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胰腺疾病 > 胰腺炎 > 急性胰腺炎
编号:10307272
急性胰腺炎
http://www.100md.com 青囊医学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约占90%,预后良好;后者虽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一、临床表现

    1.急性腹痛:一般位于上腹中部,亦有偏左或偏右者,疼痛持续而剧烈,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体位可减轻疼痛。水肿型患者一般腹痛3-5天后缓解,出血坏死型患者则持续时间更长,当有腹膜炎时疼痛弥漫全腹。应注意的是少数年老体弱者有时腹痛轻微,甚或无腹痛,但实际上病情不轻。

    2.恶心、呕吐、腹胀:起病时即有恶心、呕吐,有时频繁,多伴腹胀:出血坏死型者腹胀明显,或伴有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水肿型多为中度发热,少数高热,一般持续3-5天即退。出血坏死型发热较高,且持续不退,特别是有继发感染时,常呈弛张热型。

    4.休克:仅见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在病初数小时突然出现,提示胰腺大片坏死。也可逐渐出现,或在有并发症时才发生。休克时患者神情淡漠、脸色苍白、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是病危的征象。

    二、诊断要点

    1.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超过500单位(苏氏法)可确诊为本病。一般起病后8小时开始上升,48-72小时后开始下降,历时3-5天。但病情严重性与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有时胰腺已严重坏死,淀粉酶值仍可正常,甚至低于正常。尿淀粉酶亦可用来诊断本病,一般超过256单位(温氏法)提示急性胰腺炎,常在发病24小时后开始升高,持续1—2周。

    2.血清脂肪酶测定:超过1.5单位时有诊断意义;但其值升高时间较晚,故对早期诊断本病不如淀粉酶敏感,但其特异性优于淀粉酶。如检测血淀粉酶时间太迟或其结果已恢复正常,则血清脂肪酶测定对诊断有帮助。脂肪酶升高可持续5~10天。

    3.腹部B超和CT:水肿型可见胰腺弥漫增大,腺体轮廓及与周围边界模糊不清。出血坏死型不仅显示出血坏死征象,并对坏死程度、范围、扩展方向以及有否并发腹膜炎、胰腺脓肿或囊肿等都有清楚的显示。

    三、治疗方案

    1.水肿性胰腺炎多数不严重,经3-5天禁食、补液等治疗,常可治愈。出血坏死型病情危重,必须积极抢救。

    2.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抢救应在条件较好的医院内监护、抗休克和处理并发症。

    3. 抑制和减少胰液分泌或抑制胰酶活性均可减轻胰腺的自身消化,对阻止病情发展有较大作用。前者如奥曲肽,后者如抑肽酶,都是比较有效的药物。

    4.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等密切相关。为了防止胰腺炎的复发,必须戒酒,避免暴饮暴食,有胆囊炎、胆石症病史的患者,胰腺炎康复后应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必须手术的患者应尽早作手术治疗。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