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妇产科 > 02
编号:10301543
宫腔镜手术的进展与前景(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自1976年Neuwirth和Amin首次报道宫腔镜电切子宫粘膜下肌瘤以来,1979年DeCherney等及1981年Goldrath各自应用电灼和激光汽化破坏子宫内膜,使之达到了足以防止再生的深度。这两种方法标志着一种新的妇科内镜手术新纪元的启始,经过近20年的探索,现在已进入临床应用的成熟阶段。宫腔镜手术作为内镜外科的一个分支,在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近年来,刚起步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为快速、准确、全面地治疗妇科疾患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也标志着现代妇科内镜手术的应用进入了新阶段。

    在我国80年代,宫腔镜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和简单的治疗,进展较慢。至90年代开展了宫腔镜电切手术,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内膜或粘膜下肌瘤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近期合并症少及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变了过去妇科医生认为宫腔镜只能诊断不能治病,看不看都一样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妇产科医生开始瞩目或已经应用这一高新技术。
, http://www.100md.com
    1996年6月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召开的我国首届妇产科内镜学术会议,以及同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国际妇科内镜学术会议暨第25届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年会都交流了有关宫腔镜方面的论文、视听资料及新设备信息,展示了当今国内及国际宫腔镜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一、器械不断更新,适应症不断扩大

    内镜手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仪器和器械的进步,1869年Pantaleoni首次使用宫腔镜诊断宫腔病变、但直到100年后,在解决了下述设备问题后才得到了推广,即:器械的微型化、冷光源的问世和膨宫技术的进步。目前常用的直管镜已有外鞘直径5mm的产品,可弯曲纤维宫腔镜更有优越性,其目镜端可向两侧弯曲90~120°,便于显示子宫角和输卵管开口,检查盲区小,易于插入导管疏通输卵管。1995年日本林保良设计制作的林氏钳更为软镜锦上添花,经纤维宫腔镜操作孔道可取出74.5mm大小的活体组织和节育环。宫腔镜电切术在起始阶段是应用泌尿外科膀胱电切镜或前列腺电切镜进行的,由于膀胱电切镜为间断灌流,前列腺电切镜虽为连续灌流,但其外鞘筛孔少,宫腔灌流与冲洗不充分,视野不够清晰,可导致操作困难,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影响手术效果。在这种条件下,当时的手术指征仅限于子宫腔长度小于9~10cm及粘膜下肌瘤小于3~4cm者。1992年专门用于妇科的手术宫腔镜问世,加之一些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使宫腔镜手术实现了质的飞跃,手术适应症不断扩大。这些配套设施和技术包括如下方面。
, http://www.100md.com
    1.单极电极头:原有的垂直半环形电极头适用于切割组织,进行子宫内膜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the endometrium,TCRE)。滚球状电极(roller ball electrode)用于电凝止血,可行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al ablation,EA)。近年增添的电极头有:(1)可调整切割角度的环形电极:适于切除子宫中膈(TCRS)、宫腔粘连(TCRA)和宫颈良性病变(TCRC);(2)水平半环状电极:适于分割大的粘膜下肌瘤;(3)滚筒状电极(roller barrel electrode):有2mm、3mm、5mm等不同规格,较滚球状电极接触面宽;(4)针状电极(needle electrode):可划开子宫内膜及浅肌层,开窗切除壁间肌瘤;(5)汽化电极(vaporizing electrode,vaportrode):电极头呈沟槽状,功率200W,可汽化子宫内膜和小的腔内肌瘤。

    2.双极电极头:1996年推出的同轴双电极电切系统,得到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可,该系统可汽化组织、切除内膜和凝血,电极头的形状分3种,球形、绞花形、弹簧形。电极棒的直径为1.7mm,可通过5Fr的操作孔,手术时宫颈只需扩张6mm。另外,使用生理盐水作灌流液和导电体,操作时免去了贴在患者身上的电极。此系统的特点是安全性大,操作效率高,可视度好。经与单极电极和激光系统比较,认为这种电极的切割功率、组织破坏程度与单极电极相当,但又具有激光操作的汽化功能。双极电极电切系统的问世,是宫腔镜手术的一项突破。, http://www.100md.com(夏恩兰)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