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04970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流行病学证据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37期
    

    北京安贞医院赵冬研究员:高血压指南评价和修订的标准首先是能否有效反映高血压相关科学研究的进展,即对疾病的认识有了哪些提高,其次是要具有实践性。

    对于JNC7提出的“高血压前期”,在中国是否认可?中国的CMCS研究观察了在基线时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为“高血压前期”10年发展为高血压的情况。1992年时血压水平在理想状态(120/80 mmHg)、120~129/80~89 mmHg、130/90 mmHg者,10年后发展为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6%、47%和65%,当时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10年后发展为高血压的比例很高。因此,JNC7提出“高血压前期”是为了预防处于这个血压水平的人未来发展成高血压,这是积极的一面。在我们的调查中,1992年血压为正常或正常高限者,有56%~68%的人体质指数超过了24,这些人10年后,有70%的发展成高血压。假如当时对他们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就有可能阻止或延缓其发展成高血压。我认为,JNC7高血压诊断标准中“高血压前期”的提法有一定的流行病学证据,使高血压预防更具针对性,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使高血压的指南关注的窗口提前。

    JNC7中提出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重要。在我们的调查中,随着收缩压的增高,不论舒张压在什么水平,卒中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另外,随着舒张压增高,不论收缩压在什么水平,卒中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血压为正常高限者,10年中有3%的人发生心血管病事件RR为1.6;一级高血压者5%发生心血管病事件RR为2;二级高血压者10%发生事件RR为4;三级高血压者22%发生事件RR为8。对一级高血压者,每治疗50例,可减少一个心血管病事件;二级高血压者每治疗14例就可减少一个事件;三级高血压者每治疗5例,可减少一个事件。

    目前公布的JNC7中没有突出强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似乎是不妥。从美国的经济实力看,它可能有能力通过降压,来达到控制其他危险因素进展的目的。但它忽略了医师在诊病过程中不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在临床实践中,引入危险因素分层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何简化危险分层,使其具有实践性,使医师在诊治高血压的过程中,自觉地加以应用则更为重要。只有将科学研究进展转化为社会实践,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中国的高血压病控制是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首要的策略,应根据国情制定国家控制高血压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并建立类似JNC的工作组,不仅修订指南,而且促进指南的实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