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4737
警惕儿童心因性叹气症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16日 《现代护理报》 2003.10.16
     近来,敏发现11岁的女儿从学校一回家就唉声叹气,她问女儿在学校是否被人欺负了,女儿总不作声,只是一个劲地叹气。早晨醒来,赖在床上不愿去上学,说小学没有幼儿园好玩。她把女儿从床上拉起,女儿就哭着说自己喘不过气来,胸口闷得慌。由于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敏慌了神,急忙带女儿到综合性医院儿科看门诊,做心电图、胸部X线拍片及验血等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儿科医生建议敏带女儿找心理医生看看。

    综合各方面分析,敏女儿患的是一种称之为“心因性叹气症”的儿童心理疾病。此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近几年儿科门诊日渐增多的一种心理发育障碍,其病因多为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

    心因性叹气症发作时,患儿多诉心慌、胸闷,表现心神不宁,喜作叹气样呼吸。

    儿童心因性叹气症的发病年龄范围较广,3~13岁的儿童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6~8岁这一年龄段,且女孩为多,因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的阶段,学校的约束、老师的训导、家长的规矩、同学间的竞争,都会使孩子产生紧张感,特别是做错了事情或考试成绩不好,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家长的责骂之后,孩子的心理负担会更加沉重。当稚嫩的心灵难以承受这种种压力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叹气样呼吸。

    心因性叹气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

    1.塑造健全人格。叹气症多见于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事事代劳,使他们养成自私任性、容易受暗示等不良性格。不大接触外人,因此担心、害怕,不适应集体生活。为此,父母要注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的心理防卫水平。

    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家长和老师应采用正确引导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使他们慢慢消除陌生、紧张的心理。

    3.转移法。对于患儿的叹气表现,家长不要过分关注,更不要训斥或强迫其停止,否则会加剧患儿的紧张心理,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应陪孩子做游戏、旅游,在轻松的气氛中消除孩子的叹气状态。

    4.行为矫正。以阳性强化法最为有效。在情绪松弛的基础上,孩子不叹气就给予奖励和鼓励;也可以用孩子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出现叹气不给奖励,不叹气后及时奖励。

    5.药物治疗。一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可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少量抗焦虑药物如安定,最好用阿普唑仑。

    (江苏常州德安医院心理咨询室袁浩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