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风湿免疫科 > 05
编号:10299671
新癀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10例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关节炎症,在欧美属多发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大量摄入,发病率逐年增高。我院自1987年开设痛风专科门诊以来,应用中药制剂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近几年临床发现用新癀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文310例为痛风专科1996至1999年8月门诊病例。诊断标准以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拟定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进行改良为痛风发作期,单个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血尿酸测定在416umol/L或6mg%以上。分治疗组210例,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294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约20:1;40岁以下者20例,41~60岁者136例,61岁以上者154例,其中最大87岁,最小26岁;初次发病54例,1~3年84例,3~5年95例,5年以上77例,病程最长26年,最短2天。

    二、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21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服新癀片,每次4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对照组服秋水仙碱,第一天每隔2小时服1片,共服6片,以后每次1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天观察疗效。

    三、疗效标准及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局部红肿热痛消失,活动自如;显效: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好转,活动明显改善;有效:局部皮肤红、热好转,微肿,痛减轻,活动改善;无效: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

    结果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四、典型病例

    郭某,男性,67岁。1997年10月8日初诊。患者于60年代末起,两足第一趾趾关节突发肿痛,夜间发作,初起间隔1~2年发作一次,以后发作渐频繁,约3~4个月发作一次。两擤诸指关节,足背、踝、膝、肘等关节均游走发作肿痛。曾在当地数家医院诊治,未明确诊断一予抗菌治疗无效。后发作时服保泰松、强的松尚能止痛,但不能停药,如停药数天,则关节疼痛又复发。三年前在本市某医院查血尿酸511μmd/L,诊断为"痛风",予服秋水仙碱尚能控制症状,但每次服药都有呕吐、腹泻等反应,难以忍受,遂来本院 要求中药治疗。来院时右足跖趾关节、足背明显红肿热痛,发作二天,足不能着地,影响夜寐,纳谷不馨,口淡口苦,伴发热(38.5℃),头痛畏寒,二便尚调。检查:右足第一趾趾关节,足背明显肿大,皮色发红,皮温高于健侧,压痛明显。右踝关节活动受限。左足第一趾趾关节、两擤指掌关节及多个第二指关节外形肿大、压痛,表面触及蚕豆大小结节、质中。两膝关节、肘关节亦肿大畸型,轻度压痛,皮色如常。两耳廊扪及数枚绿豆大小痛风结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X109/L,N82%,L18%;血沉15mm/h;血尿酸539μmd/L。局部X线摄片:两足第一跖趾关节、两手指掌指关节、两膝关节均符合痛风样改变;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处软组织肿胀。患者平素喜食动物内脏、荤菜及饮酒。

    辩证:平素过食膏梁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兼同外感风邪,侵袭经络,气血不能畅通,不通则痛,而气血郁于骨节局部,则灼热红肿,功能障碍,痛不可触,久病遂使瘀血凝滞,络道阻塞,以致关节畸形。, 百拇医药(张明 周敏)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