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297573
警示灯:警惕!森林动物外逸新病毒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3日 金羊网
     病毒是地球上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它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长度不到千分之一毫米,体积比细菌小一百倍。迄今为止,人类病毒已发现400余种,可引起天花、脑炎、心肌炎、白血病、麻疹、小儿麻痹症、流感、登革热、艾滋病和某些癌症等疾病。病毒已使这个世界上数亿人口丧失了生命。

    最近,新华社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专家毛江森说,虽然目前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来源并没有得到最终确认,但是人类应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许多野生动物体内存在大量病毒,一旦与人类接触,原本只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便随机侵入到人体中,引起人体发病。从以往病例来看,病毒在自然界中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生物圈,这些病毒往往潜伏在野生动物,特别是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身上,一旦条件成熟,就侵入人体中。一些病毒对动物的致病性很低,但对人类却有很高的致病性,甚至会带来很高的死亡率。如黄热病、埃博拉和艾滋病,最初这些病毒只在猿猴中传播,而且死亡率非常低。后来由于人类活动涉入原始丛林,大肆砍伐森林,破坏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病毒就传给了人类。由野生动物传播的病毒一般感染性强、危害性大,人们最初对此往往毫无抵抗力。

    尤其是热带雨林,茫茫林海中不仅隐匿着许多尚未被人们发现的动植物,同时也隐匿着许多现代人未曾遇到过的病原体。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的滥砍滥伐,使得那些千百万年来以森林动物为寄主的古老病毒,不得不改变环境和寄主。而人类活动给病毒另寻寄主提供了机会,使得病毒得以转移到人身上。都市化的生活又使病毒以飞机旅行的速度传播,结果病毒给人类带来的疾病与日俱增,出现爆炸性的灾难后果。所以要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让森林成为人类健康的生态保护墙,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不让森林中的病毒外逸。(图为海南热带雨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