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其它 >
编号:10307884
第九章 疾病病变节律与疾病防治(4)
http://www.100md.com 《时空医学》
     第二节 利用疾病节律防治疾病的方法

    中医学根据疾病病变节律,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主张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同时又根据疾病初期、极期、后期的病变特点,提出了视病情轻重而用药的特点。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成无己以病情轻重,病位上下,病势缓急为依据,创制“七方”,如“大方”药味多,药量大,药力强,用于邪气方盛的严重复杂之证;“小方”其药味少,药量小,用于邪气轻浅而较单纯之证;“缓方”气味薄,药力缓和,用于一般慢性虚弱病证;“急方”气味厚,药力峻猛,用于危重病证;“复方”两方或数方合用而治疗较复杂之病证等;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既在未病之前,就要采取措施,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中医谓之“治未病”。其措施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 百拇医药
    (一).精神内守

    因时调养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脏腑、气血等功能密切相关。古代对于人的精神调养主要放在“情操”之上。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直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古人在这里不仅阐述了保养真气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强调了人之寿命之长短,不在时世环境之异,而在于人体的精神情操的自失,从而突出了精神生活对人体却病延年的重要作用。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精神活动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精神沮丧、抑郁不舒可导致人体机能紊乱,百病丛生,《内经》所谓“百病生于气也”,而气的活动受精神情志影响,一旦导致气的升降出入改变,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变。因此,调畅气机在于调摄精神情操,而四时气候变化又需要人们有相适应的情绪变化,故春天,人的情绪宜舒畅活泼,以应春天生化之气,裨益机体生养之机;夏天要使心中没有邪怒,以防夏气宣泄太过,有碍机体长养;秋天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不使意志外驰,以应秋天收养之气;冬天要使意志如伏似藏,似有私意及有所得,亦即略有所思而无碍。由上述可知,人们要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阳气变化,顺从生长收藏的规律进行调摄精神,使精神活动与季节环境的变化得到协调统一,即可达到形与神俱,以终天年的目的。
, 百拇医药
    此外,古人还很重视根据四季时令的变化,调适起居时间,从《素问·四气调大论》记载可以看到,古人对卧起时间是随时令而相应变化的。春季万物开始萌生,大自然生机盎然,人的机能在自然环境影响下,开始由严寒的冬季中相对不活跃的状态变化为逐渐旺盛,为适应机体这种变化,人体应增加活动,助进生机勃发,故应早起床,晚些睡觉,在庭院里多散步,并披开头发、舒缓形体,以增加活动量。所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季草木繁衍秀美,万物生长茂盛,人们应早起床,晚睡觉,以适应于自然界万物长养旺盛的景况,使机体腠理宣通。所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使气得宣......”。秋季是万物结果成熟的季节,暑湿已去,人们应该早起床,早睡觉。早起时间应与鸡叫扑翅时间差不多。早起后还要活动腰身,扭动颈脖,丢丢手等,犹如早上刚刚睡醒的鸡一样活动。其所谓“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万物生机潜伏闭藏,天气严寒,水冰地坼,机体阳气内敛,为不扰动人体阳气,防止严寒的伤害,人们应当早睡晚起,起床时间以日出时最好,以借助自然界阳气升旺之时,保护机体内敛之阳。所谓:“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