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口腔科 > 04
编号:10302802
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偏头痛的患病率和发病率

    患病率:欧美国家,1500~2000/10万人口(1.5%~2%)。中国732.1/10万人口(37808例/3837597人)(0.73%)。

    发病率:欧美国家,10%~15%,可疑,似为患病率。中国65.8/10万人口(0.06%)。

    患病年龄与性别

    年龄:国外以25~45岁多见,45%病人在儿童和青春期起病,但1~12岁儿童不少见首次发病<10岁占25%。男孩发病年龄小于女孩。

    中国以20~45岁多见,10岁以下仅42.6/10万人口,14岁以下仅182/10万人口。

    性别:国外女性较男性多2~3倍。

    中国患病率男性392.8/10万人口,女性1579.2/10万人口。男:女=1:4。

    危险因素(37808例分析)

    职业: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高于轻体力劳动,技术人员<机关干部<学生

    除了男性农民高于女性外,其他职业均为女性高于男性。

    食物:肥肉。

    情 绪因素:生气、疲劳、紧张。男:女=1:5.6~12.7。

    气候因素:冷、热、阴天、大风。

    昼夜:白天高于夜间。

    生活事件:失眠、阳性家族史、喜食甜、咸食物、饮酒。

    (郭述苏,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1,4:70-72)

    发病机制

    主要有四种学说,迄今未最后解决。

    1. 血管学说:由Harold Wolff在1963年提出认为颅外血管先收缩,如眼动脉收缩造成视觉先兆如偏盲、闪光等,继之颅内血管剧烈扩张、血流淤滞而头痛,约2~4小时后恢复正常。

    2. 神经学说:由Lashley在1941年提出,认为脑功能紊乱始于枕叶,以2~3mm/分的速度向前推进,并蔓及全头部,籍此解释视觉先兆和头痛。称为扩散性皮质抑制现象。

    3. 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学说:由Moskowitz在1987年提出,认为不明原因的刺激物刺激三叉神经,使三叉神经末端释放化学物质如P物质,导致局部炎性反应和血管舒张,激发头痛。

    4. 血管神经联合学说:近年提出,认为各种不同刺激物可影响皮层、丘脑、下丘脑、然后刺激脑干。脑干的兴奋导致皮层功能改变,先出现先兆症状,以后引起血管扩张,刺激三叉神经,使神经末端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促使血小板释放5HT,使5HT浓度下降,抗疼痛的作用减弱,导致头痛加重。

    偏头痛的临床症状

    前驱症状:在偏头痛发作前一天或数天,有些病人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如怕光、怕吵、情绪不稳定、困倦,有关水肿等。

    先兆症状:主要是视觉症状,如眼前闪光、冒金星、水波纹、城垛形、视野缺损等,持续约20~30分钟。有少许病人只有先兆而不头痛。

    头痛症状:在先兆症状消失后出现剧烈头痛,位于一侧,呈搏动感、烧灼感,逐渐蔓及全头部,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持续4~72小时。病人愿意在黑屋子内休息,如能睡一觉大多数病人能缓解。

    后遗症状:发作中止后,病人感到疲劳、无力、食欲差,但1~2天后就好转。

    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无先兆偏头痛

    曾用名:普通型偏头痛,单纯型偏头痛。, 百拇医药(李舜伟)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