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麻醉科 > 07
编号:10302176
痛觉的传递和调制(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在总结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70年代中有人提出了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概念。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一般是以PAG为核心,联结延髓头端腹内侧网状结构(RVM),通过下行抑制通路对脊髓背角的痛觉初级传入活动进行调节。

    1. 下行抑制系统

    (1)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是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重要结构。它在痛觉调制中的重要性在于凡是由激活更高级中枢所产生的镇痛效应,大多数都被证明是通过它才得以实现的。PAG的镇痛作用是由于激活了下行抑制系统的结果,而在切断脊髓背外侧索(DLF)后消失。

    (2)延髓头端腹内侧网状结构

    中缝脊髓系统:中缝大核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是PAG下行抑制的重要转递站。尽管PAG含有大量脑啡肽能神经元,但是它们不投射到NRM,许多实验表明PAG主要通过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激活NRM中神经元的活动。

    中缝旁脊髓系统:主要包括①大白鼠的网状旁巨细胞核(RPG);②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Rpgl);③Rpg腹侧的网状巨细胞核的α部分(Rgcα)。这些核团的去甲肾上腺素能、脑啡肽能能、5-羟色胺能的下行纤维,都经DLF终止于脊髓背角,是痛觉下行抑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延髓,除了RVM,延髓尾部的外侧网状核(LRN)和蓝斑核(LC)也是下行抑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去甲肾上腺素是LC和LRN下行抑制的主要神经递质。

    总之,在汇集脑的高级部位的各种传出活动对脊髓痛觉信号的传导起调制影响时,PAG和RVM起着最后驿站或共同通路的作用。

    2. 下行易化系统

    90年代初,下行易化系统的激活是通过降低痛阈值来提高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能力。 这可能在某些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有着一定的意义。

    (三)间脑和端脑的调制

    1. 丘脑

    丘脑既是各种躯体感觉信息进入大脑皮质之前的最重要的传递中枢,也是重要的整合中枢如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核(CM)、中央外侧核(CL)及束旁核(Pf)等。Pf、CL是痛觉冲动的接受中枢,而CM核可能是一个调制痛觉的中枢结构。

    2. 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

    在边缘系统的某些结构,如扣带回、海马和下丘脑等部位也可记录到痛敏细胞,这可能和痛的情绪成分有关。又有人观察到,刺激隔区、视前区可使动物的痛阈提高,也能缓解病人的顽痛症状。

    尾核是基底神经节中最大的一个核团。近年来有资料表明,刺激尾核能产生镇痛作用,临床上电刺激尾核常常可以满意地缓解癌症病人的顽痛。

    3. 大脑皮质

    这是多种感觉信号进入意识领域形成感觉的重要部位。因此大脑皮质的机能似在于痛觉的分辨而不是痛觉的感受。, 百拇医药(吴根诚)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