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58089
更年期症状因人种而异?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8日
     根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妇女的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白种人有明显不同,广州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冬梓教授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一项医学研讨会时介绍。

    杨冬梓教授介绍,华人妇女在更年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骨与关节疼痛、记忆力衰退和易疲劳(三种症状的表现率均高于50%)等;西方妇女则一般表现为潮热、盗汗(心血管舒缩症状)等所谓更年期综合征典型症状。此外,中国妇女在“情绪抑郁、烦躁、失眠、易怒”等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病率也较西方妇女高。

    进入更年期的广州妇女近八成出现上述症状,其中2-3成症状严重,需到医院诊疗。这归因于妇女于更年期间体内雌激素的下降,因此医学专家普遍倾向于认定,“合身度量”的药物治疗往往是这个病患群体重享健康必要的及唯一的有效途径。

    中国的许多妇女在经历更年期时,对于自身表现出的一些症状的认识存在着囿于传统的误解,大多没有求医,即便是少数求医的妇女,只有31%的妇女直接去妇科就诊,而更多的则习惯于去内科和泌尿外科、骨科等其它科室,其中求诊于骨科的病人比例最高。

    近期医学界对激素替代疗法的争议,也暴露了国内妇女对药物治疗方法认识的盲点。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妇产科的伊葛特教授介绍,具有组织选择性的药物治疗突破了传统激素替代疗法的许多局限,是目前欧洲医药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主流药物,在需要雌激素的组织器官(如大脑、骨骼和阴道上皮等)有雌激素样作用,因此能够改善潮热、盗汗等症状,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预防骨质疏松,而对不需要雌激素的子宫和乳腺等组织器官几乎没有刺激作用,其安全性15年来已被各种大量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所证明。

    杨冬梓教授还表示,许多医生的临床经验显示,知识型妇女和经历巨大家庭或社会人际关系变更的华人更年期妇女是罹患更年期综合征的高危群,而华人的社会结构更凸显治疗的必要性,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

    根据香港和新加坡的研究显示,50岁左右的妇女正是处于“家庭生活和事业转型期”,而华人注重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结构使得妇女更容易受到孩子独立生活、亲朋好友的逝去,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影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配合适应中国妇女的心理治疗,以及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亲情环境,可以帮助深受更年期症状困扰的妇女尽快度过这一段最需要“健康身体和健康心理”的特殊阶段。

    如何利用医学科技帮助更年妇女达到最佳身心健康状态,是前天利维爱学术研讨会上公众关心的热门问题。,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