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呼吸内科 > 16
编号:10298974
气道阻力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判定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近10余年来,我国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有了很大的进展,但遗憾的是,尚缺乏更特异的检测方法。为此,我们拟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气道反应性的变化,以及随着病情变化,观察各项指标,寻找更能反映病情,指导用药的检测方法。

    对象与方法将53例1995年1月~1996年5月因持续咳嗽达2个月以上,伴或不伴有喘息症状,在我呼吸科门诊初次就诊的患者分为:支气管哮喘组(A组)31例:其中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10)岁,诊断符合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并且有喘息发作史达2年以上。X线胸片检查正常。按医嘱进行治疗后 1~3个月的的随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B组)22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19)岁,符合CVA的诊断标准。按医嘱进行1~3个月的随访。正常对照组(C组15名:其中男9名,女6名,平均年龄(35±10)岁。受试前1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没有心、肺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史,无吸烟史的健康者作为对照。让受试者在用药前、后 1、2、3个月分别测定通气功能,组胺激发试验及气道阻力,受试时病情较稳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 百分比)达60%以上,肺功能以Autobox6200(美国Sensormedics公司 )测定,激发试验采用Yan方法,以PD20 FEV1(使FEV1下降20%时的累积吸入组胺量)<78μmol作为气道高反应性的判断指标。气道阻力测定采用浅快呼吸法,测定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sGAW)。每个患者经诊断后均进行系统用药,包括解痉、平喘、消炎、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治疗。复查上述检查时,24小时前停口服用药,但必要时可继续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

    统计学处理:试验结果作组间t检验及χ2 检验。各项参数以x±s表示。

    结果治疗前的肺功能情况:B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数(FVC百分比)为(104±2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为(92±1 9)%,FEV1/FVC为 82±11,均在正常范围。A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为(77±17)%,FEV1/FVC为 60±13,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20 FEV1为(0.03± 0.29)%与B组(0.39± 0.56)%比较,下降明显(P<0.05)。A组Raw为(382±155)%,B组为(199±107)%均较C组(120±30)%显著升高(P<0.01),A组sGaw为(36±18)%,B组sGaw为(60±17)%,均较C组(80±21)%显著下降(P<0.05)。经过解痉、平喘、消炎及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1、2、3个月后,A、B两组的肺功能均有增加,A组治疗前、后 1~3个月的FEV1 占预计值 百分比分别为(77±17)%、(78±19)%、(79±21)%、(82±19)%,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治疗前、治疗后 1~3个月FEV1占预计值 百分比分别为(92±19)%、(94±22)%、(93±2 4)%、(93±1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百拇医药(李敏然 郑劲平 钟南山 陈荣昌 安嘉颖 罗定芬)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