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肠套叠
编号:10307408
肠套叠
http://www.100md.com 青囊医学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发病,如饮食改变造成肠蠕动变化;局部解剖因素,如肠系膜过长和肠道活动度增大;由于感染原因引起回盲部淋巴结肿大等。肠套叠多见于

    4-10个月的婴儿。本病发病的特点是来势急,病情发展快,若不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套叠部分肠管的血液循环会受到阻碍,引起肠壁坏死甚至穿孔,导致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临床表现

    1.腹痛:呈绞痛。由于小儿不会诉述腹痛,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叫,面色苍白,两腿屈曲,手足乱动,十分痛苦。在阵发性腹痛停止后,小儿则安静如常,但间歇一段时间后,短则数分钟,又重新发生上述哭闹情况。这是本病临床症状的特点。

    2.呕吐:婴儿阵发性哭闹开始后不久就会出现呕吐,开始吐出物为奶块或食物,继而可吐出带有草绿色的胆汁,甚至可吐出有粪臭味的液体。

    3.血便:疾病开始时可有1-2次正常大便,8-12小时后可出现暗红色血便或血与粘液的混合物,医学上称为果酱样大便,有时可排出深红色血水或鲜血便。

    4.腹部肿块:肠套叠肿块的部位依套入点和套入程度而定,以右下腹和右上腹部为多见。在疾病早期,在腹痛暂停、腹肌放松时,家长或保育人员可在病孩的腹部摸到一形如腊肠或香蕉状、中等硬度、略带弹性、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并有压痛的块状物,这是诊断小儿肠套叠最有价值的体征。

    慢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腹部肿物。除腹痛外偶有呕吐,很少有血便,症状较缓和。多继发于肠管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息肉等。腹软不胀,常在右上腹部可触及较粗大的腊肠样肿物,比较固定。

    二、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因腹痛引起阵发性哭吵,患儿有呕吐和血便,腹部摸到腊肠样肿块可助确诊。

    2.辅助检查:①B超检查:腹部超声横断扫描示靶环或同心圆肠曲块影,纵断扫描显示套筒块影,肠壁增厚,无肠蠕动;②诊断性空气灌肠:注气压力为6.7-8kPa,缓慢注入,见到杯口影、钳状影、环状影或钱币重叠样影可以确诊;③钡剂灌肠:钡剂注入压力为5.9kPa,缓慢注入,可见杯口或钳状充盈缺损影。

    三、治疗方案

    1.结肠注气整复法:适用于发病24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膜刺激征、无严重腹胀者。将气囊肛管置入直肠内,用自动控制压力仪将压力从8kPa逐渐调高,不超过12kPa,见到套叠影逆行推进,由大变小直至消失,大量气体进入回肠,提示复位成功。

    2.手术复位:结肠注气整复失败、病程超过48小时或有明显腹胀及腹膜刺激征者应行急症手术,手法挤压复位套入的肠段。如肠壁发生坏死穿孔,则作肠切除及吻合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