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小儿科
编号:10308863
小儿透明隔囊肿易误漏诊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38期
     透明隔是由脑白质细胞或异位的灰质细胞与神经纤维组成的。它是将左右侧脑室分开的两层薄膜。如果人在胚始期脑组织融合不全,透明隔中间可形成一个潜在的间隙并能持续存在。如果其中分泌、积存的液体逐渐增多,间隙就会明显扩大,并向外膨隆突出,形成透明隔囊肿。当囊内积液过多,横径超过5毫米时,室间孔就会受阻,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患者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症状,其最突出的表现为癫痫发作。但多数患者的脑电图仅可见弥漫性痫性放电,因此容易误诊为癫痫。我们在这里介绍两例临床所见患儿,以供同行参考。

    第一例患儿为女性,12岁。其近半日无诱因突发抽搐3次,外院初诊为癫痫并急诊入我们医院。患儿发作时两眼上翻、凝视,口吐白沫,口角歪斜,口唇发绀,四肢抽动,意识不清,发作持续约5分钟后自行缓解,发作后入睡,醒后意识清楚,伴头晕、呕吐数次。患儿既往无头颅外伤史和抽搐史。患儿在我们医院的临床诊断亦为为癫痫。但经查头颅CT后显示:透明隔区可见一个2.0cm×1.1cm的椭圆状低密度阴影,边缘清楚,CT值10Hu;脑组织密度正常,脑室、脑池形态、大小均正常;脑中线结构居中。CT诊断为透明隔囊肿。临床经抗癫痫及脱水治疗5天,患儿抽搐停止、呕吐消失。

    第二例患儿为男性,7个月。其出生后生长发育稍落后,7个月尚未能坐稳,故来我们医院检查。其母孕产史无异常。患儿为母乳喂养,出生后无抽搐及其他特殊病史。查体:患儿一般情况无异常,脑电图亦正常。但是,其头颅CT检查显示:透明隔区有1.9 cm×0.8cm大小的低密度阴影区,边缘清楚,CT值1Hu;脑组织密度正常,脑室、脑池形态与大小及位置均正常;脑中线结构居中。CT诊断为透明隔囊肿。因患儿无症状,暂未做治疗。

    我们所介绍的第一例患儿虽然脑电图无明显异常,但有反复抽搐、意识障碍,为典型的癫痫发作表现,故入院时误诊为癫痫,后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透明隔囊肿。而第二例患儿为生长发育落后的婴儿,无癫痫发作等症状,仅在体检时,头颅CT检查发现透明隔囊肿。这说明,透明隔囊肿可无以症状,而容易被漏诊。

    在CT检查问世以前,透明隔囊肿文献报告罕见,临床多误、漏诊。故该病的诊断有赖于CT等影像学检查。因此,我们认为,对于癫痫发作患者应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在儿童健康体检中也应常规行头颅CT扫描,以减少透明隔囊肿的漏诊。, 百拇医药