考察团中,有一位18岁的同文馆学生,叫张德彝。在他所写的著作中,曾两次提到域外有一种叫“肾衣”的物品,如在《航海述奇》中提到他在法国的见闻时写道:“闻英、法国有售肾衣者,不知何物所造。据云,宿妓时将是物冠于龙阳之首,以免染疾”。文中日期是1866年5月12日。另在他所写的《欧美环游记·法郎西游记》中,记载再游法国时的见闻:“闻外国人有恐生子女为累者,乃买一种皮套或绸套,贯于阳具之上,虽极颠凤倒鸾而一雏不卵”。意思是说,男女同房时,在男性外生殖器上套一皮套,可以避免怀孕。显然,这里所谓的“肾衣”,实际上就是避孕套,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被广泛使用。

    看得出来,当时人们使用避孕套有两种意图:一是为预防性病、传染病,现在看来,使用避孕套仍不失为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二是作为计划生育的工具,这种用途现在已被人们所熟悉。有趣的是,对于避孕套的发明权问题,各国却相互推诿,如《航海述奇》中写道:“此物法国名曰英国衣,英国称为法国信,彼此推诿,谁执其咎”。这样看来,同世界各国争夺各种科学技术发明权的“热战”相比,对于避孕套发明权的互相推诿未免太过“谦逊”。这类例子在西方医学史中还可以找到。比如梅毒,许多国家不愿意承认起源于本国,英国人曾把梅毒称为“法国水痘”、“法兰西痘疮”;法国人则曾称之为“那不勒斯(意大利城市)病”、“德国病”;意大利人则称之为“法兰西病”。

    基于当时中国知识阶层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张德彝在域外了解到“肾衣”的情况后,不可避免地要从封建礼教的立场上来看待:“其法固妙矣,而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惜此等人(指西洋人)未之闻也。要之倡兴此法,使人斩嗣,其人也罪不容诛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件有益于节制生育的工具,由于意识形态的局限,在很长时期内未被介绍到中国来。当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接受节育的观念,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这个过程迄今也并未完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